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汇蓝出版新书推荐——散文集《柳堂敝帚》

(2022-06-06 10:58:03)
标签:

快速出书18846166899

自费出书

文化

分类: 成功案例
汇蓝出版新书推荐——散文集《柳堂敝帚》
编辑推荐:
1.这是一部散文集,是作者近十余年陆续写成的文章。
2.在追忆往事,描写现实的同时,也或多或少、或浅或深地映射出了个人的情感世界。
3.黑白印刷,阅读舒适轻松。
作者简介:
王金云,男,出生于1950年8月3日,祖籍甘肃省酒泉市肃州区,中共党员,1970年8月参加工作,从事水力发电企业工作,2010年8月退休。
内容简介:
本书共收入55篇散文随笔,是作者近十余年间陆续写成的文章。其中,绝大多数内容为纪实性的,涉及到自作者六七岁起的60多年间的所见所闻和个人经历的生活片段。在追忆往事,描写现实的同时,也或多或少、或浅或深地映射出了个人的情感世界。
目录:
自序/1
兰州萃英门甘肃举院/1
难圆的胡杨梦/9
吧咪山纪行/13
我的斋号/23
酒与水/26
童心如昨/30
漫话刘家峡/32
读沙河老《趣说汉字》有感/43
品味秋蕴/45
一盏枣茶慰寒冬/47
道光年间的/50
烟民百态/51
酿皮子/58
大禹治水的源头/61
地锅锅/65
跟狼还是跟狗/71
待诏/74
炳灵佛光映丹霞/77
货郎/82
也谈“被国人误解了千年的六句话”/84
东乡手抓/88
甜酷子/96
揭起尾巴亮相/99
已丑七月初七吧咪山庙会及挂匾仪式略记/105
钉匠/107
毡匠及毡/111
尕娃塞给着缸空里/118
给力的津巴布韦文化之旅——2011年中国文化聚焦·甘肃现代摄影学会赴津巴布韦摄影文化交流纪实/121
去莫高窟朝圣/148
探母散记/151
登山归来话雾宿/158
感恩/165
佛国之行/170
高山与大海/177
玛曲的黄河/179
红枣情结/182
砟子/186
自力更生创奇迹黄河明珠耀华夏/189
鱼塘闲话/202
相见时难别亦难/204
云屏纪游/211
铁花绽放耀盛世妙手抛洒满天星/214
石磨/217
荷兰郁金香美爆刘家峡/222

书摘:

难圆的胡杨梦

十月初的河西走廊,天高云淡,秋清气爽。过了乌鞘岭,南望祁连,峰顶自东向西一线戴雪;北眺大漠,一马平川浩瀚无垠。汽车就在这一块戈壁、一块绿洲交替更迭的西部风景里,疾驰在连霍高速公路上。我们一路向西,到了酒泉下高速折向北行,又驶上了酒航一级专线。
车上的人们,带着浓浓的胡杨情,要去一千多公里以外的远方,圆一个胡杨梦。
沙漠绿洲是诱人的。如果不是这一块一块的戈壁提示我们,我们还以为是江南水乡呢!的确,河西的绿洲,不是江南胜似江南。
君不听,河西走廊素有“金张掖,银武威”、“甘州不干水团团,凉州不凉米粮川”的美誉。据说20世纪70年代,时任中国副总理的陈永贵,在视察甘肃河西地区时,以他农民的眼光认为:甘肃只要把这块地方种好了,就够全省人民吃了。河西不仅美丽,而且富庶。
绿洲尽管诱人,但它被大片的戈壁沙漠所分割包围,威逼得透不过气来。生态之脆弱,沙漠化威胁之严重,是我们每个人,都能强烈感受得到的。
从酒泉北行几十公里,出了鼎新便是茫茫戈壁。两百多公里的路上,满目黑石滩,犹如瀚海铺向天边。在天地交汇的地平线上,热浪蒸腾,像火焰抖抖跳跃。一路上别无景致,天上没有飞鸟,地上不见走兽;偶遇几处生命力极强的骆驼刺和红柳,统统没了葱茏气,棵棵株株都是历尽风沙沧桑,干枯颓败的惨怪模样。
这就是河西走廊,这就是闻名中外的丝绸之路,这就是昔日匈奴迁徙放牧的水草丰茂之地!
水是生命之源。水与人类的生存和文明息息相关,水与自然界的一切生命生死攸关。
幼发拉底河和底格里斯河,孕育了巴比伦文明;尼罗河,孕育了古埃及文明;恒河,孕育了古印度文明;黄河是中华文明的摇篮。同样,祁连雪水维系着丝绸之路上的河西走廊。这一切,都与一个“水”字有不解之缘。黄沙、戈壁之下埋藏着煤炭和石油,这不正是“兴衰成败皆由水”的佐证吗?
在额济纳旗的几天里,我们看见了当今世界上仅存的几处规模较大的野生胡杨林的地方。第一天,在二道桥,我们为这片胡杨硕大粗犷的风格和金光灿灿的色彩所陶醉,晚上归来,兴奋的久久不能入睡。第二天,慕名前往怪树林。那里一波一波的沙丘连绵不断,大片的千年胡杨,在沙漠中枯死,变成了胡杨的墓场。阴霾的天空中,风沙叫嚣着,四处弥漫,面对眼前的惨烈景象,我们的心情如同死寂的沙漠,昨天还是阳光喜悦,今早一扫而光。
躯干扭曲、枝杈歪斜、粗皮爆裂、狰狞怪异、黄沙滚滚、枯枝遍地,这些也许最能唤起人的欣赏趣味,然而,所谓“活着一千年,死了不倒一千年,倒了不朽一千年”的胡杨,并非别的东西,而是一种曾经辉煌过的生命。久久不肯倒伏的躯体,就是胡杨生命活体的标本,仿佛诉说着自己与命运抗争的故事。
我举起相机,沉默中,为它们拍下了一系列悼念式的镜头,作为永久的留念。
金色的胡杨,已经不再灿烂了。我们专找一些“阴暗面”拍摄,谁都不再多说话。
我相信,一个人的心灵受到震动、内心矛盾激烈的时候,往往会寡言以待。我也相信,我们这些专拍“阴暗面”的朋友们,心里一定不平静。
水是生命之本,胡杨的死,完全是因干渴而死!
额济纳旗的水源,来自黑河。黑河水发源于祁连山,由大小二十六条河水汇合而成。几十年来,黑河水量并未减少太多,但靠黑河水生活的人口,却比过去增加了五十万,土地,比过去多开垦了一百万亩。位于黑河上游的张掖,筑起了有二十四扇闸门的水坝,于是高台、高台之下也相继筑坝蓄水。但是,位于黑河下游的额济纳旗,水量骤减,由原来的每年五至十万立方米,减至两万立方米。从瑞典人海定斯文在20世纪初拍摄的照片来看,处于黑河末端的居延海,水草丰茂。20世纪90年代初,居延海还有水,到1992年,黑河再也没有流入过居延海。如今,那里是一片沙海,美丽晶莹的居延东西两大海子,从地球上消失了。
据说,近年来出现在北京、天津、上海,乃至韩国、日本的沙尘暴,就扯上了居延海。
去年,我有机会去了新疆,沿沙漠公路进入塔克拉玛干,也是大面积死亡的胡杨,原因同样是缺水。我国最长的内陆河——塔里木河,自大西海子水库建成后,由于上、中游过量用水,下游断流320公里,号称世界上最大的一片野生胡杨林死得只剩下三万亩面积。这是何等悲哀的惨象啊!
塔里木河下游,原可以捕鱼,现在却要打三十米深的机井,才能从地下抽出水来,而且水质恶劣到可以晒盐!
黄河的断流,早已为世人所知。1997年断流226天;1998年出现跨年度断流,只有五天入海,山东全境断流,农田减产,人畜饮水困难,大量家畜死亡,损失130亿元,原因还是过度用水。新中国成立前,黄灌区只有两千多万亩,到今天扩大到七千多万亩,黄河怎么能不干呢?
黄河断了,塔里木河断了,黑河断了……我们做得好多事,过于粗疏随意,过于急功近利,过于顾此失彼。
人类同其他动、植物一样,都是地球上生物家族中的一员。我们不能仗着自己是地球生物链的顶层,而肆无忌惮的祸害地球。我们人类从根本上讲,也是自然界的一部分,我们照样逃脱不了自然法则的安排。你可以遵循自然规律去办事,但绝不可以(也不可能)为所欲为地破坏我们赖以生存的环境。否则,我们在极力提高自己生活水平的同时,可能在为我们自己极力地挖陷阱、下套索……
带着浓浓的胡杨情,去圆一个胡杨梦,我们的梦圆了吗?
2001年11月14日














本书为汇蓝出版独家策划出品
做有灵魂的出版人

出书咨询:
电话/微信:18846166899
咨询QQ:兰心编辑178721100
咨询QQ:苏梦编辑860063138
咨询QQ:林林编辑240224620
咨询QQ:子木编辑1971765058
咨询QQ:小阳编辑2739623473
微信公众号:汇蓝出版
公司网址:www.huilanchuban.com
投稿邮箱:huilanchuban@163.com
公司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红旗大街170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