闻香识季节

标签:
杂谈 |
分类: 休闲 |
自我感觉,书没读多少,眼睛倒装模作样近视了。高中毕业体检,裸眼视力只有0.8了,当时班主任让班级后进分子看书学习,他们振振有词道,反正考不上大学,倒把眼睛看坏了,进工厂企业视力可是要1.5。因为视力不佳,所以欣赏方面没有什么期望,看什么人都是帅哥、美女,一切尽显朦胧美。于是早晚带狗遛弯,“草树知春不久归,百般红紫斗芳菲”视而不清,鼻子却练得如狗一样,特别敏感。走过一片绿色、一堆葱笼,常常闻着一股清香或浓或淡,或远或近飘过,往往以此判断什么季节到了。
走过绿色,闻过一股清雅,那淡淡的清香直入肺腑,沁人心脾,舒缓紧绷的神经,抚慰着疲惫的心。我不看就知,这属于橘花的气味,橘花含蕾,绿色细小的花蕾只有绿豆大小,随着温度的上升,逐渐变大似小巧灯笼状,颜色也变为白色,细小的花躲藏在茂密的枝叶之间,象个怕晒的小姑娘,因为这个时候往往为春末立夏时分。
再往后,栀子花开预示,已经踏踏实实入夏了。
我感觉,生活中白色的花都比较香,茉莉,栀子花,水仙花等,而色彩浓郁的花朵香气就不太明显了,可谓“香花无色,色花不香”。前一个月买了两盆二色茉莉,其花初开时为蓝紫色,渐而变淡蓝至白色,最后变为白色;由于花开有先有后,在同一株上能同时见到蓝紫色和白色的花。而且转为白花时,花盆周围飘逸着扑鼻的香味。此时季节恰为清明、谷雨。
植物学上,花的颜色和香味都是吸引昆虫来授粉的手段,可能白色花不易引起昆虫的注意,所以通过进化分泌出香味物质来吸引昆虫,而色彩艳丽的花不需要这样做。
“梅须逊雪三分白,雪却输梅一段香”,腊梅盛开寒冬临近。
秋天的到来,由桂花的香气引领。
闻到荠菜花香飘荡,又到春节前后,那种清香伴随饺子的美味在记忆里留存,眼前还浮动挑荠菜情形,在菠菜、萝卜地里,我与小伙伴一起分享水灵灵最好的荠菜的收获。此情此景由嗅觉带来,永难忘怀。
三月在上海,去了西江湾路凯德龙之梦里面一家 “气味图书馆”。在琳琅满目的“香水瓶”包围下,我漫无目的地一瓶一瓶嗅过去,竟然嗅到草叶、泥土混杂雨后山间的味道,小时候景象眼前浮现。这可是30多年前,我在江西田间常闻的味道,温暖亲切。长居城市,很久没有这种愉悦的嗅觉感受了。
特别欣赏北京大学哲学系 吴国盛先生这么一段话:世界是在工具使用中显现出来的,眼睛使用多了,世界就是一个视觉的世界,耳朵使用多了,世界就是一个听觉的世界。你使用什么样的工具,你就拥有什么样的世界,你就是什么样的人。在使用锤子的人的眼中,世界是一个钉子;整天带刀的人,他遇到问题总是用刀解决。
对于我,嗅觉的世界里,一种味道的出现,就象一位久违了的知己出现在面前,有时不需要言语,就这么坐着,好像都能够聆听到你心灵的倾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