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些年》:青春的冲动和坚持

标签:
娱乐 |
分类: 影评 |
电影院是个好地方,它像一座城堡将你包裹,黑暗里通过声画轻轻诉说,让你回到从前,重温过去的岁月。
1月6日晚上,第一时间坐在电影院看《那些年,我们一起追的女孩》,其实看自己的青春。
每个人青春岁月里总有一个“沈佳仪”,她催你发奋,促你成长,青春的故事有时就是关于“她”的回忆。
青春成长,是一段必须付出代价的旅程,行程里总会不断地冲动和后悔,再冲动、再后悔。
为了证明,为了让人信服,我们曾经装着成熟,装着无所谓,冲动恋爱、冲动失恋,日子一天天翻新,在痛苦中学会思考,在挫折中感受青春。
《那些年》算部小清新电影,如同岩井俊二的《情书》,如同陈绮贞的歌曲,如同你传越时空,回到中学,穿条白色纯棉裙子,耳朵塞个大耳机,再找一片绿油油草地,往那一躺,仰望蔚蓝色的天空。如此这样,产生了琼瑶,还有林青霞、林凤娇,台湾似乎永远不缺此种类型的文艺电影。大陆没有,《十六岁的花季》缺乏这样的魅力。
每个故事里面都有个胖子,我挺喜欢胖子阿和,一直坚持,终于牵手沈佳仪5个月,虽然结果不随人意,但尽力尽心,努力过,便无怨无悔了。
好感、打赌、斗气、前后桌、学习排名,九把刀带领我们回到了青涩的校园时代。
卸下生活沉甸甸的担子,放松工作忙碌碌的脚步,去影院躲藏一百多分钟,去寻找一份感动,这不是青春的冲动,而是青春的坚持,绝对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