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吉老板

(2012-07-09 09:22:54)
标签:

萨摩亚

岛屿

杂谈

  在谷歌地图上,把鼠标放在太平洋南部,放大,再放大,在大片的蓝色背景上,开始出现星星点点的岛屿,其中一个叫“美属萨摩亚”;继续放大,在美属萨摩亚西北一点的位置,又出现一串岛屿,上面标着“萨摩亚”。我就是在萨摩亚遇到吉老板的。

  吉老板相貌朴实,说话不紧不慢,是那种容易让人产生信任感的人。吉老板来机场接机,身边带着一个本地司机。从机场进城,吉老板一路介绍本地情况,说得最多的一句话,是“这里和国内不一样……”。比如,“这里和国内不一样,想生几个生几个,我有两个儿子,马上还要生第三个”;“这里和国内不一样,没有污染,青菜水果可以放心吃”;“这里和国内不一样,人少,乱扔垃圾的也少,到处都干净”……不过最让我觉得有意思的是,吉老板说,他的两个孩子都是美国人;马上要出生的这个小子,将来也会是美国人。

  生活在这偏远的太平洋岛国上的吉老板,怎么生了两个有美国国籍的儿子呢?这还得话说从头。

  19世纪中叶,西方国家相继入侵萨摩亚群岛,并为争夺这一地区的控制权发生严重争端。1899年,萨摩亚群岛被德国和美国瓜分,西萨摩亚沦为德国的殖民地,东萨摩亚由美国统治。第一次世界大战爆发后,新西兰对德宣战,占领西萨摩亚。1962年,西萨摩亚独立,上世纪末期更名为“萨摩亚独立国”。目前西萨有近19万人口。

  美属萨摩亚也称“东萨”,面积199平方公里,约有7万多人口,是美国在南半球唯一的领地。它在美国邮政区划中的编号是96799。按照美国法律,东萨人享有“国民”身份,但又并不是美国的“公民”——“国民”与“公民”最大的区别是,“公民”有投票权,但“国民”没有;在其他方面,“国民”与“公民”则拥有大致相同的权利。说到这儿,应该已经可以猜到吉老板的两个儿子为什么是美国人了:这两个孩子都出生在东萨;按照出生地原则,他们都可以拥有美国国籍。

  接触时间久了,发现吉老板是位踏实勤奋、也敢想敢做的人。上个世纪90年代中叶,吉老板还被人们称作“小吉”。当时国内兴起劳务输出,在国内一家企业做职员的小吉利用劳务输出的机会出了国。最初在东南亚一带打工,因为为人老实,又肯出力气,小吉走到哪里都受到老板的青睐。有一天,小吉听说再往南、往东走,在太平洋的深处,有个地方叫东萨摩亚,如果在那里拿到绿卡,就等于拿了美国的绿卡,以后就可以去美国了。于是,他一卷铺盖卷,去了东萨。

  去了东萨才知道事情没那么简单。首先是没有朋友、语言也不通;加上地方小、人口少,工作也不好找。最要命的是,东萨的绿卡远没有想像中那么好拿,去美国也就成了遥遥无期的梦。但既来之则安之,小吉在一家超市里找到了工作。东萨的超市都不大,多数只有国内小区里便民超市的规模。超市有一个附设的卖外卖的小食摊,小吉就负责这小食摊。小吉肯下力气、又听招呼,人手不够的时候,他就帮着老板在超市做杂活,而且随叫随到,从来都不偷懒耍滑。三年工夫,小吉硬是把超市里几千种商品的英文名称都背了下来,对超市的经营也摸着了门道。

  给人打工毕竟不是一辈子的事,总要自己有个事业,才叫有了安身立命之本。站稳脚跟之后,小吉开始琢磨自己的事儿了。他认识了一个做海鲜生意的本地人,于是把几年积蓄拿出来,和这位当地朋友做起了海产品生意。最初是小小做起,当地人每天去鱼市场进货,小吉就向城里的店里推销、送货。接下来就是盘下店面做超市,启动资金还是从前的老板赞助的。

  小吉做生意凡事亲力亲为,从进货到卖场,一应事务全自己承当,加上原来的海鲜生意,每天从早上6点一直做到晚上7点,短短几年之内,生意越做越大,超市已经开了两间,还开了一家餐馆。小吉也变成了吉老板。这期间他从东萨转到西萨,结了婚,因为在东萨和西萨都有生意,所以在东萨生孩子也就成了顺理成章的事。吉老板自己没有拿到东萨的绿卡,孩子倒成了美国人。吉老板说,唉,孩子将来怎么选,让他们自己做决定;但上学还得送回国内,中文至少听、说、读、写都得会吧。去年老大已经在国内上了小学,听说成绩还不错。(晨春)

  注:本篇博客内容未经许可,不得擅自转载、改写;如需使用请联系微博@微天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