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放大——科学、艺术与文化的现实交汇

(2022-07-29 09:21:04)
标签:

自费出书

快速出书18846166899

分类: 好书推荐
放大——科学、艺术与文化的现实交汇

编辑推荐
别出心裁的科学史发现之旅,颠覆对科学、艺术与文化的常规认知。
原来那些如雷贯耳的名字背后,有常被世人歌颂的刻苦坚持、挑战权威和大胆假设,却也有对同行的嫉妒,偶像滤镜的破碎和大胆妄为的偏执任性。他们也只能长途跋涉,也会终其一生未见成果,迎来反转再反转的结局。

 

你将会看到:

肖像不知所踪的“牛顿宿敌”胡克、涉嫌造假的奥杜邦、了不起的统计学家南丁格尔,多重天才纳博科夫、头号科学粉丝拿破仑、加缪和诺奖生物学家的神仙友谊……

以及……

半道转行搞动物行为科普的超模、投稿假论文成功钓鱼期刊的科学记者、150年前就为同工同酬讨薪的女天文学家……

 

专业的好奇心,带你迈过论文与天书的门槛。
作者小庄深耕科普写作领域十余年,让“好奇”变成专业。从历史故事的微小细节出发,抽丝剥茧,连点成线。流畅丝滑的科学语言,给你来一场智识上的愉悦按摩。

 

不为人生设限,在更宽广的世界中找寻新的起点与可能。
厉害脑袋们当然不会满足于只钻研自己的领域,就是多迈出的这一步,产生了意想不到的结果。很多发现与创造都是偶然,始终保持好奇心和敏锐,不为自己设限,才能看到被隐没的真相。

 
内容简介
放大历史细节,在人生和时代的交汇路口,看跨界天才如何抉择。

40个跨界大师故事,一场别出心裁的科学史发现之旅,一本为仍然保有好奇心和求知欲的成年人写的科普书。作者小庄,深耕科普写作领域十余年,作为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成员,果壳联合创始人,把“好奇”变为专业,带你迈过论文与天书的门槛,颠覆你对科学、艺术与文化的常规认知。看到研究故事背后更真实、复杂、立体的“人”和他们不设限的人生,在更宽广的世界中找寻新的起点与可能。

“天才有时候只不过比别人多跨出了一步,可是差异并不在这一步上,而是他知道往哪里跨。”

作者简介
小庄,高分子化学与物理硕士,中国科普作家协会成员,公众号“科学艺术研究中心”主编。著有《爱与性的实验报告》《彬彬有礼地离开吧,不要和地球人谈恋爱》等科普著作,译有《空气之海漫游指南》《勇往直前:50位杰出女科学家改变世界的故事》等近十种作品,长期为《财新周刊》《城市画报》《国家人文历史》《经济观察报》等刊物撰写科学文化专栏。

目  录
第一章 争议
海克尔时代的放射虫艺术,足够真实吗?? 002
戴维·霍克尼到底有没有揭穿文艺复兴画家们的秘密?? 010
你们的偶像达·芬奇在《救世主》中犯了光学错误吗?? 018
胡克,没有肖像的人? 024
奥杜邦的暗面? 030
第二章 解析
火山、气候与风景画? 038
挚爱凡·高的理科方式? 045
波洛克和西凯罗斯们的绘画物理实验? 054
葛饰北斋画出了神奈川流氓波? 060
人人都爱伦勃朗,就像人人爱自己? 066
第三章 放大
偏头痛:一道光引导的爱丽丝幻觉之源? 074
显示全部信息
媒体评论
在艺术、科学、人文、商业的交叉地带,是一片人迹罕至的神秘海域,而真理的宝藏就沉在这片海域之下。

——所长林超(知名up主,数学与金融学双专业,科技创业者,前美元基金投资人)

 

这是一本尝试将科学、艺术与文化交融的书,每一篇小品文读起来都妙趣横生。看完它,我想说,不懂艺术的理科生不是一个号作家。

——米海鹏(清华大学美术学院信息艺术设计系副教授)

 

这本书的好看之处,在于它为我们寻找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联系,那些看似不搭界的人物、事物、话题,原来都是可以串起来的,这是对于“科学是一种文化”的最好诠释。

——严锋(复旦大学中文系教授)

在线试读
CIA院子里的密码雕塑
成立于1947年的美国中央情报局(英文简称CIA),和以色列的摩萨德、苏联的克格勃、英国的军情六处并称为冷战时期世界四大间谍组织,当然,许多人经常把CIA和美国联邦调查局(英文简称FBI)傻傻分不清。一提起这个机构,就让人联想到穿着黑色风衣的酷男酷女和嗖嗖嗖的子弹什么的,满脑子警匪片似的场面。然而没有想到,有一天你会发现,它和艺术也有千丝万缕的关系。
1988年的某一天,留着一脸大胡子的中青年艺术家吉姆·桑伯恩应邀前往位于华盛顿特区与弗吉尼亚州交界处的CIA总部,有备而来他气定神闲,很快被带到了历史情报办公室——一间光线非常暗的房间,里面已有三个人。
桑伯恩问道,你们中谁的记忆最好,我真心想把这段密码托付给记忆最好的人。其中两个人齐齐指向另外一名女子,说她的记性一直很好,能记住所有的事情。
于是桑伯恩礼貌地请这名女子离开屋子,然后才把纸条交到了另两个人手里。上面是一模一样的密文和明文,两人面色凝重地读完,皆举棋不定,最后他们一致认为,事关重大,为了避免出洋相,还是让上头的人来决定更合适。
这就是后来矗立在CIA院子里的那座著名密码雕塑“Kryptos”的谜题的首次登场。Kryptos来源于希腊文,意思是“隐藏”,它被用作一个雕塑的名称,毫无疑问,一定是因为这个雕塑藏了些什么东西。它怎么会来到这么一个鸟都不敢来拉屎的地方呢?全赖当年美国的城建规划部门突发奇想,号召艺术家们给公共建筑提供创意,其中也包括CIA这座戒备森严的大楼。
生于1945年的吉姆·桑伯恩此前只能算是一个不太出名的艺术家,但他十分偏好科技题材,整个20世纪80年代,他都秉持着一种从无形之物中体会自然神奇的理念,和矿石、地球磁场之类的东西死磕。知道了这个机会以后,他就向CIA递交了提案,说愿意给他们做一个以密码为主题的雕塑,对方一听,心想我们这里不就是世界上最优秀的间谍的老巢嘛,密码这玩意儿可是我们的老本行啊!行,就你了。但桑伯恩又提出,我只是个艺术家,需要你们的技术支持哦。因此,CIA局长威廉·韦伯斯特给他配了一个该机构已退休的前优秀员工,原密码破译中心主管爱德华·沙伊特。说句题外话,韦伯斯特也是个响当当的传奇人物,他在吉米·卡特(美国第39任总统)任上担任过FBI局长,后来在罗纳德·里根(美国第40任总统)任上又被提名为CIA局长,是迄今为止唯一一位集齐过这两个局长头衔的人。














来源:当当网

出书咨询:
电话/微信:18846166899
咨询QQ:兰心编辑178721100
咨询QQ:苏梦编辑860063138
咨询QQ:林林编辑240224620
咨询QQ:子木编辑1971765058
咨询QQ:小阳编辑2739623473
微信公众号:汇蓝出版
公司网址:www.huilanchuban.com
投稿邮箱:huilanchuban@163.com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红旗大街170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