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感动,就在身边
张 昌 明
尊敬的各位领导,各位老师:
过年好!
作为我们五年级级部的发言代表,我的心情十分激动,首先感谢级部的全体老师,让我在这里向大家分享发生在我们级部的令人感动的人和事儿。在将近两年的教学生活中,我切身体会到了我们级部这个团结集体的温暖,回顾我们携手走过的这个学年,老师们一幕幕动人的时刻,一幅幅感人的画面历历如在目前。今天我汇报的题目是《感动,就在身边》。

在教学上,她既是指挥员,又是战斗员。她团结带领老师们教好书,育好人,咬定质量不放松。她豁上,靠上,以身示范,她常常来得很早,走得很晚。来到学校,她首先去的不是办公室,而是五年级的十二口教室。走在校园里,她也经常是行色匆匆,因为在她看来时间老是不够用。她常常每天至少要备两节课,批改作业,还要处理学校教学管理的方方面面,组织教学上开展的一系列活动,承办上级安排的大型检查或接待任务。白天忙不完,她就晚上或者双休日加班。由于全身心投入工作,她甚至把老人过生日的事情都忘得一干二净,别人送她外号“工作狂”。这就是我们级部的分管校长:张校长。

他是个热心人,老师们有个头疼脑热的他都嘘寒问暖,年轻教师的婚嫁问题他时刻挂在心上,包括说媒、送匾、筹备婚礼、安排酒席…他都忙前忙后帮着张罗。今年九月份以来,我们级部的张猛老师、朱冉冉老师陆续举办了婚礼,在他的带领下,我们级部的老师们分头行动,圆满完成了婚礼的各项工作。真诚的付出换来的是亲兄弟、亲兄妹般的情谊,整个级部就像一个亲密的大家庭,我们亲切地称他为“久哥”。他对青年教师格外关爱,业务上尽可能地给予更多锻炼的机会,思想上竭尽全力地解除年轻教师在教育教学方面的思想包袱和困惑。这就是我们的级部主任于主任。

她,一位在三尺讲台上默默耕耘了几十年的老教师;她,已天命之年却仍以饱满的热情坚守着课堂这块阵地。她那兢兢业业的工作态度和对学生的无私关爱诠释着崇高的师德和平凡的感动。她,身材弱小,虽然经常感觉身体不适,但为了班上的孩子,她始终带病坚持工作,时刻调整好自己的状态,尽全力去上好每一节课。她用心关注孩子的成长,为了适应新课改,她常常伏案研究,怎样让孩子喜欢我?怎样让孩子把我当成他们的奶奶?怎样才能让孩子收获更多?……她把全部的精力都倾注在了孩子身上。这就是我们级部德高望重的姚主任。

她是我们级部语文学科的教研组长,平时除了要认真完成自己所肩负的教学任务和班级管理的工作,还要带领本学科的老师们完成学科教研的重任。由于年复一年忘我的伏案工作,导致了长期的颈椎劳损。但是为了给学生和家长一个更好的答复,她经常把自己埋在学生的作业堆里,颈椎疼得不得了,经常感到劳累头晕,但她始终咬牙坚持。这就是我们级部的张杰老师。

“一枝独秀不是春,百花齐放春满园”。作为一名英语教研组长,她担负着一份沉甸甸的责任,她带领我们并肩作战,认认真真踏踏实实地完成学校交给的工作。作为“组长”和“导师”,她对于我这个“徒弟”更是没有半点懈怠,对我的新教师达标课、教育局视导听课、课堂评估课总是不厌其烦地听,仔仔细细地评,予以悉心的指导。大到教案,小到教态、手势一丝不苟地纠正,毫不保留地传授给我宝贵的经验。这就是我的导师赵燕老师。

他用学生乐于接受的方式去教育学生。课前,他灵活备课,打破教材的束缚;课上,他极富激情,力争做一位“网址式”的老师,把数学知识与生活实践紧密结合起来,把看似枯燥无味的数学课上得轻松活泼、深入浅出,学生们乐在其中;课下,他深入了解学生的内心世界,与学生进行真诚的交流,了解学生现在想学什么,想怎样学,想让老师怎样教。这就是我们级部的陈震环老师。

作为科学学科组长,工作中他没有豪言壮语,只有默默无闻的身体力行。白天,孜孜不倦;晚上,通宵达旦。纵然疲惫不堪,也无丝毫抱怨。他热爱围棋,经常在课余时间反复研究,在他的指导下,我校三名学生在泰安市少儿围棋比赛中荣获团体第一名,为学校争了光。他像不为人注意的螺丝钉一样,为实小这台大机器的运转发挥着应有的作用。这就是我们办公室的杨红波老师。

担任级部的教务员已经近两年的时间,两年里他认真踏实,热情周到地为全体老师们服务。协助张校长和于主任做好教学常规管理工作,定期检查教师计划、备课、作业批改、练功作业等常规资料;做好教导处课表编排、分课、发放相关教学用品与资料等工作;还接受学校临时安排的各项任务。与此同时承担一个班的数学、三个班的科学课,还负责大课间的护导。辛苦、劳累可想而知,可在这超负荷的工作面前,他从无怨言。这就是我们级部的梁伟老师。

她把大量的时间和心血倾注进每一份教案,把活力和激情挥洒在教室的每一个角落,把鼓励和智慧融进每一本作业。她始终认为“饱读诗书的人,不一定能成为优秀的教师;但一个优秀的教师,必须要重视阅读,要多读书。”工作后的短短八年间,她已经写了十多万字的读书笔记和教学随笔,写教育博客就如一日三餐一样成了她教学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她就是我们级部的张萍老师。

她的孩子比较小,几次生病都非常严重,还经常到医院治疗,做妈妈的她压力很大,但她一直坚持上课,放学抽空再看孩子,始终没有落下学校安排的工作。班里的一个学生告诉我“我有一次发烧,老师就给我披上她的衣服,还拿药给我吃。我们排练完节目,她一直等着我们,怕没人开锁,拿不着书包。” 这就是我们级部的张相梅老师。
在教育学生方面,她严慈相济,对学生苦口婆心、无微不至,他经常给学生们写表扬信,鼓励那些没信心的孩子,经常地向家长反映孩子在校的情况。“老师很理解我们,我们班的同学生病了,他会买水果。等病好了,老师会为他补课。…”一个叫赵荪晓的学生告诉我,她班主任在她心目中的印象。这位班主任就是赵强老师。

他始终认为“一把钥匙开一把锁”。他深入了解后进生的行为、习惯、爱好及其后进的原因,从而确定行之有效的对策,因材施教,正确引导。他与后进生谈心,与后进生交朋友,让他们感到老师的关心、重视,用关爱唤起他们的自信心、进取心,树立做好学生的念头,然后引导并激励他们努力学习,成为品学兼优的学生。这就是我们级部的张国庆老师。

她始终坚信“没有爱就没有教育”,持之以恒地做好后进生的转化工作,让爱的阳光温暖后进生的心灵,让爱的雨露滋润后进生的成长。当学生情绪不稳定时,她会主动找学生谈天,了解学生真实的想法,帮助学生摆脱心理困扰让学生再次以饱满的情绪投入到学习中来。当学生学习有困难时,她一边鼓励学生,让学生树立只要努力定有进步的积极信念,一边耐心地给学生查漏补缺,与学生一起努力。在期末考试前的两周,她扁桃体发炎。为了能让每一位学生都能听清楚,她使尽全身的力气去讲课,但是下了课,她的嗓子却又嘶哑地说不出话来。这就是我们级部的李文娟老师。

班主任这个舞台,让他有更多的机会展示自己爱心育人的教学艺术。他精心设计“家长论坛”,邀请学生家长为本班学生授课。他花费大量精力指导学生成立文学社、书画社、摄影社等各种学生社团,并进行多方指导,促进学生综合素质的提升。这就是我们级部的张法利老师。

他和蔼、幽默,学生们愿意与他做朋友;他讲解课外知识,开阔学生的视野,学生们喜欢他的课。学生考不好,他会送去安慰和鼓励的眼神;学生生病了,他会给予十二分的关心。为了管理好班级,他经常一遍又一遍地耐心劝说,一次又一次地磨破嘴皮,但他从不叫苦叫累,耳畔边传来的是家长的理解与满意。这就是我们级部的韩浩老师。

董莹莹老师、朱冉冉老师和尹倩老师,对班里几个后进生不厌其烦地讲道理,做工作,并每天在学生放学后利用办公时间给学生补课。在后进生转化方面他们不抛弃,不放弃令人感动。在学生情绪低落时,他们便与与家长和任课老师沟通了解情况。节假日,不辞辛苦地家访、去给生病在家的学生补课。和他们交流孩子在校的表现,了解孩子在家里的情况,指导家长在家做好对孩子的监督和辅导,在后进生转化方面收到了良好的效果。

数学和语文上几位老师经常外出学习,班里无人照看,他便主动当起了代理班主任,从走进校门到把孩子送出校门没有丝毫的间歇,他要看学生的课间操、在校门口两侧值班,在楼梯口护导,忙得不亦乐乎。这就是我们办公室的谢明炳老师。

随着网络教研的盛行,我们人手一本笔记本电脑,但问题也随之而来,由于老师们每天都用到电脑,总会碰到这样那样的问题,很多老师,特别是老教师电脑知识相对匮乏,出现问题时,他们便会第一时间给武伟老师打电话,武老师总是很乐意地帮他们捣鼓好,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
她身怀六甲,多有不便,但她对待工作毫不懈怠,每一本作业上都有她认真批改的圈圈点点,都记载着她对工作认真负责的态度,记载着对学生的无限深情。因为那字字句句,饱含着她慈母般的爱心。这就是我们级部的薛曼老师。

他上课很幽默,很能让孩子开心,他的一些游戏很适应符合孩子们的年龄特点。他很有责任心,很关心孩子们在体育课上的安全。他的一举一动感染着学生,孩子们把他们的体育老师写进作文“老师我想告诉您,我喜欢你那温暖的背……”由于艺体上的工作比较多,礼拜天、节假日,他经常到校加班,虽然忙、虽然体力透支,但他总是微笑着完成工作。这就是我们级部的张猛老师。
付老师、聂老师、梁老师和董老师作为支教老师,他们严格遵守学校的规章制度,竭尽全力完成学校的各项任务。返岗的王老师和李老师,他们谦虚自律、不耻下问的精神也让我们很感动。
张丽、聂金凤、李孟亭三位老师,参加工作以来,谦虚谨慎、热爱学习,从来都是先听课后上课,只要有时间,就主动去听课。他们的听课笔记有厚厚的一叠。在导师的指导和他们自己的努力下,期末考试都取得了较好的成绩。单珊老师负责学校的舞蹈兴趣小组,培养着一批舞蹈小明星。她参与编排了全市的歌吟比赛,为学校争了光。元旦节目编排的过程中,也经常见到她忙碌的身影。王芹芹老师积极向有经验的教师学习请教,总是默默地给办公室里的同事提水。
最后我想说的是:感动,是一种力量,感动,是一种精神。感动是理想的坚持,感动是平凡的伟大。在我们的身边,在实小这个温暖的大家庭里,每天都在演绎着感动的故事,也往往是这份感动,促进了我们彼此之间真诚的交流,也恰恰是这份感动,缩短了我们彼此之间的距离。让我们永远保留一颗善良而感恩的心,创造感动,铭记美好!感动实小,从感动自己,感动身边人开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