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真正的“华佗五禽戏”
标签:
华佗五禽戏腰椎间盘突出 |
分类: 健身功法 |
《聊斋志异》第五卷第十篇《封三娘》有一个情节:范十一娘的好朋友封三娘颇读相面之书,她知道孟生必然飞黄腾达,就给范十一娘和孟生牵线搭桥,却因孟生家贫遭到范家的坚决反对。范十一娘悬梁而死,下葬后仰赖封三娘的仙药死而复生,由此知封三娘实乃修仙之人。范十一娘因与封三娘情同手足,愿意与其共事一夫,封三娘却推辞说:“我从小就得真传异诀,吐纳修行可以长生,男女之事是为大忌”。范十一娘不以为然,劝说道:“世上所传的养生术多了,汗牛充栋,也没见过几个有效应的。”封三娘答道:我所得异诀,都非世间所传,世间能够广为流传的,并不是什么多好的东西。但是也有个例外,那就是‘五禽图’的确是养生真传。凡修炼者,不外乎追求气血流通,如果得了呃逆症(俗称打嗝),做‘五禽戏’之‘虎戏’,呃逆立止,这就是其效验啊!”……
http://s16/mw690/61cc12c7gd6856a2c6c6f&690
文中说封三娘实为狐仙,又讲述了一些神神道道的故事,貌似并不是很可信。但是读到封三娘关于“五禽戏”的论述时,笔者不由吃了一惊,曾经自以为只有我才知道华佗所传五禽戏的真实样貌(甭跟哥提市面上流传的各种五禽戏,那些根本就不是神医华佗所传),没想到故事里的封三娘也知道,而且就那么不加保留的透露出来了。山外有山,人外有人,真是又体验了一把。可惜这点价值连城的信息,湮没在浩如烟海的文字当中,几乎无人关注。也正是由这个细节,笔者开始怀疑《封三娘》的故事是不是有一定真实性,即使故事是假的,编这个故事的作者肯定也是真的得到华佗五禽戏的真正传承,所以至少这个故事是有一定真实性。下面我们就把慢慢揭开“华佗五禽戏”的神秘面纱,华佗五禽戏堪称最佳导引健身术,读到的朋友有福了……
但是只有到了东汉末年华佗的时候,“导引之术”才真正地打响了一个品牌,这就是“五禽戏”。按《后汉书华佗传》记载:佗语普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尔。动摇则谷气得消,血脉流通,病不得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是以古之仙者为导引之事,熊颈鸱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吾有一术,名五禽之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沫,五曰鸟,亦以除疾,并利蹄足,以当导引。体中不快,起作一禽之戏,沾濡汗出,因上着粉,身体轻便,腹中欲食。」普施行之,年九十余,耳目聪明,齿牙完坚……
华佗身死之后,他所确立的“五禽戏”,也很快湮没于历史的烟云里,到了南朝时期,陶弘景著的《养性延命录》里提到五禽戏:谯国华佗,善养生,弟子广陵吴普、彭城樊阿,受术于佗,佗语普曰:人体欲得劳动,但不当使极耳。人身常摇动,则谷气消,血脉流通,病不生,譬犹户枢不朽是也。古之仙者及汉时有道士君倩,为导引之术,作熊经鵄顾,引挽腰体,动诸关节,以求难老也。吾有一术,名曰五禽戏。一曰虎,二曰鹿,三曰熊,四曰猿,五曰鸟,亦以除疾,兼利手足,以常导引。体中不快,因起作一禽之戏,遣微汗出即止。以粉涂身,即身体轻便,腹中思食。吴普行之,年九十余岁,耳目聪明,牙齿坚完,吃食如少壮也。虎戏者,四肢距地,前三踯却二踯,长引腰侧,脚仰天,即返距行,前却各七过也、鹿戏者.四肢距地,引项反顾,左三右二伸,左右脚伸缩亦三亦二也。熊戏者,正仰,以两手抱膝下,举头左擗地七,右亦七,蹲地,以手左右托地。猿戏者,攀物自悬,伸缩身体,上下一七,以脚拘物,自悬左右七,手钩却立,按头各七。鸟戏者,双立手,翘一足,伸两臂,扬眉,用力各二七,坐伸脚,手挽足趾各七,缩伸二臂各七也。夫五禽戏法,任力为之,以汗出为度。有汗,以粉涂身,消谷气,益气力,除百病,能存行之者,必得延年。尽管时间上距离华佗不远,但估计是动作太过简单,形象太过粗俗,理论不够高深,所以读者多不愿相信这就是历史上鼎鼎有名的“华佗五禽戏”。于是陶弘景之后,有很多未见过陶弘景五禽戏的,或者不满于其过于肤浅粗俗的,按照自己的理解,开始自己造作“五禽戏”,以作养生修炼之法,结果造成了现在五禽戏的多个版本流行。至于这诸多版本的大致总括,网络上有一篇“五禽戏十个亟待破解之谜”的文章,各位可以搜索来看一下,从中可知其一斑。
文章里列出了五禽戏的几乎十多个版本,端得是让人眼花缭乱,无所适从,到底该练哪一个版本,哪个版本才是华佗所传呢?或者这些版本里根本就没有华佗所传?当一种导引术,不但普通的群众,就算是专家,连其真实练法,真实版本都难以确定时,我们怎敢奢望其能够为广大群众所接受并广泛流行?推广“五禽戏”的重中之重,倒不在推广本身,而在于还原五禽戏的真实原貌。
后世创编“五禽戏”的原理分类
,我们先看一下后世一般是根据什么原理来创编“五禽戏”。
理论之一是五行说。“五禽戏”五个动作,恰好对应五行,于是就有种说法,“五禽戏”对应着人的五脏五行,至于各个动作分别主哪五脏哪五行,那就众说纷纭了。这种“五行说”基本上没什么道理,倘若这个导引术包括有六个动作,是不是就跟“六爻”对应,有七个动作就对应着七政,八个动作就对应着八卦……明显不是那么回事。
理论之二是模仿说。此种说法认为五禽戏是从动物的养生动作当中得到启发,然后据此发明了“五禽戏”。所以我们看到有的五禽戏版本,猿戏则如猴子的上蹿下跳、抓耳挠腮,鸟戏则如飞鸟的扑扇翅膀……但这些来自动物的动作真的能养生嘛?笔者在济南动物园曾经见到笼子里的猴子上蹿下跳,一刻不停,虽说生命在于运动,但如果没记错的话,这种运动狂猴子的平均寿命只是一两年。同样地,整天扑扇翅膀的鸟类,寿命也高不到哪里去,所以这种仿生说貌似也靠不太住。其实华佗所传的“五禽戏”,是先有其戏而后有其名,先创出了动作,然后看这个动作像啥动物,或者与什么动物有关联,即命之以其名。
理论之三是行气说。此种说法秉承古代养生术当中的“行气术”,类似现在的气功通周天之类的东东,用意念引导内气在身体的经络内部流动,所以有认为五禽戏是行气术的说法,(我隐约记得有的文章把“五禽戏”与“十二经络”对应起来)这个更是不着边际。行气术涉及到经络,相当复杂,既然是对应虎、熊、鹿、猿、鸟的动作,而这“五禽”当然不可能懂得如此复杂的经络,因此用中医经络去套“五禽戏”也并不可靠。
理论之四是“自发动功说”。这方面以“自发动功五禽戏”为代表,这是现代人创编的功法,在网上有相关书籍。何谓“自发动功”哪?就是指练功的时候,练着练着,进入某种状态之后,突然就会无意识的做出一些平时根本就想不到的动作,假如动作如虎、如鹿、如猿、如鸟、如熊,这就是“自发动功五禽戏”。还有人在练功之时能够自发打出像模像样拳法来,而此拳法他从未学过,此拳法又称“神拳”,这种现象也是客观存在,不过揭个底,这个“神拳”跟“义和团”时期的“神拳”有类似之处。总之呢,“自发动功”的确存在,是在特殊精神状态之下做出的一些不合常规的动作。从“心理学”的角度来看,应该是潜意识内所形成意象的一种外在释放。“自发动功五禽戏”当然不是“华佗五禽戏”,要是华佗这么练自发动功的话,怕是早给关疯人院了。
林林总总说了这许多,明眼人也该看出来了,敢情你打着分析的名义,否定市面上的各类“五禽戏”为华佗真传,还不就是为了抬高你的“五禽戏”才是华佗正宗嘛?你的证据何在,你又怎么证实你的不是假传?
这个嘛,下面就让我们一步步地接近真相。当你逐项考察完“华佗五禽戏”的具体内容之后,自然就知晓了为什么我说陶弘景《养性延命录》版本的“五禽戏”,才是最接近华佗所传五禽戏的版本。
跟“五禽戏”的缘分,其实是因我父亲而起……
在2001年的时候,我父亲被确诊为“腰椎间盘突出”导致的”腰腿痛“,由此开始了漫漫的治疗路程。
话说“腰腿痛”的治疗方法其实有很多种,大致分为两类:“保守治疗”与“开放治疗”。保守治疗就是服药、敷贴、理疗、封闭、针灸、针刀、正骨之类的基本无创或创伤很小的疗法,开放治疗当然就是开刀动手术了。
刚得此病的人当然不会选择有创疗法,毕竟伤筋动骨一百天,开刀对元气的损伤还是很大的,所以首选的当然是保守治疗。市面上的“保守治疗”的疗法几乎挨个试了个遍,但效果总是不尽如人意。药服了一些,也曾经贴过膏药之类,效果不能说没有,但是距离期待甚远。然后是理疗,其中一项记得好像是烤灯,把病人放哪里烤,像烤乳猪一样,还是无效。然后是“打封闭”,这里需要解释一下说到这个打封闭,“打封闭”说白了就是打麻药,在腰腿痛的部位注射激素减轻炎症反应,注射麻醉药消除疼痛,能够在一两周的时间内消除腰腿痛的症状。如果这段封闭麻醉时间内,病人能够自我康复,那当然是顶好的啦。不过据我所知,能够自我康复的患者凤毛麟角,待到出了封闭期,疼痛依然如故。
在我们那边腰腿痛患者里,流传着关于一位正骨高手的传说。此人正骨技艺精湛,只需要几个动作几分钟,就能够基本解决患者的腰腿痛问题,据说效果还很好,治好了不少人。于是,父亲和我,赶往高手所在的县区就医。终于抵达目的地。这是县城的一条老街道,远谈不上宽敞豪华,高人就在街道上开了一个门头房,挂没挂牌子记不清了,倒是比较好找。很旧的平房,很小的房间,房子里站着不少人,高人之外,还有他的女婿跟着当学徒,看来技艺应该是不传外人。高人治疗的手法也很简单,简单询问一下病情,扫一眼患者带来的片子,然后让患者躺在,曲起膝来,就那么娴熟扳了几下,然后让患者起来到街上走动一下,这就行了。离开的时候,又拿了几十块钱的膏药让患者贴敷。至于治疗话费说实话并不高,合计起来不过一百块钱。我们在那里待了有四五十分钟,这期间就先后有六七个远道而来的腰腿痛患者前来治疗。按一人收费100,一天有80多个病人的情况算下来,一天近乎入账一万,怪不得放着大医院的位置不要,非要自己干,这就是怎样发财的生动写照。这件事也启示我们,在社会上要想发达起来,就得有自己的东西,得有自己特立独行的技术才行,而那些大路货的技术,因为掌握者实在太多了,仅够小打小闹、维持温饱而已。
又扯远了,希望与失望如影随形,回去的路上一直到家里,我一直盼着父亲能够说一句好多了,但事实让人失望,即便是回家贴了高人那里买的膏药数天以后,“腰腿痛”仍然没有一点好转的迹象。内外兼修,博大精深的中医正骨功夫,又一次让我们失望了。当然我们这可能是个案,高人或许曾经治好了某些人也说不定,治病还讲究个治愈率呢,从逻辑上讲,我接触的失败个案也并不足以给高人的水平下定论。但是时过境迁,当我明白“五禽戏”导引术的真相以后,高人到底有没有真功夫已经不重要了,在“五禽戏”导引术看来,治疗腰腿痛,手法正骨的方向本来就错了,即使达到最高的境界,也远远无法跟“五禽戏”导引的效果相提并论,会当凌绝顶,一览众山小,诚哉斯言。
这个时候父亲的腰腿痛发展得已经相当严重,几乎可算是卧床不起,只能住院,短时间内花了几千块钱,当然钱不是问题,问题也不是没钱,而是钱花了,罪照样受。这个时候摆在面前的路貌似只有一条——手术。手术治疗腰腿痛为相信现代医学之人的首选,也确实,手术治疗“腰腿痛”的效果看似立竿见影,一场手术下来,腰不酸腿也不痛了。不过患者往往忽视了一个问题,或者也不能说是忽视,而是不敢直视这个问题,那就是手术后的复发问题。我在医学论坛板块转过一段时间,知道手术的复发率真不是一般的高,众多网友的发言已经证明,一旦复发,再次手术治疗的效果会大打折扣。所以不是患者愿意选择手术,而是到了那个关头,你已别无选择。
总算天无绝人之路,柳暗花明又一村,就在近乎走投无路的时候,父亲遇见了一个熟人,此人也是腰腿痛患者,但是已经基本好了,谈及到底怎么好起来,他没有提针刀、手术、中药、针灸、正骨、牵引这些高深的非专业人士不能掌握,而且治疗效果也不咋样的流行疗法,而是给了让人大跌眼镜的三个字,吊单杠。是的,你没有听错,不是针刀,也不是动手术,更不是针灸,就是吊个单杠嘛。当初听闻此言,父亲当然是半信半疑,或者说不相信,但是眼见为实,人家既然已经康复,就证明这个办法至少值得一试,况且吊单杠又不花你钱……几个星期后,父亲又能够走动自如了,腰胯看起来还有点斜,但是总算基本恢复了……
当然这里边还有一些内幕,吊单杠也有诀窍,咱这里就不详细说了。总之呢,中西医都缺乏有效治疗手段,公认为疑难杂症的腰腿痛,这么简单就给治好了,回想起来还真是有点失落呢。
猿戏与吊单杠
后来我读《三国志》里的华佗传,又有缘接触了南朝陶弘景先生在《养性延命录》里记载的“华佗五禽戏”,里面明确记载了猿戏的练法:“攀物自悬,伸缩身体,上下七,以脚拘物倒悬,左七,右七;坐,左右手拘脚五,按各七。”擦,这不就是吊单杠嘛?也许是缘分到了,以此为契机,华佗五禽戏的大门慢慢地朝我打开。我根据《养性延命录》以及其它相关资料,力图还原五禽戏的真实练法,同时探究五禽戏的养生治病原理……时至今日,五禽戏的秘密总算基本水落石出。
咱暂时不说别的,先说说“猿戏”的养生原理,这么简单的动作,肿么就能治好困扰现代医学的腰腿痛呢?
现代医学已经明确给出腰腿痛的病理,也就是腰部脊椎偏斜或有突出物,导致旁边的神经受压迫所致,很多患者的痛感会沿神经一直延伸到小腿,是为腰腿痛。这个解释比中医的风寒湿痹肾虚血瘀的说法要直白易懂得多。根据这一病理,现代医学的治疗方法,基本都是围绕着被压迫的神经做文章。封闭就是局部麻醉减轻痛苦,创造时机让脊柱偏歪或突出能够回复正常,针刀就是拨受压迫的神经,手术貌似是把神经的压迫物割掉……这些疗法时而也会效果不错,但是更多的情况是疗效不佳,或者疗效不长久,久而久之,腰腿痛就成了公认的困扰现代医学的疑难症。
治病求本,好的中西医皆然。求中标,只取本,治千人,无一损,的确为至理名言。对于腰腿痛来说,何为标何为本,需要静心揣摩。真相是,腰腿痛症状为标,神经压迫为本;再进一层,神经压迫为标,脊椎(或突出物)偏斜为本;更进一层,脊椎偏斜为标,导致偏斜的综合力学因素为本。标本认知的不同,决定了治疗方法的不同。只能看到腰腿痛症状,当然停留在用止痛药的层次;能看到神经压迫,就会进入针刀治疗的层次;能看到脊椎偏斜,差不多就是手术治疗的层次了;能发掘出脊柱的综合受力原理,就会发现,“猿戏”是最大道至简的治疗方法。
下面我们详细阐述下其中的综合受力原理。
脊柱的力学功用如下:脊柱是身体的大梁,是人之所以能站立与承重的主要支柱。
脊柱的正常弯曲程度如下:从正面与背面看,脊柱应该是完全正直的;从侧面看,脊柱具有生理弯曲。
脊柱与神经的关系如下:人体有31对脊神经,脊神经紧密附着于脊柱,从脊柱两侧通过,因而当脊柱(椎体)偏斜正常位置时,很容易导致压迫脊神经,从而产生相关症状。
脊神经与疾病的关系如下:脊神经是内脏器官与人脑的连接通道,换言之脊神经负责将内脏所发出的信息传给人脑,然后把人脑的发出的控制信息传达给内脏,从而使得人体的生理机能正常进行,假如脊神经这一信息通路发生了问题,就会导致相关的生理机能紊而产生疾病。
非外伤者发生脊柱(椎体)偏歪的情形有两类:一类是脊柱从正面、背面看应该正直,却发生了左右偏歪,是为脊柱侧弯;二类是从侧面看脊柱应该有正常的生理弯曲,但是患者的脊柱生理弯曲过大或过小,上述两种偏斜情形,都可能导致脊神经受压迫。
脊柱偏歪与肌肉关系如下:正常情况下,肌肉能够维系脊柱处于标准的健康状态(正背面正直,侧面正常生理弯曲),但随年龄增长或从事特殊工作如搬运、司机、坐办公室者,因脊柱受压严重,周边肌肉往往不能维持脊柱正常状态,并产生肌肉劳损。
“猿戏”的养生机理即在上述原理其中。
现在病人因为脊柱偏斜,导致脊神经受压迫,医学上应该如何处理呢?应景的做法当然是把压迫点切除或者拨弄开,使得压迫接触,针刀、手术的原理即是如此,但显而易见,导致脊柱偏斜的病根并未根除,倘若不加注意保养,复发率必然相当之高。究竟该如何除掉脊柱偏斜这个病根呢?打个比方,一根弯曲曲的粗铁丝,怎么让它变直?拽住两头使劲扯当然是可以的啦,但是变直的效果不会很好,最好的办法就是,铁丝一头拴在房梁上,另一头拴块砖头,就那么挂那里,等几天自然就变正直了,脊柱正直,自然不会产生神经压迫及腰腿痛。吊单杠的原理其实就是这么回事,大跌眼镜吧?
而这个吊单杠,实际上类似于后世的悬吊疗法。
近日读胡孚琛先生的《丹道法诀十二讲》,发现里面的一段记载颇有意思:“有‘悬空挂臂功’,其诀法如站桩之要领,但双手抓住单杠,使两足悬空,等于用双臂承担全身重量,以手代足,呼吸调整与站桩同,全身松静自然达20分钟,久行有奇效。”读到此处,会心一笑。不知讲授给胡先生此法的,是何方高人,在此握个抓先。胡先生以官方学者的身份,数十年在社会上寻师访道,访得不少古传秘法,并公诸于世,可谓功德。可惜的是,“悬空挂臂功”也只是这么记录于书本而已,这么简单粗糙的功法估计没几个人相信,更遑论坚持练习。
无独有偶,我在网上看到有“镜身秘要”的练法,与此类似:“立于房门门框之下,然后又手臂上举,两手以手指抓住门框,要用力(当然开始可小一些,逐渐加大,循序渐进),随着功夫的加深逐渐双腿弯曲,仅以手抓之力承受身体重量,时间逐渐加长,前辈有的能达一个小时,一般人二十分钟足够了。”据说此法来自古代的一本导引书,忘记名字了。果然吾道不孤。但要说这就是“猿戏”练法的全部内容了,就能治愈腰腿痛了,那还是早了点,其中有诀窍,更有更深入的练法以提升疗效。
仅仅是上面所述的猿戏里的“吊单杠”,其养生价值已经不可估量了。正常人每天坚持吊单杠,至少可以保证一辈子不会得腰腿痛类疾病。尤其是负重劳动者、久坐的司机、久坐的办公室人员,“猿戏”是养生保健必做,否则等腰腿痛发作,悔之晚矣。
当然“猿戏”能预防和治疗的疾病,那可远不止腰腿痛,江湖上常有卖大力丸的自称能治百病,当然是骗子啦,但是如果说世上真有什么能治百病的妙方的话,恐怕非“猿戏”莫属。不过这里得先解释一下“能治百病”的涵义,否则就有吹牛骗人之嫌。所谓的“猿戏”(吊单杠)“能治百病”不假,却绝不是“百病皆治”,“能治百病”和“百病皆治”的区别各位应该理解。为何“猿戏”(吊单杠)“能治百病”?这要从近年来比较火的“脊柱医学”说起。
“脊柱医学”有一条核心理论:人体的诸多疾病与脊柱偏斜有着紧密联系。比方说颈椎某节偏斜(紊乱),会压迫颈部动脉血管,造成大脑供血不足,为了维持大脑供血,人体就会自动抬高血压,这不就是颈源性高血压嘛?这样子的高血压,无论怎么吃药效果也不会好,这又成了顽固性高血压。究其根源,就在椎体的偏歪啊。同理,假如胸椎某个椎体偏斜导致压迫相关的脊神经,而这股神经又正好负责心脏与大脑的信息联结,久而久之就会导致心脏出现异常。据统计有相当比率的心脏病人,发现有胸椎偏歪或小关节的错位,大家知道的很多早逝名人,就是栽在这个上面。武国忠先生的《黄帝内经使用手册》里记录了脊柱相关疾病的部分案例,例如有位患者在正脊的过程中,无意当中了治好了多年的性功能障碍,类似的神奇例子很多,但是从脊柱医学的角度来看,其实正常得很。对脊柱相关性疾病患者来说,倘若能够早日采用“猿戏”养生,就能够防治由脊柱偏歪相关联的多种疾病,“猿戏”的“能治百病”而不是“百病皆治”,也就是这个意思。关于脊柱相关性疾病的对应关系,网络上有图可供参考。
就我个人来讲,坚持最久并受益良多的养生方式,就是“猿戏”之“吊单杠”。我们看电影,常有恶人把P民吊起来拷打的场面,从脊柱医学的角度讲,其实是种很好的养生方法。
但要说这就是“猿戏”练法的全部内容了,还是早了点,其中有诀窍,更有更深入的练法以提升疗效。
上面讲的猿戏之“吊单杠”,虽然能够预防腰腿痛,但是假如腰腿痛已经发生,再用吊单杠治疗,疗效就不一定了。部分运气好的或者恰好对症的患者,经过一段时间吊单杠后会完全康复,不过还有一些比较顽固或不对症的患者经过一段时间的“猿戏”锻炼却并无好转。这是不是就说明“猿戏”不行了呢?别急,神医华陀早已考虑到这一点,并在猿戏里又设置了一种吊单杠的方式——倒吊。对啦,“以脚拘物倒悬,左七,右七”,这段讲得就是“倒吊”,说实话“正吊”对腰腿痛的治疗效果不及“倒吊”,原因仔细一想就能明白。“正吊”时腰椎在下,因而对腰椎部位的牵引力不够大,“倒吊”时腰椎在上,牵引力就增大了很多,因而效果也会提升很多,这是“猿戏”的第二层秘密。元代名医危亦林的《世医得效方》中载,“凡挫脊骨,不可用手整顿,须用软绳从脚吊起,坠下身直,其骨使自归窠。未直则未归窠,须要坠下,待骨直归窠。然后用大桑皮一片,放在背皮上,杉树皮两三片,放在桑皮上,用软物缠夹定,莫令屈。用药治之。”说来说去,其实就是“猿戏”之“倒吊”。当代的严金林先生有一本《倒悬推拿疗法》,里面采用的方法就是来自这种倒悬,只是其采用的方法没有“倒悬”那么霸道,更多的借助牵引床而已,久治无效的腰腿痛的患者值得去试下。不过“猿戏”还有第三层秘密。假如正吊没用,倒吊也效果欠佳,华佗祖师是不是就束手无策了?非也,“猿戏”里又载:“坐,左右手拘脚五,按各七”,嘿,这不就是“坐式八段锦”里的“翻掌向上托,弯腰攀足频”,陈撄宁先生曾传授此法,果然是其来有自。这个姿势为何会对腰腿痛有良效?都由我说出来就没意思了,诸位可以思考一下。此姿势仍然可以和吊单杠结合起来,至于怎么结合,华佗祖师没说,各位也可以想想。
写到这里,“猿戏”的秘密已经托出十之七八了,有些内容未能明说,主要是论说起来颇为繁琐,不如就此打住。
此外还有两个问题我心里还没底,一是“倒吊”时不小心可能会掉下来,那可就危险了,因而需要专门的防护措施。二是心脑血管疾病患者“倒吊”时会不会产生危险,因我不是专职医生,也尚未能得出结论。在未根本解决这两个问题之前,不推荐倒吊,万一的确是有必要,可以去严金林先生那里试试效果,虽然严先生的方法还未能穷尽“猿戏”的秘密。
http://s13/mw690/0024aZklgy6GtW8AJcg0c&690
附录:
活学活用五禽戏,经系一通纯阳升
当明白这点之后,我们就能很好地理解祖先在治疗疾病、强身健体方面给我们留下了的五禽戏。这是一套模仿五中动物——虎、鹿、熊、猿、鸟——等健身方法。其实,五禽戏也可以叫做仿生学。古书记载,联系五禽戏可以强身健体、预防疾病。即使是现代,也有很多老中医向你推荐锻炼。然而生活是如此的忙碌,而有的人身体又是如此的虚弱,要我们每天坚持联系五禽戏似乎不太可能。经过多年的实践,我自己总结出了一套简单而有讨巧的方法,对于那些没有条件联系五禽戏的人而言,既方面操作,也更为实用。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