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弱冷空气的影响下,昨天霾散天晴。
预报显示,未来一周,冷空气比较频繁,京津冀地区预计不会出现持续性雾霾天气。
释疑
重污染过程为何多发重发
大气平均自净能力下降所致
此次“跨年”雾霾,足足持续9天,为何重污染过程多发重发?专家介绍,大气环境容量低,大气自净能力弱,是霾日数偏多的原因之一。
据近期发布的全球气候状况显示,2016年为全球有气象记录以来气温最高的年份。我国2016年气温为历史第三高,其中12月为历史最高。在气候变暖背景下,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增多。冷空气的过程减少,强度总体偏弱,导致霾天气较近几年多发重发。
国家气候中心监测显示,2016年11月以来,京津冀地区冷空气次数少、平均风速小、小风日数多,导致近期京津冀地区大气环境容量低,大气自净能力弱,霾日数偏多。
专家介绍,大气环境容量是反映大气对污染物的通风扩散和降水清洗能力的综合指标,容量低表示大气对污染物的自净能力弱。统计显示,自1961年以来,京津冀11月至12月大气环境容量下降了42%。与常年同期相比,2016年11月以来京津冀大气环境容量偏低6%,大气自净能力偏低15%,静稳天气日数占比达63%。2016年12月16日至21日和12月30日以来,北京地区的大气平均自净能力比年均值下降了50%以上。
PM2.5下降为何雾霾天没少
重污染集中 秋冬季突出
2013年北京开始实施清洁空气五年计划以来,全市PM2.5浓度已连续三年下降,去年PM2.5年均浓度下降了9.9%。这些数据证明大气治理有一定成效,措施也是管用的。但为什么感觉雾霾天没有减少?
市环保监测中心主任张大伟表示,PM2.5平均浓度确实是逐年改善的,平均下来,每年的改善幅度在5%至6%左右。张大伟说,从全年的总体情况来看,改善幅度较大,人们才能感觉出变化。此外,秋冬季重污染集中,再加上采暖季污染加重,使人对重污染印象更深刻。2016年5月到9月,几乎没有一个重污染天,污染过程基本都集中在秋冬季,一周一个轮回。“全年38个重污染天9成以上都集中在秋冬季,很容易让大家印象深刻。”张大伟说。
国家城市环境污染控制技术研究中心研究员彭应登表示,北京的重污染还是太集中。平时天气改善的时候,大家可能都不关注,重污染一旦集中到来,冲击力太大,很容易在人们心中强化重污染的印象。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