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7研修观课报告
(2017-09-11 09:28:29)| 分类: 心得感悟 |
2017研修观课报告
李冬梅
通过这四节课的观摩学习可以看出,每节课都凝聚了上课教师的心血,放映了老师们平时上课的状态。从视频中,我们可以看出:
1.课堂常规教学规范:从上课整队到结束放松,从学生练习到教师示范,老师们都能按照要求完成
2.外堂课的设计当中,力求做到科学有效,并能注重在安全意识的培养。
3.老师们能够通过教学手段的多样化,激发学生练习兴趣。准备活动的方式多种多样,有常规热身,也有专项准备,老师们可以从效果和氛围上充分发挥自己的能力和特点,形成个人的教学风格。
4、老师们的课体现出一种快速“准备”的意识,也就是说简化准备活动的程序,围绕主教材的学习,让学生从安静状态较迅速地过渡到主教材的练习中,一般就是由简单到复杂的几个专项身体练习,既热身又为主教材学习做好铺垫,这种理念值得借鉴学习。
5课的练习密度之大与小组长的作用密切关联,分组练习时,小组长充分发挥了职能,组织练习、统计练习成绩,紧凑、快速。节省了组织时间,增加了练习时间。、
存在的问题是1、目标意识淡薄,出现了目标与教学的不一致性的现象。课时教学设计应是教学实施的主要依据,在教学实施中要根据教学计划执行并落实到位。比较突出的问题,就是课堂教学实施环节与教学计划有出入,特别是学习目标的达成指向、关键点的教学突破,练习次数和数量上有较大的差距等。教学目标是指学习者在教学终结时应做到什么或获取什么特定能力的一种具体明确的陈述。一堂好的体育课要有规范的教学目标,是通过教学活动后,学习者(学生)行为特征的预期变化,是对学生知识、技能、行为、态度和情感等方面学习成果及终结行为的具体描述。体育教师制定教学目标时,要认识到目标不是理论的,而是实践的、实在的、具体的和可操作的。从学科课程标准到课时教学目标要经过多层的设计,进行详实的表述,现在出现的问题很多:①表述不准确误操作性、无检测性②单元目标视为课时目标③直接摘录学科课程标准。
2、有的教师上课“花样”很多,但落实知识、技能、方法不够。这样做,有违教学规律,容易贻误学生。我们目前的体育课堂教学就是要让每个练习扎扎实实的练,在这些练习中学生的体质在原有的基础上有所提高。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