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少儿张涛网络成瘾蓝极速育儿 |
分类: 育儿热点 |
戒除青少年的网瘾,刻不容缓!
文/清舞幽梦
下午6点多,老张正在厂里干活,突然接到邻居的电话,只听见电话那端急切的说:“老张,你赶快回来吧,你儿子被人打死了。”听到这个消息,老张脑子里顿时一片空白,当他缓过神后,就像发疯了一样往回赶。
十几分钟后,老张来到小区附近的一个网吧,他被现场那怵目惊心的惨状惊呆了:他的宝贝儿子张涛倒卧在沙发上,眼睛还是半睁着,躺在那里一动也不动。
经过医院极力抢救,奇迹依然没有发生,13岁的张涛再也没有睁开那双眼睛。老张说,儿子几乎是他们一家所有的希望,可是谁又能想到,这个希望会在一眨眼间灰飞烟灭。
据警方介绍,将张涛置于死地的是4个小学生,起因仅仅是一个打火机。
就在下午2点多,逃学上网的张涛烟瘾犯了,可是没有打火机,早在上午他就把从爸爸那里偷来的钱花完了,中午连饭也没吃,他看到坐在他旁边的一个男孩手边放着一个打火机,他顺手拿来把烟点着了。这下那个男孩不答应了,俩人三句两句不和就吵了起来,和小男孩一起来的三名小学生看不过去,几个人就冲过去把张涛按倒在地打了起来。
经法医鉴定,张涛由于脖子上的动脉受到外力猛击,导致短时间内猝死。
一个正当花季的少年不知不觉之间就像流星一般悄然陨落了,一个家庭的希望转瞬间破灭了。这让我们回忆到前几年在网吧屡屡发生的恶性事件:
事件一:北京中学生张某(13岁)、宋某(14岁),父母离异,缺少管教,经常逃学在网吧玩。一次,他们因在北京“蓝极速”网吧中与服务员发生纠纷,为报复而购买汽油于2002年6月16日凌晨二点多纵火。由于“蓝极速”网吧非法经营,半夜里仍有大批未成年人在网吧玩乐,又无消防设施,造成严重人员伤亡的惨案,这就是震惊全国的北京“蓝极速”网吧纵火案。
事件二:2004年3月31日上午9时33分,重庆市某中学三名初一学生,年龄均在14岁左右,在一家尚未办理网吧营业执照的非法经营的网吧连续上网打游戏两、三个通宵后,由于极度疲劳,在返校时坐在铁轨上熟睡,其中两名男生被疾驰而过的火车轧死,另一名男生被火车惊醒侥幸逃命。
事件三:江西修水县某镇一初一13岁学生邱林,因迷恋网吧而辍学,整天泡在网吧里。2004年3月13日,邱林因上网缺钱从家里偷拿了140元钱被家长发现后遭打骂。第二天上午不能去上网的邱林用绳索在自家楼上悬梁自尽。(以上资料来源网络)
众所周知,学生一旦对网吧沉迷,就是对人生追求的放弃。有一位网迷在他的日记里写道:该死的网吧呀,你夺走了我的钱、夺走了我的学业,我对你深恶痛绝,我对你咬牙切齿,但我就是不能自控。还有一个小学生说,我一闭上眼睛,脑海就出现键盘,手指碰到课本和笔,都感觉自己拿着鼠标,感觉手指轻轻一点,导弹就发射出去了。
据调查,我国目前的“网瘾少年”达到400万人,青少年“网络成瘾”已经成为困扰无数个家庭和学校的一大社会问题。网吧本来就以盈利为目的的,违规经营的现象相当普遍,而青少年由于年龄的原因,心智不是很成熟,认识能力、自控能力和分辨能力比较薄弱,上网后极易沉迷在网络之中。因为网络的虚拟性,青少年在网上如鱼得水,他们平日里因为学习不好好学习,被家长和老师教训的挫败感,在网络上很快就被战场奋力厮杀的成就感所替代,所以他们就想要逃避现实,从网络中获得现实里没有的骄傲和自豪。
青少年染上网瘾之后,会有以下危害:
第一,对心理的危害。
青少年由于长时间进行网上交友聊天、网络游戏,浏览不健康的色情、暴力等网站,会使他们沉溺于虚幻的世界不愿面对现实,造成心理焦虑,脾气暴躁。性格扭曲,对身边所有的事情都会失去兴趣,家长一旦严加管教,他们就会走上另一个极端,造成亲子关系的破裂和犯罪现象的发生。
第二,对身体的危害。
大多数沉迷在网络的人,都会长时间盯着屏幕,眼睛的不到正常的休息,导致视力严重下降,再加上长时间坐在电脑旁等不到活动,导致情绪低落、头昏眼花、双手颤抖、疲乏无力、注意力不集中、消化不良、恶心厌食、体重下降等现象,严重的会引起植物神经功能紊乱,导致精神失常。
第三,对学习的危害。
青少年将大量时间耗费在网络上,会导致成绩下降,从而产生厌学、逃学、旷课,经常夜不归宿的现象。据华东某高校对237名退学试读和留级生进行调查,有80%的学生是因为迷恋网络而导致学习成绩下降。
一年一度的暑假已经拉开序幕,如何让孩子们把网络变成学习的工具而不是游戏的平台,如何让孩子戒掉网瘾,健健康康、快快乐乐的成长,这就成为当前许多家庭面临的刻不容缓的问题,亲爱的朋友们,为了我们的孩子,把你们好的意见和建议拿出来和大家一起分享吧!
http://img.users.51.la/6948911.asp