IPD的框架是IPD的精髓,它集成了代表业界最佳实践的诸多因素。包括1异步开发与共用基础模块、2跨部门团队、3项目和管道管理、4结构化流程、5客户需求分析($APPEALS)、6优化投资组合和7衡量标准共7个方面。
http://s11/mw690/70df2c74gd85d1790ecfa&690
1、异步开发与共用基础模块
异步开发也称并行工程,就是通过严密的计划、准确的接口设计,把原来的许多后续活动提前进行,这样可以缩短产品上市的时间。异步开发模式的基本思想是将产品开发在纵向分为不同层次,如技术层次、子系统层、平台层等,不同层次工作由不同的团队并行的异步开发完成,从而减少下层对上层的制约,每个层次都直接面向市场。为了
为了实现异步开发,建立可重用的共用基础模块(CBB,Common Building
Block),提高产品开发流程。CCB指那些可以再不同产品、系统之间共用的零部件
、模块、技术及其他相关的设计成果。由于部门之间共享已有成果的程度很低,随着产品种类的不断增长,零部件、支持系统、供应商也在持续增长,这将导致一系列问题。事实上,不同产品、系统之间,存在许多可以共用的零部件、模块和技术,如果产品在开发中竟可能多的采用了这些成熟的公用基础模块和技术,无疑这一产品的质量、进度和成本得到很好的控制和保证,产品开发中的技术风险也将大为降低。因此,通过产品重整,建立CBB数据库,实现技术、模块、子系统、零部件在不同产品之间的重用和共享,可以缩短产品开发周期、降低产品成本。CBB策略的实施需要组织结构和衡量标准的保证。
2、跨部门团队
组织结构式流程运作的基本保证。在IPD中有两类跨部门团队,一个是集成产品管理团队(IPMT),属于高潮管理决策层;另一个是产品开发团队(PDT),属于项目执行层。
IPMT和PDT都是由跨职能部门的人组成,包含了开发、市场、生产、采购、财务、制造、技术等不同部门的人员,其人员层次和工作重点有所不同。IPMT由公司决策层人员组成,其工作是确保公司在市场上有正确的产品定位,保证项目保证资源、控制投资。
IPMT同时管理多个PDT,并从市场的角度考场她们是否赢利,适时终止前景不好的项目,保证公司有限的资源投到高回报的项目上。
PDT是具体产品的开发团队,其工作是制定具体产品策略和业务计划,按照项目计划执行并保证及时完成,确保小组将按计划及时地将产品投放到市场上去。PDT是一个虚拟组织,其成员在产品开发期间一起工作,由项目经理负责的项目单列式组织结构。
3、项目和管道管理
项目管理是使跨部门团队集合起来更好的运行的关键。首先要有一个目标即项目所要达到的效果,一旦我们将客户的需求转换为对产品的需求时,就可以制定详细的计划。该计划中的各部分将具体划分为每个职能部门的工作,即这个计划不是研发部门的计划,也是公司各个部门共同的计划。一个产品从概念形成到上市期间会涉及到许多不同的紧密相联的活动,就像不同职能部门彼此之间是有关系的。同在一个项目中她们彼此之间的活动也是有关联的,所有的活动加起来就是整个的产品开发。
管道管理类似于多任务处理系统中的资源调度和管理,指根据公司的业务策略对开发项目及其所需资源进行优先排序及动态平衡的过程。
4、结构化流程
IPD产品开发流程被明确的划分为概念、计划、开发、验证、发布、生命周期六个阶段,并且在流程中有定义清晰的决策评审点。这些评审点的评审已不是技术评审,而是业务评审,更关注产品的市场定位及盈利情况。决策评审点有一致的衡量标准,只有完成了规定的工作才能够由一个决策点进入下一个决策点。下面是典型的产品开发流程:
1)概念阶段初期,一旦IPMT认为新产品、新服务、和新生产的思想有价值,她们将组建并任命PDT成员。
2)制定业务计划,业务计划主要包括市场分析、产品概述、竞争分析、生产和供应计划、市场计划、客户服务支持计划、项目时间安排和资源计划、风险评估和风险管理、财务概述等方面的信息,所有这些信息都要从业务的角度来思考和确定,保证企业最终能够盈利。
3)概念决策评审,IPMT审视这些项目并决定哪些项目可以进入计划阶段。
4)计划阶段,PDT综合考虑组织、资源、时间、费用等因素,形成一个总体、详细具有较高正确性的业务计划。
5)业务计划评审,PDT完成详细的业务计划之后,要提交该计划给IPMT评审。如果评审通过,项目进入开发阶段。PDT负责管理从计划评审点直到产品推向市场的整个开发过程,PDT小组成员负责落实相关部门的支持。
6)产品开发的全过程,就每一活动所需要的时间及费用,不同层次人员、部门之间一次做出承诺。
5、客户需求分析
可以说,没有需求就没有产品,缺乏好的、及时的市场需求是项目方向偏离和产品失败的主要原因。IPD使用一种用于了解客户需求、确定产品市场定位的工具——$APPEALS进行需求分析,它从八个方面衡量客户对产品的关注,确定产品的哪一方面对客户是最重要的。$—产品的价格;A-可获得性(availability);P-包装(packaging);P-性能(performance);E-易用性(easy
to us);A-保证程度;L-生命周期成本;S-社会接受程度。
6、投资组合分析
IPD强调对产品开发进行有效的投资组合分析。如何正确评价、决定企业是否开发一个新产品,以及正确的决定对各个新产品的资金分配额,就需要测定新产品的投资利润率。只有明确了投资利润率的各种静态和动态的决定因素和计算方法,企业才能对产品战略做出正确的判断和决策,进而决定产品开发的投资。
企业能否有效地掌握投入资金的对策,取得好的产品资金效果,提高资金运营效率,是一个大的战略问题,也是企业业务投资组合计划的任务。尤其对经营多重产品的生产企业,要正确地决定资金投入对策,还必须研究产品的结构,研究企业各种产品的投入、产出、创利与市场占有率、市场成长率的关系,然后才能决定对众多产品如何分配资金。这是企业产品投资组合计划必须解决的问题。
投资组合分析要贯穿整个产品生命周期,在开发过程设置检查点,通过阶段性评审来决定项目是继续、暂停、终止还是改变方向。通常在各个阶段完成之后,要做一次GO/NOGO决策,已决定是否继续,从而可以最大地减少资源浪费,避免后续资源无谓投入。
7、衡量指标
投资分析和评审的依据是事先制定的衡量指标,包括对产品开发过程、不同层次人员或组织的工作绩效衡量的一系列指标。如产品开发过程的衡量标准有硬指标(财务指标、产品开发周期等)和软件指标(产品开发过程成熟度);衡量标准有投资效率、新产品收入比率、被废弃的项目数、产品上市的时间、产品盈利时间、共用基础莫开的重用情况等。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