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河流沙

(2023-03-03 11:09:13)
标签:

快速出书18846166899

文化

自费出书

分类: 好书推荐
一河流沙
编辑推荐
该作品是一部充斥着强烈震撼力和冲击力的中国北方农民家族史诗长篇。作品以八年抗战时期为主要背景,讲述了同是数百年前从洪洞大槐树下迁到穆刀沟边讨生活的南北穆家人,因为利益冲突结下世代仇怨,争斗不休。日军来到穆刀沟后,占田地,杀亲人,糟蹋女人……河两岸的穆家人毅然摈弃前嫌,笑泯恩仇,认祖归宗,携手一致抗敌,以一具具血肉之躯谱写出一曲民众自发抗战的浩然长歌。小说生动地描绘了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农民的生存状况,展示了民众揭竿而起自发抗战的感人情景和色彩斑斓的风土人情,内涵丰富,有着史诗性的纵深感,再加故事情节起伏跌宕,因此有着较强的可读性和认识价值。

 
内容简介
同是数百年前从洪洞大槐树下迁到穆刀沟边讨生活的南北穆家人,世代争斗不休,直到日本侵略者来了,占了他们的田地,杀了他们的亲人,糟蹋了他们的女人……河两岸的穆家人毅然捐弃前嫌,携手一致抗敌,以一具具血肉之躯谱写出一曲民众自发抗战的浩然长歌。小说生动地描绘了上个世纪三四十年代中国北方农民的生存状况,如史诗般,真实丰富,以“疯子”腊八为首的一众人物形象,性格鲜明,有血有肉。作者以独特的视角剖开了人与人、家与家、族与族、国与国的矛盾,仇恨与战争——一切,根本上生发于人性。

作者简介
司马无极,本名张志斌,亦曾用笔名幽兰、寒柏等。生于河北宁晋,长大于河北无极,一生漂泊,曾从事多种职业,亦做过小报总编和《四川文学》(中旬刊)编辑,现居四川眉山。出版有散文集《狼巢之嗥》《只为让来生阅读今生》和诗集《幽兰诗选》《司马十四行诗》《司马词》《司马无极诗词集》及散文诗集《夜之歌》;《一河流沙》为作者小说处女作。

前  言
一部经典作品的诞生

张 平


看完《一河流沙》,心绪久久无法平静。
这是我看过的最优秀最真实最为惨烈的一部划时代的中国北方农民家族史长篇小说,没有之一。
土得掉渣,真实得犹如实录。两个家族,剧烈的社会变迁,几近白描,刀刀见血,将一幅幅浓烈的画面,淋漓尽致地展现在我们的
眼前。
显示全部信息
在线试读
引 子

谚语说:冰火不同炉。


疯子爷和瞎子爷乃同一个人,他既是疯子又是瞎子。贾先生说,唵,这世上呀,疯子才是明白人,世上的事儿,也只有瞎子才看得清。可没人认同贾先生的胡言乱语,正如没人相信疯子爷的疯言疯语,听者顶多咂咂嘴,报之以残花似的一笑。
苦命的疯子好多年前曾失踪过,据说出走时有人见他上了河岸,坐在岸上哭骂一天一夜,直骂得脸红了的太阳逃遁到山后,黯然失色的夜空星稀月落,风也哭泣起来。他骂天骂地,更骂身边的河。哭骂过,他起身离去了,一路逢人便说:这河里流淌的不是河水,而是一河黄色的沙。
一条九曲十弯的地上河流过无极地界,像条黄色飘带悬挂在北方的原野。河床时窄时宽,窄处人站岸上可隔河说话,宽处一眼望去却不见对岸。先民们最初管它叫“河沟子”,直到宋朝末年才有了个“穆刀沟”的名号;待它流进大清国,也落脚在了官府的图册上,在河流家族里归了宗,谓之“木刀沟”。一字之变有些微妙。妙在何处?有解却又无解。不过,河边的汉人并不买满人的账,乡间仍固执地坚守原来的称谓。
只是不承想,这本寂寂无名的“沟”上了大清国的河流志,可就大大出名了。出的是恶名。

课雨占晴费运筹,
雨多河涨又堪忧。
滋川滹水犹其后,
为患先防木刀沟。















来源:当当网

出书咨询:
电话/微信:18846166899
咨询QQ:兰心编辑178721100
咨询QQ:苏梦编辑860063138
咨询QQ:林林编辑240224620
咨询QQ:子木编辑1971765058
咨询QQ:小阳编辑2739623473
微信公众号:汇蓝出版
公司网址:www.huilanchuban.com
投稿邮箱:huilanchuban@163.com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红旗大街170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国术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