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大选日前瞻:民调中的玄机

标签:
杂谈 |
美国大选即将于11月6日开始正式投票。不断刷新的民调成为人们了解选情的重要渠道。美国大西洋连线为人们解读了民调中的玄机。样本、问题设置和调查方法是构成民调的基本要素。其中的一点小手脚就会造成民调结果千差万别。民调不是体育比赛的比分,看民调更应关注其中反映的趋势。
·应在民调中寻找的东西·
政客们对待选民越来越像对待消费者,选民也越来越把政治当作体育运动。选民看民调数据,就像看体育比赛的比分,但民调与体育比分不同。看民调,应该看民调反映出的趋势,看候选人支持率的此消彼长。至于候选人阵营,则应通过分析民调数据,找出竞选中的不足之处。
·应该看的民调·
盖洛普民调存在缺陷,有时会犯错。举个例子,如果一名候选人在辩论中表现不佳,盖洛普的民调有可能缓慢显示该候选人支持率下降,而这是因为它采集的样本更多来自辩论之后。
那么,应该看全国性民调,还是各州的民调呢?相较而言,各州的民调更有可能预测准确选举结果,不过只要是中规中矩的民调,都值得一看。
·何谓中规中矩的民调·
按照华盛顿邮报的表述,民调包括三个要素,分别是样本、问题和方法,通过对这三方面的考察,便可大致判断出民调的可信性。
首先来说样本。民调机构利用数据分析来确保他们采集的样本具有代表性,它们寻找的调查对象混合了性别、党籍、年龄、种族等因素,并且注意了“可能投票的选民”与“登记选民”的区别。民调机构调查的人数各不相同,但被调查人数越多,精确度一般也越高。如果民调机构调查的人数没有达到其预期目标,这时候它就有可能在数据上做手脚。
最近流行的“公正”民调与样本规模有关。如果一个民调机构决定样本的构成为40%民主党人、37%的共和党人、23%的独立人士来代表可能投票的选民,这些百分比稍作变化就有可能产生不同的结果。有时候,民调机构就是利用这些存在偏差的民调来影响选举结果的。
接下来说说民调设置的问题。我们不妨来看两套问题。其一:1、你感觉国家从小布什的衰退中恢复了吗?2、你支持奥巴马,还是罗姆尼,还是别的候选人?其二:1、你支持奥巴马,还是罗姆尼,还是别的候选人?2、你觉得日子过得比四年前好了吗?就第一套问题而言,被调查者可能会因为布什的问题而倾向于支持奥巴马。对于第二套问题,被调查可能会倾向于支持罗姆尼。因为罗姆尼声称,奥巴马没有让美国变得更好。就连问题的顺序也有玄机,例如第一套问题首先就暗示小布什应为经济状况恶化负责。
最后要考虑的因素是方法。如采取人工电话调查的方式,其结果通常比机器自动调查的结果要更准确。即使民调机构适当把握了这三个要素,也不意味着它的民调就更准确。如果在存有缺陷的假设前提下进行数据分析,也可能导致民调结果差之千里。
·选举之夜看什么·
选举之夜,随着各选区选举结果纷纷出炉,人们在期待着最终结果,但不到过半选区公布结果,就不好判断出谁将最终获胜。有鉴于此,选举之夜要看的还是趋势的发展,如果罗姆尼的得票率仅在一州大幅攀升,而奥巴马在其它州都小幅攀升,奥巴马仍最可能是最终的胜利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