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天空之镜

(2022-04-08 15:42:57)
标签:

快速出书18846166899

自费出书

分类: 好书推荐
天空之镜

编辑推荐
陈河多年来一直游走漫步于世界各地,《天空之镜》这部小说呈现了他多年来在海外生活的经历,从玻利维亚到阿尔巴尼亚,从加拿大到中国,从十九世纪到千禧年,陈河寻访海内外华人的足迹,从过去勾连至现在,由此展现出一幅海内外华人的生存景象。他书写南美华人的血泪奋斗史,也描摹加拿大新移民的内心焦灼,悉心观照人的生活,以世界性的眼光叙写人的生存困境。在后疫情年代,陈河的小说带领我们重回那个尚未隔绝的世界,涉足那到不了的远方,以参与、开放的态度,点亮我们内心的光芒。

 
内容简介
《天空之镜》是著名作家陈河的zui新小说集,五篇小说,从玻利维亚到阿尔巴尼亚,从加拿大到中国,寻访海内外华人足迹,以世界性的眼光叙写人的生存困境。《天空之镜》追寻切·格瓦拉身边中国华裔的足迹,牵涉出一段南美华人的辛酸迁徙史。《丹河峡谷》聚焦新时期海外移民的内心焦灼与渴望,在异地我们就能找到更好的自我吗?《碉堡》讲述阿尔巴尼亚的一处碉堡,欲望流动,离散团圆,是漂泊者漫漫回家路的起点。《寒冬停电夜》混乱的邻居生活,突然而至的不速之客,平静的夜里又暗藏着多少秘密?《那灯塔的光芒》多年以后的同学会,曾经的爱恋已成往事,如何续写生命新的篇章?陈河在这些小说中不止聚焦于华人的身份认同危机,而是突出人类的普遍难题——存在的意义,跨地域书写生命的落寞孤独与无所适从。

 

作者简介
陈河 原名陈小卫,生于浙江温州,年少时当过兵,曾担任温州市作家协会副主席。1994年出国,在阿尔巴尼亚经营药品生意。现定居加拿大多伦多。

 

主要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黑白电影里的城市》《夜巡》《西尼罗症》《我是一只小小鸟》《南方兵营》等,长篇小说《红白黑》《沙捞越战事》《布偶》《在暗夜中欢笑》《甲骨时光》《外苏河之战》,曾获届郁达夫小说奖、《小说月报》第十四届百花奖、第二届和第四届中山杯华侨文学大奖、《人民文学》中篇小说奖等奖项。

目  录
目录

 

 

天空之镜

丹河峡谷

碉堡

寒冬停电夜

那灯塔的光芒

媒体评论
《天空之镜》视角独特而新颖,作品通过一个叙事者“李”的旅行,将故事锁定在传奇英雄切格瓦拉身边的一位拥有中国名字和外貌的男人身上。出于中国人身份意识的投射,李对这个叫奇诺的人充满了兴趣,并立志追溯其根源。在一系列的努力和机缘巧合里,奇诺的面目渐渐清晰,并由此牵引出一群生活在南美洲的中国人的故事。这是一次历史和心灵的双重之旅。叙事者李由此重建了自我意识并获得了心灵的救赎。更重要的是,作者陈河借此书写了中国人曾经的颠沛离散史——这一离散是现代大迁移的必然逻辑和后果。在新冠疫情所带来的全球格局大变化的现实中,陈河的这篇作品尤其具有世界眼光,参与而不是隔绝、开放而不是内卷,才是中国人和中国故事的应有之道。——杨庆祥(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教授)

《天空之镜》有种迷人的“侦探”气质,与波拉尼奥一样,作者热衷于让笔下的人物追踪谜团。主人公以异乡者视角,勾联起革命、移民、甚至拉美文学传统等看起来毫无关联的历史线索,从种种历史幻影中揭示出移民身份的前世今生,使小说获得了开阔的视野。小说试图在突破文体限制方面做出努力,穿插其中的传记、采访部分,模糊了叙事中虚构与非虚构的边界,使作品具有很深的代入感,历史真相与现实场景水乳交融,大气厚重,极具感染力。——吴晓辉(《北京文学》杂志编辑)
显示全部信息
在线试读
天空之镜
一从拉巴斯入境
飞机降落在高原城市拉巴斯的机场。这里海拔四千多米,是玻利维亚的行政首都,地势比西藏拉萨还高。
机场不大,旅客也不是很多。李等在过海关的队伍里,脑子里老是有一个幻象,觉得今天是一九六六年十一月三号,切·格瓦拉就排在他的前面。格瓦拉持着一份伪造的护照,化装成了一个秃头戴眼镜的人,正在回答海关警察的盘问。这一个幻觉让李无端紧张得手心冒汗。很快轮到他进关检查,警察随口问他来玻利维亚做什么,他回答是来旅行。警察在护照上盖了印,他就出关了。
为了出行方便,李把行李都装在一个可以随身带上飞机的拉杆箱里,再加上一个双肩包。所以他下飞机后不用等行李,很快就到出租车站,让司机拉他到预订好的Copa Cabana旅馆。五十三年前切·格瓦拉进入拉巴斯之后,住的就是这个旅馆。半个小时后,李到达了这个有年头的旅馆。旅馆外面是简陋的泥土墙,里面建筑结构却是精致的,有好几个连环套着的四方院落。
李入住了二楼一个房间。他放下行李,脱下外套,坐到了一张带木头扶手的沙发上,从双肩包里拿出切·格瓦拉的《玻利维亚日记》,翻到中间的插图页面。张插图照片就是格瓦拉入住这个旅馆后的自拍照片。照片是透过一扇带把手的玻璃门拍的,他穿着一件桃心领的羊毛衫,大半个脑袋秃着,手里拿着一部照相机,坐在也是木头扶手的沙发上,嘴里衔着一支雪茄,眼睛看着照相机镜头。李看看房间,面前也有一扇和照片里一样的带玻璃的门,沙发的木头扶手也是深色的。莫非格瓦拉当年住的就是这个房间?不管怎么样,他已经进入《玻利维亚日记》的场景里了,一切就像个不可思议的梦境。
这个梦境的缘起有几个节点。初是十多年前他在古巴切·格瓦拉墓园发现那个外号叫“奇诺”的队员可能是个中国人时,就萌生去玻利维亚做调查的想法。而近的一个节点是一年前李在秘鲁高原湖泊的的喀喀湖的时候,人们告诉他的的喀喀湖有一半属于玻利维亚,那闪光的湖对岸就是玻利维亚土地。当时李的心里闪过一道光:“哎呀!这就是玻利维亚,越过这条边境,我就可以到玻利维亚去寻找切·格瓦拉当年走的游击队之路了!”李这样想的时候,内心马上有一个强烈冲动:必须要到玻利维亚去一次。












来源:当当网

出书咨询:
电话/微信:18846166899
咨询QQ:兰心编辑178721100
咨询QQ:苏梦编辑860063138
咨询QQ:林林编辑240224620
咨询QQ:子木编辑1971765058
咨询QQ:小阳编辑2739623473
微信公众号:汇蓝出版
公司网址:www.huilanchuban.com
投稿邮箱:huilanchuban@163.com

地址:黑龙江省哈尔滨市南岗区红旗大街170号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礼拜五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