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2月13日。集美学村和厦门大学早期建筑,国务院2006年5月25日公布的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近现代重要史迹及代表性建筑类,时代为民国。其中,厦门大学内有群贤楼群、芙蓉楼群、建南楼群。其中,群贤楼群位于演武路进入校园的主干道上,是游客最为熟悉,也是思明校区中最具代表性的历史建筑。群贤楼群包括映雪楼、同安楼、群贤楼、集美楼、囊萤楼5幢建筑。群贤楼群建于1921年5月,1922年底竣工,是厦门大学的首批校舍。校舍落成后,陈嘉庚将1号及5号楼分别命名为“映雪楼”和“囊萤楼”。“映雪”、“囊萤”二语,出自古人孙康、车胤不畏贫困、勤奋好学的典故。2号及4号楼,陈嘉庚则以“同安”和“集美”两地名命名,表达了嘉庚先生为振兴家乡、办好国民教育的决心。中间主楼,陈嘉庚命名为“群贤”,取“群贤毕至、少长咸集”之意。该楼群呈“一”字形排列,坐北朝南,砖石木结构。当时,群贤楼、同安楼和集美楼为教学楼,映雪楼和囊萤楼为学生宿舍楼。下图所拍为群贤楼,楼前的纪念雕塑为陈嘉庚。

映雪楼。


映雪楼和囊萤楼为三层建筑,平面均呈双角楼内廊式布局。墙体为花岗岩条石砌筑,楼面为木结构上铺红色斗底砖。双坡西式屋顶,屋顶铺红色机平瓦。山墙开尖拱形窗,三楼设前廊,8根西式圆柱承托屋檐。两楼3楼中亭亭楣上分别镌有陈嘉庚和陈敬贤(陈嘉庚之弟)手题的“映雪”、“囊萤”两字。
从演武路的校门进入,依次为囊萤楼、同安楼、群贤楼、集美楼及映雪楼。我是从校园内往外走,所以拍摄次序相反,首先看到的是映雪楼。





集美楼。

各楼之间以双坡顶木廊相连。

鲁迅纪念馆。鲁迅先生1926年9月至1927年1月在厦门大学任教,开始住在生物学院三楼东南靠海的国学院,不久即迁居集美楼上左边第二间房。1952年集美楼被辟为鲁迅纪念室,后与鲁迅文物陈列室合并,成为厦门大学鲁迅纪念馆。



群贤楼,厦门大学历史建筑的标志。









同安楼。同安楼和集美楼分别位于群贤楼的两侧。



被脚手架包裹的囊萤楼。进入厦门大学演武路校门,在大道北侧首先可看到此楼。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