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浪游记

(2022-05-25 16:34:32)
标签:

快速出书18846166899

自费出书

分类: 好书推荐
浪游记
编辑推荐
 1. 一场与远方的“纸上相逢”
    在后疫情时代,为现实所束缚,自由自在的随心旅行,已成一种奢念。如何排遣心中对自在旅行的渴盼,本书为向往远方的读者,提供了一次与远方“纸上相逢”的机会。

    2. 戴锦华、姚晨诚意推荐,李修文倾情作序
    著名文化学者戴锦华、著名演员姚晨诚意推荐本书;著名作家、湖北省作协主席李修文为本书作序,进行深度推荐。

    3. 用“浪游”表明一种人生态度
    本书尝试从七个侧面来勾勒出“人生这趟旅行”里的个中滋味。有“自在”、有“乡愁”,有直面“尘间”寻常中的不寻常,有与“味道”或优雅或烟火气的邂逅……所谓“浪游”,并非无目的,而是有过一定人生阅历与生活沉淀之后的豁然闯荡。书中超然的气质,对自我间歇性焦虑的00后年轻读者,有着很大的吸引力。

    4.治愈系插画家“小民老二”专为本书创作插画
    21幅插画呈现全书21篇文章的浪游气质,借“小民老二”笔下的人物、场景,将一幅幅、一帧帧有故事的过往画面定格在当下,传递“我们在哪里,河山即在哪里”的浪游情怀。

 
内容简介
 一位是曾跑遍山川的媒体人,一位是深耕文字的作家,一位是行迹遍布海外的旅行家。
    他们都是“七零后”,也是生活中的朋友,都有一个共同的嗜好——热爱旅行,并热衷于用敏锐的细腻笔触,无所掩饰地记录着行迹所至的那些小城镇的独特风物,那些被时间长河冲刷过依然感动人心的景致,那些奔波于尘俗生活中却依然充满质朴向往的旅人。
    从兰州附近一座几近被遗忘的小镇,到长江流经的那座叫宜昌的城市;从湄公河畔王宫附近的古老银器店,到西湖边凌晨四点的茶会;从尼泊尔喜马拉雅山脚夏尔巴人那碗豆汤饭,到印度那场与神庙频繁相遇之行;从寻觅真的张爱玲故居,到偶见西域的那片霞光……
    在书中,三位作者“六手联弹”,写给读者的文字,不仅仅关于彼此的旅行,也关于各自人生某一阶段的旅程。沉淀下来,能读出光阴荏苒之后对生活细微点滴的耐心与从容,以及他们这一代人对朴素美好的本真热爱。

作者简介
    王恺,作家、媒体人,著有《文艺犯》《浪食记》《中国人超会吃》。

    韩松落,作家,著有《为了报仇看电影》《窃美记》《怒河春醒》《我们的她们》《老灵魂》等。GQ中文版“年度专栏作家”。

    尼佬,旅行家,Lonely Planet中文版资深作者。

目  录
序 火把或堕泪碑 李修文 v
西域|霞光映照之地
伊犁|花下埋骨,树下种酒
青州|那些微笑的佛像
宜昌|长江从我们身边流过
兰州之内|一个城市的所有
兰州之外|乡村里的花朵和被遗忘
佛山、徐闻、包头|关于“杀人”的回忆
震余记|片刻印画
从云南到缅甸|穿不过的边界
嵊州|吃是一种漂流的命运
净慈寺|凌晨四点的茶会
四味摩洛哥|薄荷茶、蜗牛汤、塔吉锅和葡萄酒
热汤|进入温度的漫长旅程
显示全部信息
前  言
火把或堕泪碑
王恺之行迹,几近于幕府时代武士们的浪游:裹布拄杖,不平则鸣,该吃饭的时候吃饭,该动手的时候动手;也有一些时候,他受困于旷野,或者说,旷野因之而疑虑和踟蹰,东临碣石,西出伊犁,濯缨还是濯足,仍然不见分晓,因此便要挣脱:
“我喜欢这些风景,但是这些风景与我无关。我庆幸它们与我无关——我已经逃离了它们。”事实果真如此吗?要知道,王恺在宜昌长大,此地可谓是楚风渊薮,是屈原问天和撞鬼的所在,我怀疑,王恺的身上也住着一个屈原,事实上,要想和屈原真正作别是多么难啊,滋兰树蕙,终究意难平,花团锦簇之地,偏偏逢到了怀沙自沉之时,于是便要天人交战,道路延伸到哪里,战火自然就烧到了哪里。
显示全部信息
在线试读
净慈寺|凌晨四点的茶会
西湖边上的这些道路,修得并不好,车道和人行道紧密地挨着,没有护栏,可能是道路实在狭窄的关系——两旁高大的梧桐罩住了整个空间,被锁住的世界。就因为主干道太窄,梧桐树两边改造,高大的树丛后面添了步行道,有很多小桥流水的景致,白天漫步实在是好,凌晨三点,却不愿去走。黑黢黢的,掉水沟里还算好,更害怕哪个树丛后面突然窜出来什么,只能在主路上走。
好在我住的酒店到净慈寺并不远,步行二十分钟不到,害怕凌晨三点不好叫车,特意选的这家距离不远的酒店。人在黑夜里走,走快了,像水里游的一尾鱼。
所谓静心茶会,很早就听说了,记得早去台北清香斋采访解致璋老师,她就告诉我,他们不久前的一场茶会,是凌晨四点在台北附近的山上。平时好看的食养山房模糊一片,困得哈欠连天的人们凌晨上山,懵懂中坐在茶桌旁,慢慢静下来,听周围的鸟叫,听小虫一声声的嘶鸣,逐渐地一点点清醒起来。等喝完了茶,天光大白,人的五感也慢慢打开。整个过程中不说话,其实并不做硬性要求——是自然的结果,在这样的过程中,人也不太愿意说话。
一直就很好奇这种凌晨喝茶的状态,和解老师熟悉了,听她说,他们做过数次静心茶会。有在海边的,每个人只给自己泡茶,在黑暗中只听到海浪声;还有在寺院里的,半夜里,慢慢地抬出桌椅,在黑暗中摆好茶席,开始点着酒精灯,看那点小火,一点点活起来。
水热了,茶汤出来了,人也舒展了——很多人会质疑为什么要花费这么巨大的精力办一场这么复杂的、非一般的茶会,但是我从一开始就接受,可能泡茶人确实需要这种对自己的训练、约束,还有一次又一次的折磨自身,在不自由中才能成就一杯茶。所谓无拘无束,是你在获得成就后才能做到的——就拿茶来说,一杯好的茶汤,不经过几十次、几百次的练习,根本就达不到要求,当然,你要喝口水茶、随意的茶,不在这个讨论范畴。
除了夜间举行之外,静心茶会多会安排在户外,这更增加了难度。很少有人尝试在户外泡好一杯茶,我们可以把水倒在保温壶里,也可以把小瓦斯炉带到郊外去,但是能做到的,大多只是烧水泡茶,仅供解渴而已。没什么不好,但茶会的要求要高很多,你要泡得和自己在家里练习过几百次的一样好,因为茶会的目的,是给客人或者自己一杯完美的茶汤,不能轻易逃避掉这个任务,不是光插好花,摆好桌椅,陈设得漂亮,然后在照片里给大家看,多美——那个只是表象,底下暗流汹涌,你要面对多变的天气,有时候是寒冷,有时候是极度的潮湿,有时候是狂风大雨,但是都需要镇定自若地,烧水泡茶,追求的是那一瞬间泡出来的茶,和自己平素一样完美,这才是茶会带来的修行。很佩服解老师,感觉她能带领自己的学生们,完全没有目的性地每年做一次这样的茶会,如果在古代,基本上也相当于武林一派。














来源:当当网

出书咨询:
电话/微信:18846166899
咨询QQ:兰心编辑178721100
咨询QQ:苏梦编辑860063138
咨询QQ:林林编辑240224620
咨询QQ:子木编辑1971765058
咨询QQ:小阳编辑2739623473
微信公众号:汇蓝出版
公司网址:www.huilanchuban.com
投稿邮箱:huilanchuban@163.com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红旗大街170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