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杂谈 |
重新梳理钓鱼岛争端的脉络,不难发现,其实日本国民在整个事件中被动地扮演了推波助澜的角色。
随着民主党的政绩渐现颓势,日本各政党的工作重心也逐渐转移到如何“争夺选民”上,为随时可能举行的国会重选做准备,这个趋势在自民党逼宫民主党解散国会后越发明显。
2012年4月在美国发表“购岛”言论的石原慎太郎被日本媒体视为吹响“解散国会”号角的始作俑者,此后,各政党的决策和言论开始围绕着“争夺选民”这个中心而展开。其中自然不乏以哗众取宠手段煽动选民的招数,营造出和国民同仇敌忾的假象,赢取民心。
据日本内阁2011年12月3日公布的有关外交舆论的调查结果显示,对中国“有亲近感”的日本民众比例为26.3%。而对美国“有亲近感”的民众比例增加了2.1个百分点,上升至82.0%,创下自1978年开始实施调查以来的新高。
数据诚实地告诉了我们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日本国民对中国明显怀有敌意,而此两极化趋势在钓鱼岛风波爆发之后愈发明显。这便给了政党可乘之机,成就了石原慎太郎、安倍晋三这样的鹰派人物。
然而绑架民意也衍生了可怕的后果。一味煽动情绪之后,一旦朝野变更尘埃落定,想正常开展外交之时才发现待到此时矫枉过正为时已晚,骑虎难下的局面让新执政党左右两难。
这也是日本政府推行“购岛”政策之后在处理中日关系问题上一直摇摆不定的根本原因。
一方面日本政府并不希望两国就钓鱼岛争端擦枪走火,所以才有后来的日本多次派使者访华,做出积极改善两国关系的姿态;另一方面,他们也不可能取消钓鱼岛“国有化”的法案,出尔反尔则意味着在外交政见上自相矛盾,摧毁好不容易在选民心中竖立起来的“刚硬”形象,影响政权的稳定。
一如覆水难收,一国政府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间迅速软化曾经无比强硬的对华态度。事件从民意发酵,自然回到原点,从民意入手缓冲是最好的突破口。也就是说如何给日本国民的对华敌意降温是目前安倍内阁最需要考虑的问题。
日本内阁于去年9月27日至10月7日间进行了最近一次有关外交的舆论调查。据公布的结果显示,对中国“有亲近感”的受访者比例同比下降8.3个百分点,创下新低。
显然,骑虎难下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改善,仅仅依靠几位使者和一封亲笔信所传递的正能量,杯水车薪。
“日本通”王毅,在处理对日问题上的经验和能力有目共睹,中国政府对其新外长的任命隐喻了中国政府希望打破中日两国外交僵局的意图。但如若安倍不尽快切实推出“以民促官”的措施,剃头担子一头热的失衡终究只会令中日关系愈加难测。(唐光)
声明:本文未经许可不得转载、改写、摘录,如需转载请发私信联系微博@微天下 。
随着民主党的政绩渐现颓势,日本各政党的工作重心也逐渐转移到如何“争夺选民”上,为随时可能举行的国会重选做准备,这个趋势在自民党逼宫民主党解散国会后越发明显。
2012年4月在美国发表“购岛”言论的石原慎太郎被日本媒体视为吹响“解散国会”号角的始作俑者,此后,各政党的决策和言论开始围绕着“争夺选民”这个中心而展开。其中自然不乏以哗众取宠手段煽动选民的招数,营造出和国民同仇敌忾的假象,赢取民心。
据日本内阁2011年12月3日公布的有关外交舆论的调查结果显示,对中国“有亲近感”的日本民众比例为26.3%。而对美国“有亲近感”的民众比例增加了2.1个百分点,上升至82.0%,创下自1978年开始实施调查以来的新高。
数据诚实地告诉了我们一个不得不承认的事实,日本国民对中国明显怀有敌意,而此两极化趋势在钓鱼岛风波爆发之后愈发明显。这便给了政党可乘之机,成就了石原慎太郎、安倍晋三这样的鹰派人物。
然而绑架民意也衍生了可怕的后果。一味煽动情绪之后,一旦朝野变更尘埃落定,想正常开展外交之时才发现待到此时矫枉过正为时已晚,骑虎难下的局面让新执政党左右两难。
这也是日本政府推行“购岛”政策之后在处理中日关系问题上一直摇摆不定的根本原因。
一方面日本政府并不希望两国就钓鱼岛争端擦枪走火,所以才有后来的日本多次派使者访华,做出积极改善两国关系的姿态;另一方面,他们也不可能取消钓鱼岛“国有化”的法案,出尔反尔则意味着在外交政见上自相矛盾,摧毁好不容易在选民心中竖立起来的“刚硬”形象,影响政权的稳定。
一如覆水难收,一国政府不可能在一朝一夕之间迅速软化曾经无比强硬的对华态度。事件从民意发酵,自然回到原点,从民意入手缓冲是最好的突破口。也就是说如何给日本国民的对华敌意降温是目前安倍内阁最需要考虑的问题。
日本内阁于去年9月27日至10月7日间进行了最近一次有关外交的舆论调查。据公布的结果显示,对中国“有亲近感”的受访者比例同比下降8.3个百分点,创下新低。
显然,骑虎难下的趋势并没有得到改善,仅仅依靠几位使者和一封亲笔信所传递的正能量,杯水车薪。
“日本通”王毅,在处理对日问题上的经验和能力有目共睹,中国政府对其新外长的任命隐喻了中国政府希望打破中日两国外交僵局的意图。但如若安倍不尽快切实推出“以民促官”的措施,剃头担子一头热的失衡终究只会令中日关系愈加难测。(唐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