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课改讲座】冯恩洪教授:撬起教育质量————课堂变革和课程建设

(2013-03-18 19:16:21)
标签:

校园

教育

分类: 学校新闻

      撬起课堂教育质量的课堂变革在于,走出讲授,走进合作或者差异发展,以释放学生的潜能——冯恩洪      人的教育认识制约人的教育行为,要改变教师的教育行为,首要的是改变教育认识。

      一、课堂是将自然人打造成社会人的主要手段

     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需要务实,也需要务虚。需要虚事实办,也需要实事虚办。即指教师需要关注学生的情感,不要让教师的无意识行为伤害了学生。

    (一)课程建设要实现国家教材校本化。而在建设课程,需要三个要素:谁来教?教什么?怎么教?

    (二)课堂变革要由讲授走进合作。理论上,世界上的教法分三类:讲授课堂、合作课堂、差异课堂。

     讲授、:教师在讲授中要注意:教师不讲学生已经会的东西,也不讲学生听了以后依然不会的东西。只有这样,才能从低效课堂走进有效课堂,走进高效课堂。

     合作:美国国家教育中心实验报告,调动各种感官获得知识24小时后巩固率上升到30%,交流、合作、谈论,24小时候知识巩固率上升到50%。

    差异课堂:分层走班教学,让各个层面学生获得合适的教育。

    二、课堂建设释放学生的潜能

    (一)国家课程和小本课程相辅相成,出质量,出人才。案例:六岁小孩成为钢琴家的故事。

    (二)提供选择机会,发展选择能力。案例:学生“头脑奥林匹克”获得冠军,成功引导了一部分孩子以后的兴趣选择。

    (三)六项保证,建设小本课程。思想保证——师资保证(利用校内资源和校外资源、名人资源)——时间保证——空间保证——经费保证——评价保证。

    【感悟与心得】  

    为了提高成绩,老师可以说是真想把自己的所有知识全部掏心掏肺的都给学生,我们经常看到老师整节整节的讲,生怕那个知识点漏了,有的甚至翻来覆去的讲。教师讲得津津有味,学生听得恹恹欲睡。一句话,只要学生成绩能好点,老师再苦也愿意。然而,结果是什么呢?结果老师累,学生累,效果仍然不好。反思自己,也或多或少存在一些这样的情形。在处理教材时,那些相对容易自学的,我能坚持学生自学,只做一些适当的点拨;但是一些自认为有难度的,还是有一讲到底的情况。分析原因,是自己不相信学生造成的。不相信学生,不敢放手让学生自己去获得,总是担心学生学不好,影响考试成绩。今天看了冯恩洪老师的报告,给了我很大启发。【课改讲座】冯恩洪教授:撬起教育质量————课堂变革和课程建设

【课改讲座】冯恩洪教授:撬起教育质量————课堂变革和课程建设

【课改讲座】冯恩洪教授:撬起教育质量————课堂变革和课程建设

【课改讲座】冯恩洪教授:撬起教育质量————课堂变革和课程建设

【课改讲座】冯恩洪教授:撬起教育质量————课堂变革和课程建设

【课改讲座】冯恩洪教授:撬起教育质量————课堂变革和课程建设

【人物介绍】

冯恩洪:1946年出生;毕业于上海华东师范大学,曾先后担任上海培光中学副校长、上海建平中学校长,兼上海建平(集团)学校总校长,现任全国教育专家委员会会长。全国著名教育专家,中国关心下一代教育研究院副院长,中国关工委全国教育专家指导中心副主任,全国中小学德育研究会副理事长;华东师范大学、上海师范大学、上海大学客座教授。

业界普遍认为在教育界,有“北魏南冯”的说法(北有魏书生,南有冯恩洪)。他不仅具有远见卓识,还是“艺高人胆大”的教育实践家。

【研究领域】

冯恩洪先生致力于中国基础教育改革,注重研究经济发展的不同阶段对教育的不同要求,主张人的社会化和人的个性化和谐发展,主张优质教育资源社会效益最大化,在实践中探索了建平模式。他推行“走班制”,首创并践行“合格+特长”的办学理念。

【个人荣誉】

曾先后六次获教育部、上海市教科院颁发的教育科研成果奖一、二等奖,著有《探索明天的教育》、《创造适合学生的教育》专著。先后被评为全国模范班主任、上海市特级教师、上海市优秀教师标兵、上海市劳动模范、全国教育系统劳动模范、全国劳动模范。中央电视台曾将他的教育改革事迹以23集电视连续剧形式搬上荧屏。

【出版著作】

冯恩洪因在中国教育改革中理论和实践的建树引起海内外媒体的广泛关注,以整版篇幅发表的专题报道计有:文汇报《探索者的足迹》,新民晚报《校园的魅力》,中国青年报《合格+特长》,上海青年报《教育魂》,人民教育《跨世纪教育工程》等。

1993年,冯恩洪被英国剑桥大学国际名人传记中心收录于《当代世界名人录》;

1995年,受上海市教育局委托,上海电视台拍摄并播放了五集电视纪实片《冯恩洪和建平人》并开始享受国务院有特殊贡献专家的政府特殊津贴;

1996年,中央电视台《东方之子》播出对冯恩洪专访。同年,中央儿童电影制片厂将他的教育理念编成故事影片《世纪桥下》全国上演;

1999年以来,人民日报曾六次以整版篇幅发表了《中国,呼唤明天的教育》,《建成人民心中满意的学校》,《未来人材的摇篮》,《追求社会化与个性化的和谐发展》,《品牌输出,浴火重生》,《好学校就是“梧桐树”》;

2004年被评为全国“十大教育英才”。

2006年,中央电视台将他倡导的教育改革以二十三集电视连续剧《这里盛产金苹果》在中央电视台第四套、第八套和外语频道播出。

【冯氏语录】

★教师要“照亮了别人,发展了自己”,千万不要“照亮了别人,燃烧了自己”。

★今天的学习,明天的科技,明天的经济,今天的准备瞄准明天的经济发展就是有效的准备。

★改变世界观要从自己做起,如果每个人都对别人诚实一些,礼貌一些,关心一些,用爱来交换爱,用信任来交换信任,我们的社会就要前进一大步。不要总是埋怨环境不如人意,二要可以从我做起,学会发现生活中的真善美,在抗击非典的过程中,生活中有多少真善美的心灵催热泪下。现实是,不是生活没有美。而是我们的眼睛不善于发现生活中的美,年轻的朋友们你同意我的看法吗?

★生命而讲台而精彩。

★今天给我一个孩子,明天我就还你一个栋梁;今天给我一次机会,明天我就还你一个惊奇。

★校长的水平决定着教师的水平,教师的水平决定着学生和学校的水平。

★教育的差异实际就是阅读的差异。

★成功者必须具备两种智慧:第一种智慧是课堂里吸收知识的能力。第二种智慧是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人际交往能力。吸收知识能力+运用知识能力+人际交往能力=成功。只有第一种智慧,没有第二种智慧是不可能取得真正意义上的成功。

★天生我才必有用,天生其才必有用。全面发展不等于门门功课优秀,全面发展不是均衡发展。全面发展是对于中国两千一百万学生而言,对于每一个学生个体来讲,不可能样样全面,这是认识上的误区。

★弱势智慧合格就好,强势智慧要达到优秀,变成特长。我们的教育模式就是合格+特长。

★天生其人必有才,天生其材必有用,我们教育者应该看学生哪壶先开提哪壶,充分发展他的强势智慧并使之达到特长水平。

★创造源于思想!

★人的素质差异决定了人的行为。

★最高水平的管理是有权不用的管理。

★素质教育的真谛就是人的社会化和个性化的和谐发展。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