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剖析「农工商部制 二等奖牌」背面之龙图--2

(2014-08-12 05:53:06)
标签:

文化

奖牌

环圈

农工商部

书体

分类: 大清銅幣己酉中(汴)

剖析「农工商部制 二等奖牌」背面之龙图--2

前一篇文章,曾对于我所藏之该币(币边有「大清国银币样板--鲁尔智乔治造币厂铸」…等字样(后简称为“鲁币”)来加以说明其龙图之布图与防伪设计及特征,引起许多网友之关注,但囿于当时书写之时间仓促,没能将该币其他细微的特征更加说明清楚,恐会引起一些持有该币朋友之误会,会质疑:『为何我所持有之该币,上无你所述之诸多特征或防伪设计,是真?是假?实难判断…等语』,为此今再就此些疑点,加强补充说明与分析如后,敬请各位卓参与指教:

◎币边有「大清国银币样板--鲁尔智乔治造币厂铸」:

〔正面〕--(前一篇文已叙说过的不再赘述)

剖析「农工商部制 <wbr>二等奖牌」背面之龙图--2

剖析「农工商部制 <wbr>二等奖牌」背面之龙图--2

一、     不论是满文或是汉文皆由「弹簧式小圈圈」来填充字体之体肉,满文字体中右侧之小椭圆点,大小均一致,如发现有大小不均匀之珠粒肯定是假币;汉字「农工商部制」五字,为了配合左边之内环圈弧度,字体大都有向内环圈偏斜之情形,尤其是「商」与「制」二字十分明显,但无接触内环边(部字有一点点擦边),若此五字有多处接触点,肯定为假币;「制」字之「衣」第一笔画「、」与上之笔画形成连笔,比较特殊,且该五个汉字为「隶书体」,此书体很是重要,往后会详加说明,敬请各位注意。「农」字「辰」部左边有留银现象;「奖牌」二字之内环圈在3点钟、7点钟及9点钟方向有一小截为「扁平环圈波浪形」防伪设计;「奖牌」二字之字体,「似隶似楷」之书体亦较凸出;外齿边上有非常明显的环状机器抓痕。

〔反面〕--

剖析「农工商部制 <wbr>二等奖牌」背面之龙图--2

剖析「农工商部制 <wbr>二等奖牌」背面之龙图--2


 

一、     除将正面所有文字及环圈,以「阴打(反打)」技巧在反面币体上,起防伪之作用外,还有在龙图之下方有清晰可见的弧形边界线,以界定龙图铸造时之边界;在左龙首右边龙眼下方有一小凹洞(·),此为标记“鲁币”之特征;左、右双龙,没有龙臂之4只龙爪均与龙身没有接触点,中间留有空隙。

二、     双龙首间「太阳」之下方「二等」二字,是以「楷书体」书写,此点就有深入探讨之必要。一枚钱币有2面,我们想当然是国家着手在铸造一枚钱币时,一定是正反2面同时进行来雕铸原始钢模,如此方方面面才能统一、美观且一气呵成,不容易出错(正常情况下是如此,但亦有例外),但我们细观此币,其正面汉字出现2种不同字体,一为「隶书体」,一为「似隶似楷之书体」,而反面就是标标准准的「楷书体」,在如此情况下,各位还认为该币是在同一时间内,由同一组设计师们所设计的吗?最基本的币体正反文字都无法取得一致,我个人的意见认为:该币正、反2面是在不同时间、由不同组设计师们分别完成的。其理由为「农工商部」该大清公署衙门是在1906年〔光绪32年〕成立的,又该奖牌是为奖励当时对国家有贡献的农工商..等单位及个人为目的所铸造之奖牌,因此推论该币「正面原模」应是在1906年单位成立之初或是稍晚雕铸完成的,所采用之币文字体为「隶书体」及「似隶似楷之书体」应无疑。而其「反面之龙图原模」,就肯定不是在同时期雕铸完成的,所持理由就是该「二等」为楷书体,如果正、反2面均在同一时间及同组设计师群一体完成,那字体肯定会一致,不会有正反不同调之情况发生,但该币实物,表现之事实就是如此不同调、不协调、不一致。

三、     由此又衍生出一些疑问?该「二等」楷书体,较正面币文字体为小,(一)是早期就雕铸好该龙图图形,且楷书体之「二等」亦已隽刻在其上呢?(二)还是早期只有铸刻龙图图形,而「二等」楷书体是为配合1906年该新单位成立,为奖励目的而后加刻上去的呢?我的看法是倾向于前者,该反面龙图及「二等」楷书体在当初铸造时就一体完成,其目的是配合当时大清某种特殊庆典中作为封赏、奖励之用,且合理的推论,当初在铸造该龙图时,肯定有隽刻「一等」字样之原模,但后因一些不清楚的原因而作罢,而该币不论是「一等」、「二等」之原模均束诸高阁,封存暂不使用了。

四、     今(1906年)因新单位成立,为制牌奖励有功相关商号,于是将该封存已久之雕铸原模,找出再重新启用,既省事又省钱,且可圆满达成任务,因此就有正反2币文不同书写文体之情形发生,这是合乎逻辑的推论,同时这也解开了该币只有「二等」,而无「一等」、「三等」奖牌之困惑,说白了该币为一枚因单位,因目的凑合而成的〔组合币〕,因此有许多网友没能悟出该币是如何成型之道理,遂称之为「臆造币」。

五、     以上所述,很多网友会认为这与该币真假有何关系?造假者他们才不在乎是啥〔组合币〕,反正拿一块真币,正反都照原模样翻制过来,乍看之下如同真币一样即可,太理论之东西,对于我们持有者在判定该币真伪上无所帮助,这倒也是事实。但藉此可开启各位对于大清机制币之研究,多少能有所帮助吧!

◎币边「大清国银币样板--鲁尔智乔治造币厂铸」之流通币:

〔正面〕--(网络上所贴之图,以无「大清国银币样板--鲁尔智乔治造   币厂铸」等字样为多)

剖析「农工商部制 <wbr>二等奖牌」背面之龙图--2

剖析「农工商部制 <wbr>二等奖牌」背面之龙图--2

一、「奖牌」二字之内环圈在3点钟、7点钟及9点钟方向亦有一小截「扁平环圈波浪形」防伪设计;「弹簧式小圈圈」虽有,但不甚清晰;「工」字下一横笔左侧有小留银现象;币面有许多从上至下之清晰刷痕。

二、下侧之实心「定位点」上有一小小留银现象,左侧满文,上下2个小◎,其中间之小圆圈几乎接近正圆形,如发现某币上该2个小◎,中间之小圆圈不圆,那该币可能有问题,要多留意啊!

【假币正面形态分析】--

(一)内环圈上没有此「扁平环圈波浪形」防伪设计,且满、汉文字偕浮肿(因为不是冲压而成,是翻制,所以浮肿)。

(二)「工」字下一横笔左侧没有小留银现象,币面刷痕不清且紊乱。

〔反面〕--

剖析「农工商部制 <wbr>二等奖牌」背面之龙图--2

剖析「农工商部制 <wbr>二等奖牌」背面之龙图--2

一、在外双宽币环间之币道中,夹着有非常明显的弧状币环,隐藏在双币环间。

二、龙图中有许多定位线,尤其在「二等」2字下方,其空间中有数条平行、垂直之线段交错在其中,此一特征也。「二等」2字上有「弹簧式小圈圈」来防伪,右龙下长须与「太阳」右侧有明显的定位线,龙身上,不论是龙背尖刺、龙尾、5朵祥云中均有许多【毛刺】。

三、在右龙靠近「等」字之龙爪边有小块留银;在右龙龙首,上额与下龙须交叉之空隙处(也就是龙口之正下方)有一小圆圈(),此为该币的「隐性防伪设计」,造假者根本不容易发现此隐藏处的,持有此币者可自行检视一下,最好是将图案倒反过来找寻较易发觉此小圆圈()

【假币反面形态分析】--

(一)没有任何定位线;币边及「二等」字上无「弹簧式小圈圈」来防伪。尤其是在「二等」字下方空白处,真币有许多纵横交错所形成之【方格】,假币就看不到。

(二)龙背尖刺、龙尾、5朵祥云中无毛刺现象,偶有亦是模糊不清,真币上是非常清晰的。

(三)左龙首下方之龙颈处模糊不清,延龙腹下之大小圆珠串(…….)根本无法呈现。

(四)在右龙靠近「等」字之龙爪边找不到有小块留银现象。

(五)在右龙龙首,上额与下龙须交叉之空隙处(也就是龙口之正下方)有一小圆圈(),此为该币的「隐性防伪设计」。该币多处之明显的防伪设计,造假者都无法仿制出来,更何况这「隐性防伪设计」呢?

很多朋友读完前述文章后,对于该币之真、伪辨别想必多少有些概念。另;有些朋友肯定会再质疑,既然新单位成立,又拟表彰有功优良厂商,为何只用「二等」奖牌?而无「一等」奖牌?难道当时没有厂商有资格获颁「一等」奖牌吗?又;既然已经有早早就铸造好的「一等」奖牌,拿出来加个正面,「一等」、「二等」奖牌具足,不是很完美吗?讲实际一点,要奖励就痛痛快快的都颁给「一等」奖牌,皆大欢喜,下属才拼命给你干事,如同国民党某位高官说:国民党什么都不多,就是奖状多,因为是自己印的!为何不如此做呢?偏偏只有「二等」奖牌实物留世,实让我们后人难以推敲其原因啊!如要解开这谜题,恐要写一大篇文章才说得清楚,就不在此赘叙,就留给各位朋友来动动脑筋,思考一下,翻阅相关材料,可能能找出令人满意的答案,大清如此做为,当然有他的道理与原因存在,该问题并不无聊,反而非常有趣,从中能汲取许多大清机制币之知识与经验,各位不妨尝试找寻看看。我在此给各位一些提示:


一、     大清机制币从1882年(光绪8年)----1911年(宣统3年),有那些机制币之龙图是双龙的?

二、     该些双龙图案均是运用在何种场合?是祝寿、是庆典、是赏赐、还是纪念某重大事件呢?如是祝寿,给谁祝寿?多大岁数?在币面上如何表现出来?

三、     该些双龙图案机制币,不论是正反面,所采用的汉文字是何书体?篆书、隶书、楷书或是行书?

以上问题如能像剥洋葱一样,一层层解开,那这枚钱币是否为「臆造币」,还是真真实实的「组合真币」就一目了然了。

LOUIS-TSOU 于台北 2014.8.12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