浪漫之魂:让-雅克·卢梭

标签:
快速出书18846166899自费出书 |
分类: 好书推荐 |

编辑推荐
读懂卢梭,从本书开始。
本书从“同情的理解”角度重现了卢梭坎坷多情的一生,解读了卢梭的浪漫主义思想。作者研究西方文化40余年,功力深厚,笔下充满深情。我们既能从书中看到一段饱受苦难、瑕疵颇多但又激昂奋进的人生,又能从书中了解到诸多超越时代但又充满矛盾的思想。
超越时代的浪漫主义者。时代叛逆者的生命已经结束,但是他的思想却影响了身后的世界。
卢梭既是18世纪启蒙运动的代表人物,又是19世纪浪漫主义运动的先驱者。他以一个启蒙理性主义者的姿态登上欧洲思想界的舞台,*终却以朴实无华的天然情感反对矫揉造作的理性,开了浪漫感性主义之先河,并在之后的一个世纪中衍生出夏多布里昂式的野性、华兹华斯式的暗流涌动、拜伦式的狂放不羁,以及歌德式的狂飙突进等等。甚至,幽灵鬼怪、凋零的古堡、催眠术士和异术法师、没落的暴君和地中海海盗,这些文学形象也可以追溯到卢梭。
多情又充满矛盾的一生:是渣男还是真挚情感的抒发?将自己的五个孩子都送进育婴堂的父亲为何能写出里程碑式的教育学作品?
卢梭的一生和许多位女性有过情爱关系。温柔的“妈妈”华伦夫人、淳朴的妻子黛莱丝•勒•瓦瑟、“真爱”乌德托夫人……到底哪一个才是他的挚爱?妻子瓦瑟为卢梭诞下的五个孩子都被他送进了育婴堂,而这位弃子之父却提出了著名的自然教育思想,也因此被启蒙运动代表伏尔泰抨击嘲讽。是虚伪还是真挚?作者笔下的卢梭不是一个高高居于人类思想殿堂的“圣人”,而是一个活生生的人,有许多瑕疵,又光芒四射。
文明的进步是不是导致道德堕落的根源?私有制到底应不应该存在?谁拥有至高无上的权力?犀利的思想直击人类社会的根本问题,矛盾的理念中孕育出两只改变世界的“血手”。
野蛮人和文明人到底谁更幸福?这个看似没有悬念的问题,卢梭却给出了与众不同的答案。私有制,这项在当时欧洲被认为是天经地义的制度,却被卢梭大加鞭笞。卢梭认为人民才是至高无上的“主权者”,然而民主主义者和专制主义者都从他的这种思想中找到了依据。从卢梭这个躁动不安的灵魂中伸出了两个血淋淋的螯夹,一个是法国大革命的领导人罗伯斯庇尔,他把令人敬畏的国王送上了断头台,一个是大哲学家康德,他把令人敬畏的上帝送上了绞刑架。
献给身处功利主义社会之中迷失自我的人,邓晓芒、高全喜、俞敏洪、樊登诚挚推荐
我们如今生活在一个物质主义疯狂膨胀的时代,迅猛发展的现代科技在使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越来越舒适的同时,也使我们的灵魂变得越来越冷漠和麻木。物质的进步要求精神必须做出某种牺牲,然而,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那偶尔失眠的心灵难道就不会泛起一丝一毫的惆怅和焦虑吗?在这个时候,我们也许可以阅读一下让–雅克•卢梭……
内容简介
他是启蒙运动的巨擘,又是浪漫主义的先驱;他是时代的叛逆者,单枪匹马地对抗整个法国上流社会和知识精英;他是忧郁的寻梦者,大声疾呼自由与平等、道德与良心;他被自己国家驱逐以致流离失所、无家可归,心中却洋溢着热忱的爱国之情;他生前毁誉参半,死后却被包括大哲学家康德在内的世人所深深景仰;他就是让-雅克•卢梭。
卢梭于1712年6月28日出生于日内瓦的一个新教徒家庭。他自幼失母,童年时期就历尽艰辛。他生性敏感、感情丰富,与多位女性有情爱关系。“妈妈”华伦夫人在风雨晦暝的日子中温暖着少年卢梭那颗敏感多疑的心,而善良淳朴的女仆黛莱丝•勒•瓦瑟则温暖了卢梭的余生岁月。他还与乌德托夫人有过一段“真正的爱”,因此招致了大量非议。
卢梭在理性占主导地位的时代里公然以朴实无华的天然情感来反对矫揉造作的理性,在功利主义甚嚣尘上的社会里大声疾呼一种天国情调的道德良心,在传统宗教遭受灭顶之灾的氛围中义无反顾地承担起拯救信仰的崇高使命。由于其离经叛道、与时代精神背道而驰的思想观点,他与曾经的好友反目成仇,受到法国启蒙运动代表伏尔泰、狄德罗等人的排挤和抨击,还遭到法国当局的通缉,流离颠沛,贫穷潦倒,*终郁郁而终。
显示全部信息
作者简介
赵林,男,1954年生,哲学博士,武汉大学珞珈杰出学者,哲学学院二级教授,国家教学名师,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澳门科技大学特聘教授,香港汉语基督教文化研究所学术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西方哲学、西方文化和基督教思想史,已出版《黑格尔的宗教哲学》《西方宗教文化》《基督教与西方文化》《西方哲学史》《古希腊文明的光芒》等20余部著作,在国内外学术期刊上发表论文200篇。
赵林教授在武汉大学长期开设“西方哲学史”“西方文化概论”等课程,深受学生欢迎,2003年获得武汉大学首届“教学名师奖”,2007年获得全国高校“教学名师奖”。他主讲的“西方哲学史”和“西方文化概论”课程分别于2006年和2008年被评为国家精品课程,于2013年和2014年入选“中国大学精品资源共享课程”;主讲的“古希腊文明的兴衰”课程于2011年入选“中国大学精品视频公开课”上线课程。
显示全部信息
目 录
导 言 …………………………………………… 001
章
“只有我是这样的人”
一、一颗真诚的苦难之心………………………… 001
二、童年时代的温馨梦幻………………………… 006
三、少年流浪汉…………………………………… 011
四、魂牵梦萦的爱情……………………………… 018
五、巴黎恩怨……………………………………… 027
六、初露锋芒……………………………………… 037
七、隐遁乡间……………………………………… 048
八、颠沛流离的亡命生涯………………………… 057
九、孤独漫步者的遐想…………………………… 074
十、忧郁的寻梦者………………………………… 085
第二章
显示全部信息
在线试读
导 言
20 世纪美国著名哲学家和史学家威尔•杜兰特在其巨著《世界文 明史》第 10
卷《卢梭与大革命》的开篇处这样写道:“一位出身寒微,在呱呱坠地之际即失去母亲,不久复遭父亲遗弃,而身染一种痛苦的、不可告人的疾病,在陌生城市和敌对的信仰中,流浪达
12 年,
而为社会和文明所排斥;以反对伏尔泰、狄德罗百科全书派和理性时代为己志,而被视作危险的反叛分子,被看成精神失常,被疑为图谋不轨,为人驱逐,流离失所,而在他一生中的后几个月里,方能亲眼见到反对他的人,对他所表示的崇敬——如何在他死后,竟然能
远胜伏尔泰,使宗教复活,使教育改变形态,使法国民气提高,从而激发了浪漫运动和法国大革命;进而影响到康德、叔本华的哲学,席勒的戏剧,歌德的小说,华兹华斯、拜伦和雪莱的诗歌,马克思的社会主义以及托尔斯泰的伦理学——诸如此类影响,使他在有史以来
具影响力的 18
世纪作家和思想家中,成为对后代贡献的一位。”这位伟大的时代叛逆者和后世一切具有浪漫情怀的人们心中不朽的精神偶像,就是让–雅克•卢梭。
在这本关于卢梭的人生和思想的小册子里,读者们将会认识到一位在历史上颇有争议的思想巨擘。他在理性有权威性的时代里公然以朴实无华的天然情感来反对矫揉造作的理性,在功利主义甚嚣尘上的社会里大声疾呼一种天国情调的道德良心,在传统宗教遭受灭顶之灾的氛围中义无反顾地承担起拯救信仰的崇高使命。他的一生充满了苦难,他的行为也有着许多不光彩的瑕疵,而且由于长期离群索居的孤独生活和颠沛流离的坎坷经历,使他难免在心理情绪上有些谵妄变态,在言谈举止上有些乖戾疯狂,但是他的那种自我批判和社会批判的勇气与真诚却是无人能出其右的。虽然无论是在理论的系统性方面还是在实践的道德性方面,卢梭都无法与后来的康德相比,然而恰恰是那位令后世人们肃然起敬的思想道德圣贤康德,却对卢梭这位在历史上毁誉参半的人物怀着深深的敬仰之心,在他那简朴的寓所里的一幅装饰品就是卢梭的画像。有一次海德格尔在谈到黑格尔的时候说:“我们的时代之所以不理解黑格尔,只是因为黑格尔太深刻,而我们的时代太浅薄。”同样,如果今天的人们不懂得卢梭,问题并不在于卢梭,而在于我们自己。
我们生活的时代是一个物质主义疯狂膨胀的时代,迅猛发展的现代科技在使我们的生活环境变得越来越舒适的同时,也使我们的灵魂变得越来越冷漠和麻木。信息社会不仅杜绝了肉体流浪的可能性,而且也正在日益消除精神叛逆的可能性,人们都像大棚里的蔬菜一样茁壮成长,也像动物园里的狮子一样变得温柔驯服。物质的进步要求精神必须做出某种牺牲,在阳光普照的文明大地上,我们再也不需要卢梭这样躁动不安的精神流浪者了。
然而,当夜深人静的时候,我们那偶尔失眠的心灵难道就不会泛起一丝一毫的惆怅和焦虑吗?
来源:当当网
出书咨询:
电话/微信:18846166899
咨询QQ:兰心编辑178721100
咨询QQ:苏梦编辑860063138
咨询QQ:林林编辑240224620
咨询QQ:子木编辑1971765058
咨询QQ:小阳编辑2739623473
微信公众号:汇蓝出版
公司网址:www.huilanchuban.com
投稿邮箱:huilanchuban@163.com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红旗大街170号
前一篇:梁实秋:我独爱自在的人生
后一篇:猫不存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