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勒斯坦“灾难日” 没有焦虑
(2012-05-20 15:28:51)
标签:
巴勒斯坦灾难日杂谈 |
当然,不是平静的没有一丝涟漪。在耶路撒冷周边的几个以军检查站,依然有巴勒斯坦青年的石块在飞,以军警发射的催泪弹也在爆响。但是,冲突的规模毕竟很小,以军甚至懒得动用对付大规模骚乱的“噪声炮”和“臭水炮”。
“灾难日”之前的一个月,以色列监狱中被关押的上千名巴勒斯坦人一直进行绝食抗议,要求改善待遇,这被认为是可能会在“灾难日”引发大规模冲突的一个导火索。然而,就在“灾难日”到来的前一天,以、巴双方就此问题达成协议,巴勒斯坦被关押者结束绝食。很显然,双方当下都有默契,均无意让小火星有契机印燃大爆炸。
其实,即便不在最后一刻达成协议,巴勒斯坦被关押者的绝食也几乎不可能成为巴、以局势扭转的一个寄托。
去年的巴勒斯坦“灾难日”,除了约旦河西岸、加沙地区的激烈冲突外,以色列与叙利亚、黎巴嫩的边境地区均发生了大规模的冲击边界事件,酿成血腥冲突,导致十多名巴难民死亡。当时,“阿拉伯之春”风起云涌,巴勒斯坦内部和解启动,约旦河西岸的巴领导层一再称当年是巴勒斯坦建国“关键性”的一年,这都给巴勒斯坦人新的希望和动力,希冀局势有所改变。
然而,一年过去,“阿拉伯之春”似乎已近尾声,巴领导层在国际社会寻求“建国”的努力不出意料地遭遇挫折,巴内部和解也再次陷入停滞,反倒是以色列又在东耶路撒冷的犹太人定居点修建数千套房屋,并计划将在约旦河西岸的一些犹太人定居点“合法化”。依据国际社会支持的“两国方案”,建立一个与以色列和平共存的独立的巴勒斯坦国,这个愿景正在变成幻影。
不过,在第64个巴勒斯坦“灾难日”来临之际,无论是巴领导层还是普通民众,似乎都对黯淡的建国前景没有太多焦虑。最近,巴前总理库赖甚至撰文指出,“两国方案”正在死亡,巴勒斯坦人应该再次考虑“一国方案”:即接受在这块土地上只建立一个国家,与犹太人平等地生活在这个国家中。
很多巴勒斯坦人并不反对“一国方案”,但他们普遍认为,犹太人绝对不会接受——因为,凭借巴勒斯坦人的高生育率,这样的一个国家很快会变成巴人占多数的国家。
未来究竟会是“两国”还是“一国”?谁也不知道。对于巴勒斯坦人来说,反正十多年后这块土地上的人口优势将偏向他们,时间在他们那一边。所以,巴、以局势若一直维持相对平静的现状,也并非不可接受。(陶彦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