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日本3-11大地震两周年:惨痛教训铸就强大海啸预警系统

(2013-03-10 22:05:42)
标签:

日本

大地震

海啸

检测

预警

日本3-11大地震两周年:惨痛教训铸就强大海啸预警系统

    在日本3-11大地震两周年即将到来之际,英国每日电讯报刊发报道,详细介绍了两年来日本政府投入巨资,从软、硬件和数据处理多方面强化海啸预警系统的情况。以下是报道内容概要:

    两年前的3-11大地震以及由此引发的巨大海啸导致1.9万名日本人丧生,数十万人流离失所,财产损失更是难以计数。其中颇为惨痛的是,当时日本气象局预警的海啸浪高仅为3米多,但实际却达到了40米,这令许多人在猝不及防中失去生命。

    此后,日本政府痛定思痛,两年来总共投入35亿日元(约合23亿元人民币),利用久已积累的地震监测高科技,对最早建立于1941年的海啸预警系统进行大手笔的重建提升,最终打造了世上罕有的强大海啸预警系统,并在最近两年里防止了数百人被海啸夺走生命。

    据日本专家介绍,新的海啸预警系统重在提高地震发生后预测海啸的时效性和精确性,其主要依托是,耗资巨大的分布于全日本80个点位的宽带传输强震监测网络。这些设备能够广泛监测地震波,而与之前设备不同的是,它们的敏感度设计得并不那么高,这样就避免了像3·11大地震时数据溢出失效的情况。

    此外,还在太平洋沿岸海底深处埋设了精密的压力传感装置。这些装置能将海底监测数据发送给海面的浮标,形成对即将到来的海啸的实时掌控。

    新的预警系统还包含了分布于全国陆地的地震监测站。3-11大地震前全国共有221座监测站,现在已增设到261个,目前数量还在不断增加中。两年前的大地震曾造成监测站电池难以为继导致系统瘫痪,为此新系统使用了续航能力更强的新电池,足以在地震发生后维持监测系统长时间运行。

    在难度最大却又最为紧要的预警时效上,新的预警系统通过数据分析处理过程的优化,确立了地震发生后3分钟内向高危地区居民发出海啸预警的目标。一般情况下,地震发生后最迟20分钟、最快不到5分钟海啸就会冲击海岸,3分钟内得到预警将显著增加居民的逃生希望。即使不能准确预报海啸浪高,预警系统也将使用“巨大”、“较高”等描述发布警报。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