剖析『“大尾龙”及 “曲须龙”』二枚假币之错误设计

标签:
历史收藏图片文化杂谈 |
分类: 大清銅幣己酉中(汴) |
剖析『“大尾龙”及“曲须龙”』二枚假币之错误设计
解码宣统三年大清银币:家族5大版别
出處:2013年11月28日 10:52
『大清宣三系列壹圆主币中,如果不算最终选定的“曲须龙”,其余四款样币正面的图案布局、文字书法、花枝风格几乎一致(长须龙配普通面除外),钱币中间汉字“大清银币”,楷书端庄、厚重雄浑,尽显皇家威仪,左右两侧花枝点缀,上书满文“大清银币”,下书“宣统三年”。
在乔治作为总雕刻师、比稿要求一致的情况下,四款样币在龙面上的图案布局上依旧保持一致,飞龙环绕,中书汉字壹圆币值,下书英文壹圆币值,龙身周围祥云围绕。但在龙身、胡须、尾巴等细节上,便存在了诸多差异,钱币收藏界也形象地给了这四款样币四个约定俗成的名称。
设计上来说,“大尾龙”算是“曲须龙”的一胎同胞兄弟,无论是两面的文字、图案、龙形、内齿,都相当的接近,并且龙身的结构也是一模一样。只是“曲须龙”在处理字体、龙身、龙尾、云朵、龙珠等细节时,更加细腻。“大尾龙”得名则是来自于11根龙尾比“曲须龙”显得比较粗大。
尽管从身价上来说,“大尾龙”比“长须龙”略胜一筹,但由于在世面亮相较少,所以从神秘感上说,“大尾龙”算是有些“见首不见尾”,因此藏家对“大尾龙”的认识和感知上,也要差一些感觉,当然,在收藏“大尾龙”的难度上,也要要大一些。
上文说了很多“曲须龙”,也就是最终选用的“国币”——大清宣三,乔治亲自设计并雕刻。目前“曲须龙”除了普通、有点、签字外,并无在字体、图案上的变化,因此可以认为,“曲须龙”的字面和龙面,均为乔治亲自设计及敲定,他的签名也在签字版上两面都出现过。
和其他四款样币相比,“曲须龙”可能少了一些夸张和革新,多了一些协调和传统,相信这是中西方雕刻师争执与妥协的结果,也是最终能通过“比稿”原因之一。事实上,“曲须龙”并不缺乏威严霸气,更是在细节上表现得更加细腻和精美,成为“国币”也就在情理之中了。』
☞我认为该贴图之『“大尾龙”、 “曲须龙”』二币均为现代『高仿之假币』,只是币面光鲜亮丽,龙图看似威严、庄重,但该二币经不起细细检视,一研究、比对就发现根本是不值得收藏之二枚假币,今分析其造假、错误之各项设计,敬请各位朋友一齐来点评:
一、
(一)、「一胎同胞兄弟,无论是两面的文字、图案、龙形、内齿,都相当的接近」—表示该二币的各项设计图案、特征..等都极为相近,相似度如不能达百分之九十,百分之八十亦该有吧,但我们看这二枚银币,根本是差异甚多。上图“大尾龙”与真币相较,(币)字歪斜;(银)字(艮)部书体不同;汉字全部错误;满文亦书体不同;云图设计错误;花束图案错误;龙首更是错得离谱,龙脑袋图案像「拔出的臼齿」一般;龙耳朵小如鼠耳;龙鳞亦错误;龙腹下之龙鳍图案及数目均不同;左边尾根旁之小龙尖刺亦不同;「太阳」图案设计错误..等等错误之处,不胜枚举。这只是与真币相较,若与“曲须龙”再来相较、比对,那更多相异处。
(二)、我们再看“曲须龙”, (银)字(艮)部最后二笔画有出头;花束图案错误,与“大尾龙”花束图案亦不同;『所有汉字及满文』亦彼此均不相同;二币龙图的图案完全不同;英文字母亦完全不同..等,这就是所谓的《一胎同胞兄弟》?不是的!这是《隔壁邻居的小孩》,不同父亦不同母,希各位能一一检视,清楚分辨。
二、
LOUIS-TSOU于台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