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小才女可心
小才女可心 新浪个人认证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171,297
  • 关注人气:258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给孩子的心安个家!

(2012-01-22 00:08:06)
标签:

育儿

心灵家园

心灵塑造

精神世界

信仰

梦想

分类: 爱在心间
    人与人的不同完全取决于人的精神世界,不同的精神生活将人区分在不同的生命层面,它有别于其他所有的生命状态。 一个内心生活丰富的人,和一个内心生活贫乏的人,他们是在实实在在的意义上过着截然不同的生活!在这个充满激烈竞争与角逐的年代,人们无奈中也只能满足于每天吃喝拉撒睡这些大量琐碎的生活内容,尤其在培养孩子方面,那些属于精神层面的内容却往往被忽略了,孩子喜欢什么、心里在想些什么家长知之甚少。都说心有所属,孩子的心思在哪里?我们该怎么塑造孩子的心灵,我们有没有提供给孩子的心一片天空、一个家? 
   
    记得小的时候朋友送了我一只可爱的小猫,我喜欢得每天把它放在我的被窝里,我觉得它就是我亲密的伙伴是我最好的感情寄托,我可以在它身上找到我缺失的东西。可是后来家里大人因为嫌它脏生硬的把它扔出门外,更残酷的是它不肯出去还被门夹伤了腿,那惨叫声令我终生难忘,为此我难过了很长一段时间,至今还耿耿于怀,以至于后来酷爱小动物养小狗而不肯再养猫。人在儿时心被伤过长大后很难复原,这是我的亲身体会,因此我会很在意平时对女儿的细心呵护,生怕她幼小的心灵受到伤害。
   
    由于幼年时不在父母身边生活的缘故,被大自然塑造的我从小就是个心思比较野的孩子,喜欢独自一个人想入非非,喜欢享受那种幻想美好的事物给我带来的愉悦感,也许正是这种精神上的力量支撑着我那曾经幼小的受过伤迷失过的心,虽然那时孩子的精神生活没有现在这么丰富多彩,但至少还有儿时伙伴们的嬉戏、还有大自然的养分足以滋养我干枯的心灵。后来回到父母身边,母亲的严厉促就了我叛逆的性格,父亲的本分挖掘出我内心中善良的本性,双重性格的我迷失了自己的方向,记得那时最爱的一首小诗《假如生活欺骗了我》,激情澎湃年轻漂泊的心无处停靠,那时候我是多么需要有人来为我引领航向啊!那时候的我喜欢编织五彩斑斓的未来世界,幻想自己是一只破茧而出的彩蝶,没缘由的喜欢柏拉图式的精神恋爱甚至爱慕依恋优秀的同性朋友。学生时代喜欢在课堂上偷看武侠、推理、言情小说就是我最享受的精神生活了,也因为此不知挨了老师和家长多少训斥。而小说中的世界给我提供了无限遐想的空间,我感觉我的人生不可缺少的是梦想,我为梦想而生存,我的生活因为有梦想才充实起来,就好像我流浪迷失的心找到了一个家!

    我自认是一个重情念旧的人,生活中无处不在的感动总会打动我脆弱的心灵,只不过几十年生活的磨砺使我那感动的泪水不在脸颊而是流入胸怀滋润了心田。感觉我自始至终都是一个注重精神生活而蔑视物质享受的人,或许正因如此我显得和现实生活有些格格不入,有时候我所做出的人生选择会令很多人难以理解和接受,就像我不能理解我身边的人为何都那么现实一样,更痛苦的是我对现实会经常有种强烈的排斥,我们好像生活在不同的精神世界,我曾经痛苦、过激、抑郁、挣扎过,我并不想做另类人群,我只是感叹这个世界难寻知我心者!我不知道人们都有着怎样的精神世界?他们是否像我一样在意这些所谓不着边际的东西?梦幻般的童年不是每个人都经历过的吗?如今他们是否还有梦想?或许是我的精神世界太接近孩子的世界永远不够成熟(世故)?从人生观和价值观的角度来讲,追求真、善、美,想拥有美好而丰富的内心世界,也是一种人生理想啊!
         
    人是一种具有超然精神属物的高级动物,即便我们自身曾经缺乏精神生活,我们也知道可以从很多方面来弥补,但是孩子却没有这个能力,他们需要大人的栽培引导,你把他引导到精神层面他就具有丰富的精神世界,你把他引导到物质层面他就是贪图物质享受的人。对于孩子的教育,现在很多家长也知道让他学音乐学绘画还有进行阅读之类的来丰富他的精神生活,孩子都喜欢看动画片,经典动画片里有很多正义与邪恶、善良与丑陋的精神内容,这些内容也是现实生活的形象和概括,孩子可以从中吸收到滋养生命的有益内容,但是仅仅这些还是不够。

    其实更重要的精神生活内容还是人与人之间的精神互动,一个良好的家庭生存环境对孩子的成长至关重要。父母对孩子的影响最重要,父母的精神生活内容直接决定孩子的精神生活内容,一对粗俗无知的夫妻要培养出高贵素质的孩子的概率实在太小了。如果一个生命长久生活在精神匮乏的状态中,他对粗俗的、丑恶的东西很适应承受能力会很强,而他对高尚和美好的事物却难以感受得到,他今后的生活将难免陷于平庸之中。要唤醒孩子沉睡的精神生活,使他的精神生命得以滋养,家庭中的精神生活内容不可缺少,父母的责任也因此而艰巨。

    其实孩子天生就有感知美好事物的能力,他们在生活中可以随时随地捕捉到能够吸收并滋养自己精神生命的内容,但是如果大人不给他提供充足的精神营养环境,孩子慢慢地会变得精神生活匮乏甚至麻木不仁。现在的家长都知道要重视孩子的生理健康和心理健康,但是在家庭中应该给孩子提供什么样的精神生活内容,我们该做什么呢?
   
    我还记得可心一岁多看巧虎时的情景,巧虎因为遭受到挫折而伤心流泪,可心也跟着流泪哭着对我说“不要不要!”我被孩子原始纯真的情感震撼了!从那时起我更加坚定了信念,一定要给她提供富足的精神营养,要给她良好的家庭氛围,让她感受到爱,让她学会分辨对与错、美与丑善与恶!

    培养女儿成为一个精神富有的人,做到这一切的基础是自己首先要保持良好的精神状态,甚至我对自己的喜好都做了调整,凡是有利于孩子成长的保留、不利于孩子成长的摒弃。自己喜欢旅游、喜欢看书对孩子来说正对路,首先我要带她争取游遍北京市郊景区,再游遍祖国大好河山,一有机会就去环游世界,让她饱览美景的同时开扩眼界增长知识;我还陶醉于为她购买大量的幼儿读物,陪她阅读,让她养成喜欢书、爱读书的好习惯,书本是空虚生活的最好填充物,书中自有颜如玉,有了爱读书的好习惯,她的人生不会差到哪里去。

    另外最关键的是要给她提供丰富的家庭精神生活和参与集体活动,比如亲子互动,要和她做朋友平等交流(当然必要的时候还是要拿出家长作风来的)、一起探讨有关她的事情;在家庭以外要多提供参与集体活动的机会,要培养她团结合作、善于沟通、乐于助人的优秀品质,要帮助她结交优秀的小伙伴,养成积极向上思进取的好习惯;还有应她自己的要求还给她报了几个兴趣班,培养她多方面有益的兴趣爱好,比如音乐和艺术的熏陶,即使不走专业路线,音乐艺术方面的修养也会使她未来的精神生活充实而有意义。我相信这些对她人生之初的铺垫可以令她拥有乐观向上、积极进取、快乐和幸福感较强的精神世界!

    世上有很多事情是需要用心去体会的,用心体会那些美好的事物才是人生的精神享受,这需要拥有一个良好的心态。而要拥有一个积极乐观的健康心态是需要学习的,从小吸取精神养分是必不可少的,就像植物需要阳光雨露的养分一样。我期望女儿的人生是幸福的,也希望她有能力把握自己的幸福,希望她有思想有深度,不要过分贪图物质享受,不要过于注重外表打扮的花枝招展,还是多一点原生态自然清新,对他人来说养眼对自己来说养心,要有对人生的思索,这或许只是我对女儿的期望,期望她将来理解并认同。人对生命存在的意义的思索,是一个即虚幻又真实、即隐秘又诱人的精神生活,追求生命自身价值的意义也就是人生命存在的根本意义。

    有一种女子,她有自己独特的气质、喜好、信仰和原则。她不急功近利、不浮夸轻薄,能做到宠辱不惊,看上去无欲无求而却是内心丰富。偶尔也会说笑打闹,心却平静如水淡定安逸,因为她内心有着富足的精神生活;她对生活有着与众不同的感悟,因为她曾经历过生活的各种磨难和历练;而无论经历过多少坎坷,她都有能力将生活装点得诗情画意般美妙,因为她的人生因精神富有而充满希望!她的心中有梦想,她的人生因有梦想而精彩!她守候着自己美好的心灵家园,她的心永远都不会孤独!

    我希望我女儿将来成为这种内心富有热爱生活的女子!我要给我女儿的心寻找一个家!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