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本的“切尔诺贝利”:福岛标志核时代的结束?
(2011-03-16 08:35:28)
标签:
杂谈 |
据德国《明镜周刊》3月14日报道,自发生了有记录的最大地震以来,日本便一直蹒跚在灾难之中。上周五和本周一,福田第一核电站先后发生了两次爆炸。尽管有日本政府的保证,民众还是担心“切尔诺贝利”式的悲剧重演。
此次的事件在德国引发了一场激烈的政治争论,看来廉价安全的核能梦想已经走到了尽头。日本的电视台将此次灾难的场景传到千家万户,当然也包括福田的核电站爆炸。周六发生的福田核电站爆炸中,核反应堆的屋顶被掀翻,并有白烟冒出;当这些烟雾消散时,原本的4座白色反应堆建筑只剩下了3座;被炸毁的反应堆建筑犹如“幽灵般的外壳”一样遗留在那里。
1号反应堆建筑的外墙发生了爆炸,很明显,是包住核燃料棒的钢铁外壳阻止了进一步的爆炸。但是,目前仍不清楚,更大的灾难是否可以避免。此外,福岛两座供电系统的另外4个反应堆也并没有完全得到控制。
第二次爆炸
本周一,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了第2次爆炸,此次爆炸的是3号反应堆。爆炸导致11名工人受伤,并产生了浓烟。目前,还不清楚此次由氢气所致的爆炸是否造成了核泄漏。工厂操控人员表示,辐射等级依然低于法定水平。介于此次爆炸,美国派出了航空母舰予以支援。
不多久,日本政府便宣布2号反应堆冷却系统失灵。发生在1号和3号反应堆的爆炸都是由相似故障引起的。日本时事通讯社本周一报道称,2号反应堆的水面已经降低到了导致燃料棒部分暴露的程度。
周末的电视画面毫无疑问的表明:此次日本历史上最大的地震,已导致这个发达岛国正遭受着进入21世纪以来最严重的核灾难。
上周六的爆炸后不久,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枝野幸男(Yukio Edano)出现在电视上并谈及到此次地震,口气像一个老师通知学生下一步该做什么一样。然后,一个头发灰白的核电站专家加入枝野幸男,呼吁日本民众保持镇定和冷静。
似乎,日本更加关注安抚本国民众,而不是正在融化的核燃料棒。
建议呆在家里
25年前,当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时,前苏联立即召集数千名工人用沙和铅覆盖过热的反应核。最终,将近100万人参与到保护反应堆的工作中。但是,当时的苏联没有面对地震和海啸。
日本警察撤离反应堆附近民众的行动似乎非常急乱而不冷静,成千上万人自己驱车逃向了南方。一开始,评估反应堆附近的辐射危险程度是困难的。反应堆附近现场的专家测量的辐射等级为1西弗特/小时,这已经是很高的辐射水平;但是,与当年切尔诺贝利事件时工人所遭受的200西弗特/小时的核辐射比起来,根本算不了什么。
此次燃料棒融化释放出了多种放射性材料,包括钚、铀和高度危险物质,如碘131和铯137。这些物质在当年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时,也对周边环境也造成了污染。据证实,福岛核电站爆炸释放出了少量的铯。上周六,德国外交部长、自由民主党主席基多-威斯特威勒(Guido Westerwelle)建议,在日本的德国民众离开受海啸和核爆炸影响地区。
同时,日本政府发言人建议市民呆在家里、关掉空调,在必要时用湿毛巾捂住嘴巴;这些都暗示着这个工业化国家在灾难发生之后的无助。
傲慢的态度
日本,一个曾经被认为创造了经济奇迹的国家,现在正处于核灾难的边缘。这次核灾难对核工业造成的破坏性远远大于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
无可否认,日本处于地震带,比诸如德国和法国这样的国家更容易发生地震。但是,日本恰恰又是领衔的工业化国家,工人训练有素,并且制造着世界上最先进最可靠的汽车。
当发生切尔诺贝利事件时,德国的核工业试图说服自己和德国国民:应当责备东欧那些老化的反应堆和无能的工程师,西方的反应堆更为现代,维护的更好,并且更加安全。
现在看来,这种“自信的态度”是多么傲慢。如果这样惨重的事件可以发生在日本,那么它也可以发生在德国;“福岛”将无处不在。
原文链接:http://www.spiegel.de/international/world/0,1518,750773,00.html
此次的事件在德国引发了一场激烈的政治争论,看来廉价安全的核能梦想已经走到了尽头。日本的电视台将此次灾难的场景传到千家万户,当然也包括福田的核电站爆炸。周六发生的福田核电站爆炸中,核反应堆的屋顶被掀翻,并有白烟冒出;当这些烟雾消散时,原本的4座白色反应堆建筑只剩下了3座;被炸毁的反应堆建筑犹如“幽灵般的外壳”一样遗留在那里。
1号反应堆建筑的外墙发生了爆炸,很明显,是包住核燃料棒的钢铁外壳阻止了进一步的爆炸。但是,目前仍不清楚,更大的灾难是否可以避免。此外,福岛两座供电系统的另外4个反应堆也并没有完全得到控制。
第二次爆炸
本周一,福岛第一核电站发生了第2次爆炸,此次爆炸的是3号反应堆。爆炸导致11名工人受伤,并产生了浓烟。目前,还不清楚此次由氢气所致的爆炸是否造成了核泄漏。工厂操控人员表示,辐射等级依然低于法定水平。介于此次爆炸,美国派出了航空母舰予以支援。
不多久,日本政府便宣布2号反应堆冷却系统失灵。发生在1号和3号反应堆的爆炸都是由相似故障引起的。日本时事通讯社本周一报道称,2号反应堆的水面已经降低到了导致燃料棒部分暴露的程度。
周末的电视画面毫无疑问的表明:此次日本历史上最大的地震,已导致这个发达岛国正遭受着进入21世纪以来最严重的核灾难。
上周六的爆炸后不久,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枝野幸男(Yukio Edano)出现在电视上并谈及到此次地震,口气像一个老师通知学生下一步该做什么一样。然后,一个头发灰白的核电站专家加入枝野幸男,呼吁日本民众保持镇定和冷静。
似乎,日本更加关注安抚本国民众,而不是正在融化的核燃料棒。
建议呆在家里
25年前,当切尔诺贝利核电站发生爆炸时,前苏联立即召集数千名工人用沙和铅覆盖过热的反应核。最终,将近100万人参与到保护反应堆的工作中。但是,当时的苏联没有面对地震和海啸。
日本警察撤离反应堆附近民众的行动似乎非常急乱而不冷静,成千上万人自己驱车逃向了南方。一开始,评估反应堆附近的辐射危险程度是困难的。反应堆附近现场的专家测量的辐射等级为1西弗特/小时,这已经是很高的辐射水平;但是,与当年切尔诺贝利事件时工人所遭受的200西弗特/小时的核辐射比起来,根本算不了什么。
此次燃料棒融化释放出了多种放射性材料,包括钚、铀和高度危险物质,如碘131和铯137。这些物质在当年切尔诺贝利核泄漏事故时,也对周边环境也造成了污染。据证实,福岛核电站爆炸释放出了少量的铯。上周六,德国外交部长、自由民主党主席基多-威斯特威勒(Guido Westerwelle)建议,在日本的德国民众离开受海啸和核爆炸影响地区。
同时,日本政府发言人建议市民呆在家里、关掉空调,在必要时用湿毛巾捂住嘴巴;这些都暗示着这个工业化国家在灾难发生之后的无助。
傲慢的态度
日本,一个曾经被认为创造了经济奇迹的国家,现在正处于核灾难的边缘。这次核灾难对核工业造成的破坏性远远大于前苏联的切尔诺贝利。
无可否认,日本处于地震带,比诸如德国和法国这样的国家更容易发生地震。但是,日本恰恰又是领衔的工业化国家,工人训练有素,并且制造着世界上最先进最可靠的汽车。
当发生切尔诺贝利事件时,德国的核工业试图说服自己和德国国民:应当责备东欧那些老化的反应堆和无能的工程师,西方的反应堆更为现代,维护的更好,并且更加安全。
现在看来,这种“自信的态度”是多么傲慢。如果这样惨重的事件可以发生在日本,那么它也可以发生在德国;“福岛”将无处不在。
原文链接:http://www.spiegel.de/international/world/0,1518,750773,00.htm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