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大学生“横扫”奖牌榜 美国奥运机制自负盈亏

(2012-08-20 09:24:05)
标签:

美国

奥运会

杂谈

大学生“横扫”奖牌榜 <wbr>美国奥运机制自负盈亏
            女子田径200米金牌得主Allyson Felix就是一名普通大学生
  

  伦敦奥运会落下帷幕,美国共获得104枚奖牌,其中很大一部分来自大学学生运动员,光是加州四所大学的运动员就为美国贡献了66枚奖牌,占总奖牌数一半以上。南加州大学的运动员赢得12枚金牌,占美国总金牌数四分之一多,有人比喻说“如果南加州大学是一个国家,将排在奥运金牌榜第六,甚至超过了德国!”

  金牌榜上的明星运动员很多都是大学里的普通学生,女子田径200米金牌得主Allyson Felix就是南加州大学的黑人辣妹,美国篮球“梦之队”里的Kevin Love和Russell Westbrook都是加州大学洛杉矶分校学生,美国女足、女子水球队中也有多名斯坦福大学在校学生。

  在校园里,与你擦肩而过的也许就是一个奥运冠军,他们也是在获奖后才小有知名度。有些留学生回忆说,“当年在学校书店打工时,一起工作的一个同学居然是游泳世界冠军”,“一起上课的一堆双胞胎,后来成了皮划艇奥运冠军……”

  这种轻松的运动员培养模式,给运动员绝对的自由去选择教练、训练环境、所属机构。运动员培训是私人负责,大多数都是普通家庭从小培养,寻找到一个固定、可靠的好教练,一步步将孩子培养成世界级选手,有的花费相当不菲,例如网球、花样滑冰等,培养一个世界冠军花费都在上百万美元,而新晋美国体操冠军Gabby Douglas则是出自小作坊式的训练方式。

  而这些大学学生运动员,类似国内“体尖生”,美国大学完善先进的体育设施为他们提供了优良的训练条件,大学也会为他们提供奖学金,但体育特长只是一块敲门砖,并不代表拥有“特权”,有的体尖生为了支撑教练费用和出国比赛费用,读书、训练的同时还要自己打工。

  奥委会在美国则是一个独立于政府的机构(NGO),其选拔奥运选手的方式,更像是一场“选秀”,在奥运会前一年,所有运动员都可报名,公平参加选拔。奥委会的任务除了选拔,剩下就是组织运动员参赛,而并不负责培训,该组织不由政府拨钱运行,而是自负盈亏,资金来源包括广告收入、出售奥运纪念品、私人募捐等。

  美国是个崇尚独立、自由的国度,这种理念也贯穿在奥运里,如同一个自娱自乐的过程,而这个过程也是值得享受的,“Olympic Games”本来就应该是一个“Game”,一个充满自由和公平的过程。By 程果儿

   注:本篇博客内容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改写;如需使用请联系微博@微天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