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转载]清珍《光绪元宝户部库平一两(入两)》银币展赏

(2013-07-25 10:37:22)
标签:

转载


京川游俠您好!讀過您的文章後,對於該『光緒29年戶部庫平一兩銀幣』的真偽辨別實受益匪淺,並對於您深入研究,小心求證,多方參照比對,找出相似差異之點之科學求真求知精神,更另人敬佩。您對於該幣除將其歷史背景、製造緣由、鋼模組具刻製出處,詳細敘說外,並對於該幣鋼模在製刻之時就有預製防偽的設計存在,此點新論最令人印象深刻,該幣先前我亦有下過功夫研究,亦發現在其正反文字及龍形、雕飾處均有許多小圈圈,且是在製幣時一氣呵成沖壓出來的,但我當時並不清楚這就是防偽功能機制,現今經您提點終於明白了,在此特向您致謝。
經我對該幣詳細檢視後(我有您所謂的真幣,數量暫隱而不顯),有下列數點心得,今特提出與您討論,並敬請指教。
一、               該幣不論是正反兩面,小圈圈在同款其他銀幣同一部位出現時,即表示是由同一個鋼模沖壓出來的,甚至是幣面沒有圖案之空白處所產生之纖細線條(刷痕)長短、粗細、走向均相同,此點是偽造者仿冒不出來的。(此點要用高倍放大鏡才能窺出端倪,肉眼是看不出來的,即便電腦放大亦看不出來)
二、               該幣除您所標示出來的明顯特點外,其實如您所說,確實是不勝枚舉的,即使在正面的珠圈上亦有明顯的防偽小圈圈。
三、               該幣因有百分之十的銅金屬,因此置放一段相當時間後會產生銅綠,在字体間或幣齒間尤為明顯。
四、               該幣之所以試鑄後不能順利推行,通用全國,真實原因不得而知,但有一點可以證明的就是當時滿清國力太弱、官僚腐敗、再加鑄造工匠水平太低,因此所鑄出之銀幣重量參差不齊,重的有37.7克,輕的有不足30克的,中間各種重量36.78、35.64.....等均有,但都是同一組鋼模沖壓出來的,因為前述之特徵均可找到,只是「重量」及「清晰度」有差異罷了(這就是讓人評論為假幣的主要原因)。


友   鄒   依   敬上 于台北

 精铸原光珍版币  上下左右几无瑕

清《光绪元宝户部库平一两(入两》银币展赏

[转载]清珍《光绪元宝户部库平一两(入两)》银币展赏
    “光绪元宝户部库平一两”银币——为清代光绪二十九年(公元1903年)户部天津造币总厂铸造。其正面中央镌汉文“光绪元宝”,外围上镌满文“光绪元宝”,下镌币值,左右分镌“户部”二字;背面中间镌蟠龙图,外围镌英文,中文意为“光绪二十九年户部一两”。该银币乃清代户部铸造的著名珍稀银币之一。

    此币,查中国目前唯一准官方钱谱、公认最权威之董文超先生主编《中国历代金银货币通览——近代金银币章卷》(《中国历代金银货币通览》编辑组编辑;中国金融出版社、经济导报出版社1993年1月联合出版),其中载入该币两个版式,谱中实物照一个版式(人两),拓图一个版式(入两),其标称直径(入两版式):直径:43毫米,重量:37克,成色:90%。

    上述的两种版式,第一个主要区别是“兩”字,其中“人兩”指的是“兩”字中间的左右两个小笔划为从“人”字;而“入兩”则是从“入”字。第二个主要区别是“人兩”重量略轻,为36.2克。其余尺寸两版皆同。两版式皆为清代珍稀银币,而相对“入兩”版又比“人兩”版珍稀级别更高。

    鉴于清代光绪年始学习西洋制钱,淘汰中式方孔钱改铸洋式银币,以及民国续铸银币距今年份最长不过一百多年,因此,其和古钱最大的不同则是一般难以形成像古银钱那样的银质自然氧化黝黑包浆(这种古银钱自然氧化之黝黑包浆至今仍然难以伪仿到乱真的程度,乃伪制最难突破的技术瓶颈)。由此,使近代银币自民国时期起成了伪仿的重灾区,尤其是自上世纪中后期起至今天,十多年时间中,中国近代银币的伪仿程度、烈度和数量,在某种程度上说已经大大超越了古钱伪仿。

    伪仿银币,不仅内齿边齿难以真正过关,更重要的是,其利用人们最为普遍的认知心理,那就是“使用磨损”,在伪制时,有意造就所谓磨损痕迹,不是龙鳞没有,就是人物鼻子凸起部分平塌或者凸起的字口平塌等。事实上,银质虽然相对铜其硬度低,不抵铜质耐磨,然而,其也有相当的耐磨性,可以想象,如果一枚非流通的银样币,出现极其明显的磨损,那要经过多少人每天反复把玩,才可出现明显磨损。换言之,就一枚新的银币蟠龙纹而言,即使每天在手把玩,一年下来,除了铮亮以外,其龙鳞的磨损仍然将极其有限。如此等等,此顺便提及,不再赘述,可各自体会。

    言归正传,转述本品。今日上博展赏的,乃本人精藏之“光绪元宝户部库平一两(入兩)”银币。本品除边有少量五彩包浆外,基本上乃为通常所说的“原光”。即未使用。这种原光币,其机铸出来距今仅110年左右,因此,其在一定环境下保留原光是没有问题的。我们可见《中国历代金银货币通览——近代金银币章卷》中刊载的由中国人民银行保存的许多银币,尤其是一些珍稀银币,皆是这种“原光”质色。

    由图照进一步可见,无论其内齿、边齿和圈齿皆非常标准,凸起与分布匀称自然,间隔距离匀称清晰。尤其是文字笔划之面呈圆凸状(不是平坦状),此乃原机冲压深打之典型特征。龙鳞颗粒清晰,纹饰线条亦呈圆凸状态。其中,云纹螺旋线条明显。一句话,从几乎所有特征观察,几乎无有瑕疵,乃为原装铸机所精铸(冲压)之银质样币,伪作机器压制质量极难超越。且重量尺寸皆符合权威谱载之标称标准,如此,此币当为门开十万大山矣。

    为此,值“五一”之节,将此银样币遣上博来,展赏一番,当为众友节日消遣观赏助兴矣。


[转载]清珍《光绪元宝户部库平一两(入两)》银币展赏

[转载]清珍《光绪元宝户部库平一两(入两)》银币展赏

[转载]清珍《光绪元宝户部库平一两(入两)》银币展赏

[转载]清珍《光绪元宝户部库平一两(入两)》银币展赏

[转载]清珍《光绪元宝户部库平一两(入两)》银币展赏

[转载]清珍《光绪元宝户部库平一两(入两)》银币展赏

0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