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4年12月20日。麦德赫斯脱大楼旧址,上海市人民政府1994年2月15日公布的第二批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地址南京西路934号,建造年代为1934年。此建筑位于南京西路泰兴路西北拐角处,距德义大楼不远。该建筑原名麦德赫斯脱大楼,上海市规划和国土资源管理局网站公布的市优秀历史建筑中称其为MEDHURST大楼,现名泰兴大楼。泰兴路原名麦德赫斯脱路,据说,18世纪60年代,美国有一个叫麦斯塔德的青年和冒险家、船长板司脱来到上海,两人开办了一家老晋隆洋行,又叫麦斯塔德公司。1881年老晋隆迁到今天的泰兴大楼地块。老晋隆洋行做卷烟生意发财,老晋隆成为“品海”牌卷烟在中国的总经销。麦德赫斯脱大楼由新瑞和洋行设计,为钢筋混凝土结构,建筑属现代派风格。
不少上海人知道泰兴大楼,是因为其底层的中移动营业厅。这栋楼在上海邮电事业发展中占有一定位置。上海邮电志显示,1971年,邮电部兴建京、沪、杭干线微波电路工程,泰兴大楼发挥过不小作用。这一年5月,上海开始建站,在郊区佘山设立微波中继站和市区泰兴大楼设立微波终端站。泰兴大楼安装4千兆赫960路模拟微波国产1型收、发信机3套,3.2米抛物面天线1副,960路微波载波电话终端机一部。初期使用Ⅱ、Ⅳ、Ⅵ三个波道,一个传送黑白或彩色电视,一个开放960条电话电路,另一个作备用。为转播电视节目,泰兴大楼与上海电视台间敷设四管中同轴电缆一条,另在泰兴大楼侧安装电视架一架。1972年1月19日,京沪杭模拟微波电路全线试通。开通后首先承担传送中央电视台黑白电视任务。
1986年,佘山微波中继站与泰兴大楼微波终端站间,干线微波传输的质量受到市区高层建筑发展的影响。为此,改为利用在建的上海电信大楼的高度,在佘山和电信大楼两端各安装4千兆赫模拟微波收、发信机(Ⅱ型机)3套(2主1备)及相应的天线设备;在电信大楼和泰兴大楼两端增装6千兆赫模拟微波收、发信机3套(2主1备)及相应的天线设备,使佘山与泰兴大楼间的传输信号经由电信大楼进行中频转接连通。佘山微波中继站与泰兴大楼微波终端站间原直通的4千兆赫微波电路停用,4千兆赫微波收、发信机(Ⅰ型机)淘汰。


大楼东侧南京西路上的大华公寓,也是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







泰兴路。


以下3张所拍为大楼北侧的奉贤路。



大楼内部。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