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响堂斋诗话六则

(2023-01-11 20:25:18)

响堂斋诗话六则

语音差异出于元代

壬寅岁末,曲江诗社赵伟在群中求教:(泽)字在现代汉语拼音中是二声,但在词林正韵,佩文诗韵中列入十一陌韵中,不知是古时语音与现代语音有别,还是其他什么原因。群里各位有知道的烦请赐教。响堂斋回答:古今语音有别。差别出于元代,蒙古人统治中国,要和汉人说话,双方交流互动,语言发生变异。元代一百多年,将近三代人及至明朝建立,汉人掌权,但流行语言回不到唐宋时代了。满清又是异族统治,蒙满本近亲,首都同在北京,加明朝连续七八百年,所以到民国统一语言表达,北京话成了普通话。对汉族人言,普通话就是杂种话赵伟:谢谢赐教。

行不更名 坐不改姓

辞旧迎新,四川诗友车启磊发了个帖子,名字变了,颇感诧异。车君解释:感觉用微信用真名不太好,所以就改了下我随手回复:人喜欢熟人,越交越熟。熟悉才有信任微信中经常换名字的人,给我的印象,多喜欢做对不起人的事所谓打一枪换个地方行不更名,坐不改姓。提倡堂堂正正光明磊落忆及九十年代初拜访霍松林教授。因水平低,怕人笑,用笔名发表诗词。霍老说,用笔名是新文学界做法,动辄批判,怕人识其真面目。古人行端履正,以名为荣。君于疾没世而名不称”。霍老还说,古人也很谦逊,有时用斋号,以应对不同的语言环境。只是真名、斋名,都是永久名号与笔名有根本差异。这也算是新典一则


夸人语气宁低勿高

长春张永贤看过《响堂斋词话》后来贴:我觉得您改过的‘再续滔滔’,还是没有我原来的‘正气滔滔’好。我敬佩您是从您那三首歌吟知青的诗开始的,觉得您有一身正气。”“这一身正气是很多人缺少的。”我回帖:“明白。但和我词,写我,调子宁低勿高,高了容易招谤。所以初读大作时就觉得一定要降温。非常感谢你!永贤初稿是“响堂吟者,文才赫赫;庐中赤子,正气滔滔。”我告诉永贤:“吹过头了”。修改后的“再续滔滔”,一是承接首三句,大唐诗韵,长安诗风,二是有意降低美我温度,突出历史长河的滔滔相承。永贤回帖:这个我明白。

永贤还赞成我的“诗词创作要大胆尝试”说,“您说‘我的有些作品,现在重读,自己都感到吃惊,当初是怎么写出来的?如《羲和》《嫦娥》《贺岚社成立步韵》等。现在重写都不一定写的出来,或写得这么好。’这个总结我很认可。”

大气磅礴 雄健伟丽

《沁园春·迎春词十首》发到各群,各地诗友纷纷点赞。

刘玉霖:“赏读一过,大赞:千古词坛此调高!”

刘献琛:横揽词坛,信笔挥洒。平章风月,管领烟霞。博古通今,承前启后。鹏程万里,云路千重!

陈家林:《沁园春·迎春唱和十首》大气磅礴,雄健伟丽,赏者论者各举眼力,透彻深邃,学习后又悟圭臬。

杨再丽:新年伊始,魏老师即创造了一段词坛佳话,很荣幸参与其中,历炼一回,有收获,很高兴!老师用心良苦,学生感激不尽。遇到您这样的老师是我的幸运。

张榜:《沁园春·迎春唱和十首》华彩四射!词人各具慧眼,摹景抒情,每每发人深省,如饮甘露!

高敏:学习一组唱和佳作!

 

糊糊涂涂收了个诗弟子

汉中高敏,《汉中文史》编辑。去年曾要拜我为师,我未答应。不是不合格,而是她不需要我这样的低水平老师。今日见《响堂斋诗话》来帖:“读后佩服,也汗颜。”我说:“没啥汗颜的。有时无诗意可写,有时又没空写,我都经历过的,很正常啊!”她说的意思是我让她写《沁园春》,她没写出来。因此是我在宽慰她。并说:“我觉得这次感染影响很大,本来脑子不好使,更不灵光了,感染以后一直没有痊愈,咳嗽气短,乏力头晕我说:这可能是一个原因,但生活本身是不自由的,写诗说简单也简单,说复杂也复杂,有时不由自主。古人曾有体会,尽日觅不得,有时又自来高回帖:我觉得哪有自来的,都需要厚积薄发!读书破万卷,下笔如有神我回答:不断读书学习是当然的她又说:在我眼里,您是大家,需要仰望的我回答: 别别别坚持不懈,持之以恒,你的成就会高于我因为你的基础好,条件好”“你太爱诗了,又勤奋,越学得多,越懂前人的成绩造诣来之不易得远就不懂”“既然惺惺相惜,你读懂我了我就认你这个弟子高敏马上回答:哈哈,谢谢师父不是吹捧,是真心话”我开她玩笑:“你这个弟子可不平常,身高才大,原不敢收,今天被你吹迷糊了,就认了!高:老师过谦了。实际上我难望项背。目前都不知道怎么突破自己,更谈不上超越你们。自觉还是学习积淀不够可能也有您说的,无知者无畏,所以越写越不敢动笔了魏:那你还没尝够写诗的甜头。我现在就离不开诗,不读诗写诗,就不知日子怎么过。不存在不敢动笔的问题诗与生命融为一体,你不知她何为高,何为丑。高:这个,从前年初学就已经与生活生命融为一体了但越学就有了敬畏心,有些望而却步就像开车,越开速度越慢,越不敢开了魏:既然融为一体,何来敬畏心?既存敬畏心,你就还把诗当外人。你嫌自己写的诗不够格,这只能再学再写,不会敬畏而却步。以开车为喻,爱车就会精通车,越开越舍不得离开车,不会怕。怕还是不熟悉,掌控不了。书家陈泽秦有句话给弟子:你爱书法,就像你看麻子老婆,好就好在有麻子读到此就笑了真是悟道者


诗与人同,各有机缘造化

高敏欣赏陈泽秦的话,说这是自信的表现我以为,这不仅是自信,就是上面说的:“诗与生命融为一体,你不知她何为高,何为丑。”因此,她要我为她昨天写的一首贺人生子诗“指点”,我一口回绝,说不用。我问她:“十个指头一样长吗?”事有大小轻重,情有喜怒哀乐,各随其遇。就像这个孩子,来了就好。别想他趁寒不趁暖,是男不是女。诗和人一样,各有机缘造化别想写诗每一首都“出奇有味”,只要各得其意各称其体就行。

2023.1.11.响堂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