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足球脚内侧运球变向教学设计
					
											标签:
																				
                            转载 | 
					分类: 体育教学 | 
足球脚内侧运球变向教学设计
授课人:孙闫华
一、 
本课依据《体育健康标准》的理念,以“健康第一”为指导思想,以学生为主体,根据学生生理、心里特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运用自主、探究、合作等学习方式,遵循由易到难,由浅入深,层层递进的教学原则,培养学生的创新意识与实践能力,让学生在自主、互动、尝试和体验的过程中获得参与体育运动的乐趣,从而在体育学习过程中增进学生之间的交流,增强学生的团体意识,共同感受体育运动所带来的快乐。
二、 
本次课的授课对象是初中一年级学生,足球是他们比较喜爱的一项运动,符合初一学生活泼好动的心理特征,本课全程采用游戏的方式和讲解、示范、启发、合作等教学方法,以各种新颖的练习,循序渐进,充分调动学生的主动性,促进学生的积极性,达到完成教学目标的要求。
三、 
本堂课是根据人教版《校园足球》教材内容,运球变向是足球运动中突破和创造机会的重要的组成部分,对培养队员积极进取、机智灵活、勇敢顽强的竞争意识和团队协作的优良品质都有重要的价值和意义,同时通过脚内侧运球转身的学习,还能发展学生速度、灵敏、柔韧和协调性等身体素质,增强学生体质,增进心理健康,提高人际交往能力。
 
 
 
足球教学单元计划
| 
 学习目标  | 
 1. 积极参与足球活动。  | 
|
| 
 教学要点  | 
 1. 注重培养学生在活动中的技术能力。  | 
|
| 
 学习内容  | 
||
| 
 类别  | 
 主要内容  | 
 课时(%)  | 
| 
 球感  | 
 活动中的综合球感  | 
 2(5)  | 
| 
 技术  | 
 运球及运球过人  | 
 4(10)  | 
| 
 活动中的踢、接地滚球、空中球、反弹球  | 
 4(10)  | 
|
| 
 结合射门的组合技术  | 
 6(15)  | 
|
| 
 战术  | 
 1vs1、2vs2、3vs3 等攻防  | 
 6(5)  | 
| 
 角球、任意球攻防  | 
 2(5)  | 
|
| 
 比赛  | 
 小场地比赛  | 
 12(30)  | 
| 
 理论知识  | 
 足球理论概述  | 
 4(10)  | 
| 
 身体素质  | 
 速度素质、耐力素质  | 
 ---  | 
 
 
 
足球教学课次内容示例
| 
 课次  | 
 主要内容  | 
| 
 第 1 课  | 
 球感练习;脚内侧踢、接地滚球;活动中脚背内侧踢球、脚内侧接球  | 
| 
 第 2 课  | 
 球感练习;活动中脚背外侧和脚内侧踢、接地滚球、空中球、反弹球  | 
| 
 第 3 课  | 
 脚背外侧和脚内侧变向运球;变速运球过人  | 
| 
 第 4 课  | 
 脚内侧运球变向;对抗中利用假动作抢截球;小场地比赛  | 
| 
 第 5 课  | 
 假动作运球变向;活动中跳起正面头顶球射门;小场地比赛  | 
| 
 第 6 课  | 
 假动作运球过人后射门;掷界外球;小场地比赛  | 
| 
 第 7 课  | 
 接地滚球;角球传中;活动中跳起头顶球射门;小场地比赛  | 
| 
 第 8 课  | 
 接空中球;运球过人后射门;脚背正面接空中球射门;小场地比赛  | 
| 
 第 9 课  | 
 脚背内侧、脚背外侧接地滚球、反弹球后运球射门;小场地比赛  | 
| 
 第 10 课  | 
 介绍守门员基本技术;小场地比赛  | 
| 
 第 11 课  | 
 角球、任意球、界外球攻防;小场地比赛  | 
| 
 第 12 课  | 
 1vs1 攻防的护球、摆脱;小场地比赛  | 
| 
 第 13 课  | 
 二人进攻配合;1 防 2、2 防 3、3 防 4 等局部以少防多;小场地比赛  | 
| 
 第 14 课  | 
 二人防守配合;3 防 2、4 防 3、5 防 4 等局部以多防少;小场地比赛  | 
| 
 第 15 课  | 
 跑位与接应、墙式配合;小场地比赛  | 
| 
 第 16 课  | 
 2 攻 1、3 攻 2、4 攻 3、5 攻 4 等局部以多攻少;小场地比赛  | 
| 
 第 17 课  | 
 局部 5 人攻防配合;小场地比赛  | 
| 
 第 18 课  | 
 比赛原则介绍;7vs7、8vs8 整体攻防比赛;  | 
| 
 第 19 课  | 
 知识课:足球战术知识;竞赛规则;比赛观摩  | 
| 
 第 20 课  | 
 知识课:足球战术知识;竞赛规则;比赛观摩  | 
脚内侧运球变向教案
授课班级:  
| 
 
课   | 
 足球—脚内侧运球变向  | 
 课 时  | 
 2课时  | 
||||||||||||||
| 
 教学目标:  | 
 
1、  
2、  
3、   | 
||||||||||||||||
| 
 教学重点  | 
 身体重心降低膝关节弯曲,踝关节固定、触球部位准确。  | 
||||||||||||||||
| 
 教学难点  | 
 改变身体重心,改变运球方向,动作协调连贯。  | 
||||||||||||||||
| 
 安全教育  | 
 教学过程中,学生按要求练习,守纪律、听指挥、不打闹,做到安全第一。  | 
||||||||||||||||
| 
 程序  | 
 时间  | 
 
教   | 
|||||||||||||||
| 
 教学过程  | 
 教师活动  | 
 学生活动  | 
|||||||||||||||
| 
 
  准 备 部 分  | 
 7 分 钟  | 
 一、课堂常规 1.体委整队、报告人数   3.宣布本次课的内容 4.检查服装,安排见习生   二、热身活动: 1.拔萝卜(游戏) (1)把标志盘上的球当做“萝卜”,移动到自己的“家中”,一定时间内看谁家的“萝卜”多。 (2)不许在守家里的“萝卜”,要通过不停的跑动,使自己家里的萝卜变多。 (3)每次只能抱一个“萝卜”,不能与已经抱好的人争抢。 2.足球操+球感练习 (脚内侧靠球、运球)  | 
 1、教师检查学生服装   2、师生问好 (精神饱满、声音洪亮)   3、宣布本次课的教学内容和学习目标 
  4、安排见习生   5、教师讲解示范游戏规则,口令指挥带领学生练习 
  
  6、教师讲解示范足球操,并口令带领学生集体练习。  | 
 一、集合队形: 体育委员报告人数,师生问好。 
  
  
  ★教师 要求:快、静、齐 注意力集中认真听讲,了解本课内容及重难点。 
  二、学生了解本课目标,认真做好准备活动 组织:学生平均分配至四个区域。 
   
  
      要求: 1 移动的速度要快。 2 抬头观察,交流。 
   | 
|||||||||||||
| 
 
  基 本 部 分    | 
   29 分钟  | 
 一、介绍足球明星在比赛中常用运球变向的方法激发学生兴趣,并突出本堂课的教学内容(利用LED大屏幕播放)。 重点:身体重心降低膝关节弯曲,踝关节固定、触球部位准备。   难点:改变身体重心,改变运球方向,动作协调连贯。   二、技术训练 每人一球在各自区域做脚内侧运球变向练习 
1.  
2.  3.    三、技能训练 游戏“突破得分” (一对一练习) 1、尽量做到带球时抬头观察。 2、身体重心的改变,做变向动作后加速带球。 3、用脚内侧连续的盘带摆脱防守队员 4、注意变向的角度和两人之间的距离。   四、小场地比赛 1、球在场内通过队友间的配合,为同伴创造空间,一对一突破。 2、目的是将球带进区域内,得一分。   五、比赛小结讨论   | 
   一、教师展示各种变向动作,讲解示范脚内侧运球变向技术动作要领。       二、教师讲解示范脚内侧运球变向,并组织练习,通过贴标签于脚内侧触球部位,让笑脸和足球亲密接触的方法,达到学生触球部位的准确性。教师巡回指导,纠正学生的错误动作。           三、技术的练习过后,利用游戏的方式提高技能。讲解示范一对一练习的动作和技巧,并组织练习。               四、教师组织学生通过比赛的形式在实践中掌握技术和应用技能(巩固提高)。             五、各组代表展示,讨论总结  | 
 一、学生认真观察,了解动作技术结构 要求:注意力集中     二、学生每人一球,平均分配四个区域内, 在规定的区域内绕标致盘做脚内侧运球变向练习。 
             
    
  三、组织: 如图所示四个区域。学生平均分配在四个区域内。两人一球,一人紧随其后不让对手看到自己,另一人运球摆脱对手;做一对一带球变向练习。 
             
    
  四、组织: 用标致盘摆放出四片比赛区域(如图) 每片区域划出三角形的底线得分区。 将学生进行分组比赛。 四、讨论总结,探究合作 
             
  
  | 
|||||||||||||
| 
 
  结 束 部 分  | 
 4分钟  | 
 一、整队集合   二、放松活动   三、师生归纳与总结   四、布置课后练习   五、收送器材、下课  | 
 1.教师鸣哨,学生集合。 
  2.配音乐组织指导学生放松。 3.小结本次的课学习情况。 
  4.布置学生收送器材。 
  5.宣布下课  | 
   1.集合队形: 
 oooooooo oooooooo ★教师 2.跟音乐做放松运动   3.师生共同评课   4.值日生收送器材   5.师生再见  | 
|||||||||||||
| 
 场地与器材  | 
 足球场一块、标志物40个、足球33个、 筒24个、背心(四色)各8件  | 
 预计生理负荷曲线图  | 
 
  | 
||||||||||||||
| 
 练习密度  | 
 40±5%  | 
||||||||||||||||
| 
 平均心率  | 
 130±5次/分  | 
||||||||||||||||
| 
 课后反思  | 
 
1.   | 
||||||||||||||||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