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谢新浪育儿博客少儿组管理员卓尔不群 推荐此文首页刊发!

如何正确看待孩子的学习成绩
文/清舞幽梦
晚上下班刚刚踏进门,儿子就兴高采烈地拿着一张考卷跑到我面前:“妈妈,我考试又得了100分。”
我接过他的考卷,仔细看了看,对他说,“很好,希望你继续努力,成绩的好坏只能说明你某一段时间的学习成果,并不能证明你的全部。”儿子听完,若有所思的点点头说:“妈妈,我知道了。”
常言道:分,分,分,学生的命根,可见学习成绩对于学生的重要性。学习成绩也是反映一个学生学习成果的重要指标。在我国,从幼稚园开始,一直到大学生、博士生等等,都是拿考试成绩作为一个学生学习好坏的评判标准。因此,如何正确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历来都是一个津津乐道的话题。
但是,我们作家长的必须让孩子明白,学习成绩不等于智力发展水平。学习成绩只能评判学生某一个学习阶段的学习成果,一两次学习成绩的好坏,并不能说明一个学生智商的高低。就是平时很用功,成绩很好的学生,也不能保证每次考试取得高分。
当孩子把考试成绩拿回家时,作为家长,首先要用良好的心态来面对。当孩子的成绩很差时,不要去责难孩子,而是安慰孩子:失败是成功之母,我们这次考砸了,更应该加倍努力,相信下一次一定会考好的。如果孩子把考得不好,家长如果指着孩子的鼻子暴跳如雷,大声的斥责孩子,这样,往往会刺伤孩子的自尊心,使他们在学习上会显得不知所措,从而对学习失去信心。其实,考得不好,孩子自己心里也会不好受,如果此时家长对孩子再来一顿劈头盖脸的指责,只会让孩子更加没有自信。
当孩子取的很好的成绩,家长和孩子一起分享喜悦的同时,也要告诉孩子,坚持才是胜利。孩子考的好,当然值得去表扬,然而家长要及时告诉孩子:要戒骄戒躁。成绩的好坏只是暂时的,你这次考了100分,你能保证下次依然考得100分吗?让孩子把现在的学习和未来的成绩联系起来,激发孩子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
孩子的学习成绩不是一成不变的。由于各种原因或许会引起波动,这时,家长就要帮助孩子及时查找原因,调整思维,改善学习方法。
家长要信任孩子,及时的帮助孩子分析成绩不理想的原因,帮助孩子调整思维,改善学习方法,这样会增加孩子的自信心,从而对学习产生浓厚的兴趣。
从幼稚园到高中,是学生学习的黄金时期,学习能力极强。家长要正确的引导,对孩子多加鼓励,告诉孩子:妈妈相信你,你是最棒的!
当孩子考得不好,学习受到挫折,情绪就会很低落,这时,家长要对孩子进行鼓励和安慰,使孩子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把目光转移到下一个机会。这样孩子才会树立自信,只有有了自信,孩子才会自然而然的对学习产生兴趣,而这些和家长的鼓励和支持是密不可分的。
总之,正确的对待孩子的学习成绩,无论什么时候,要相信孩子的能力,让孩子对自己充满信心,那么,对孩子来说,好成绩不是梦!
然而,孩子的教育问题,不但具有多面性,而且具有长期性,在此,我仅发表我个人的一个小小的观点,不情之处,还望各位予以指正。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