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少儿家庭作业负担教育部门育儿 |
分类: 育儿热点 |
感谢新浪育儿博客少儿组管理员卓尔不群
不要再给孩子增加学习负担
文/清舞幽梦
昨晚和一个妈妈谈到孩子的学习,她说孩子马上期末考试了,每天晚上都会加班,有时候作业做到11点多,她看着都心疼。
我问她孩子几年级,她说孩子今年刚刚上初一,他爸爸平日里对孩子要求很严格,孩子每天做完家庭作业以后,还得完成爸爸给布置的作业,数学、英语、语文各一套题。这不,期末考试马上到了,爸爸给孩子布置的作业量加大了,搞得孩子晚上吃饭都像有人在后面赶着,急急忙忙的划拉两口,赶紧趴在桌子上继续写。
为了更好地巩固和加深所学的知识,学校的老师每天都会给孩子布置适量的家庭作业,使孩子通过练习自觉运用所学的知识解决问题,培养孩子的学习能力。
然而现在,许多家长都望子成龙、望女成凤,把自己当初未能达成的心愿寄托在子女身上,限制孩子的自由,逼孩子做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总是拿孩子与周围的人作比较,希望孩子将来可以出人头地、高人一等。在这种心理的作用下,他们不断地给孩子加压,除了学校布置的家庭作业以外,还给孩子买来许多练习册,习题集,一股脑的让孩子做,也不管孩子是否可以接受。
有的家长给孩子报各式各样的培训班,孩子双休日也得不到休息。一会儿数学,一会儿英语,一会儿画画,一会儿钢琴,一会儿舞蹈……。孩子们为了应付家长,四处奔波,疲于应付,苦不堪言。家长给孩子层层加码,致使本来就不轻的负担更加沉重,压得他们喘不过气来,岂不知这种做法对孩子一点益处都没有。
沉重的学习负担使孩子得不到充分的休息和睡眠,导致第二天上课无精打采,学习效果很差。而且,由于经常处于紧张状态,孩子的身心健康和正常发育都会受到严重的影响。
近年20多年来,教育部门不断下达"减负令",减负的呼声一浪高过一浪,学生课业负担到底减轻了没有呢?
我儿子今年也上初一,我和老公曾经把儿子的书包称了称,初一的孩子,书包净重12公斤。还记得有一次我妈去接孩子,她把孩子的书包拎回来,刚进家门就对我们说,这书包咋么沉,这么小的孩子怎么背的动?我们让孩子把不常用的书取出来,他却说,每一本都得拿着,除了课本和作业本,剩下的都是老师让买的辅导书和资料,我们除了叹息剩下的就是无奈。
减轻中小学生负担喊了这么多年,实际情况却是学生的负担不但没减下来,反而呈现出越演越烈的势头。像文章一开始说到的孩子一样,作业做到深夜、节假日仍然上课、业余时间奔忙于各种补习班的现象层出不穷。一位中学教师用三年时间对中小学生的负担进行了一次调查,调查显示:在初一阶段,在学校能完成作业的占被调查学生的17%;放学后到晚上9点半以前完成作业的占到60%;9点半以后到夜里12点以前完成作业的为17%;夜里12点以后完成作业的为6%。到了初三,相应的比例分别变化为5%、19%、20%、56%。面对这样的数字,我们做家长的心里是沉重的。
现在考察一个学校的教学水平,就是看这个学校的考试成绩。教育部门拿成绩考核学校,势必误导学校和家长注重分数,于是学校和家长都在给孩子施加压力,希望孩子取得好成绩。一些学校设置重点班、奥数班、加强班,不但把家长搞得头晕目眩,而且给学生造成紧张的学习氛围,似乎一切都是为了学习,学习似乎成就一切。
沉重的负担,使孩子长期处于超强的压力中,会导致孩子心理失衡,产生抵触情绪,什么事都和家长对着来,这种逆反心理对孩子的学习和成长极为不利。人们常说,没有压力就没有动力,可是当压力超过承载的底线时,就会崩溃。
我衷心的希望我们的家长、老师和学校,应该正确理解减负的含义,淡化成绩的重要性,通过多方努力和相互配合,减掉妨碍学生身心健康和全面发展的过重课业负担,让孩子真正的体会到学习的乐趣,在轻松愉悦的环境中健康成长。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