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建章论屈原李杜李义山
(2022-11-16 19:18:38)张建章论屈原李杜李义山
(2022.11.10.未央诗群,响堂斋辑录)
左之左之:君子坦荡荡,小人长戚戚,都在七情六欲之中。所以诗的灵魂在于用最生动的语言写出最真实的感受。
张建章:
某种意义上说,诗的灵魂就是作者灵魂的一缕分魂。无作者分魂的诗,徒为行尸走肉。
美色不共面,皆嘉于目。再好的诗人,也不可能对每个人的胃口。生物的多样性正如诗的多样性。
乔木代替不了小草的位置,任何一颗星星,都有他在天空独特的位置。只要它乐于发光,乐于奉献自身光明给这茫茫宇宙。哪怕走到生命尽头,然后它死了,坍缩进黑洞,成为孕育新星球的暗物质,在那黑暗中,仍有光明的余热在。
我也不太喜欢李义山(采芹生正在读义山,群中有人谈义山),他活得太憋屈、矫情,空有隐晦情如注,未得红颜常伴行,可怜。
刀刀:邯郸张建章你居然不喜欢义山,就不怕挨揍?
张建章:
屈老夫子的浪漫被太白取了一瓢,饮而未尽,而太白以得其神;屈老夫子的现实被老杜取了一桶,饮而难以完全消化,但老杜却有独出机杼处,遂后世无可匹敌。
七律至义山而入新境,非虚言。不喜欢的是其憋屈的人生。
话说回来,没有那样的性格与人生,也就没有那么多那么好的朦胧诗,没有朦胧诗之祖。
所以,从这个意义上来说,诗就是人生,人生就是诗。真正的诗,是流淌在作者周身的血液,只是偶尔用笔管抽出来再拉成丝罢了!
闺情诗还局限不住李义山的情诗范围,广义地说,还是叫爱情诗比较准确。
真正的师,是大自然。是人生百态,是自己的内心,舍此求师,都是舍近求远,甚至缘木求鱼。
好诗永远是彰显生命的力量,向上的力量,生长的力量。
刀刀:功在诗外,没有自己的真实际遇,没有自己的真情实感,无论是效义山,还是效纳兰,都是无病呻吟。
张建章:李白非学而得之,是其天性使然。其实别看李白表面挺潇洒,佩个剑还经常弄些五花马四处逛荡,好像真的道骨仙风不入世俗,其实他的内心在“渡远荆门外”后的十多年间,从来没有消歇入世的心,只是他比较任性罢了,一眼(一个眼神儿)不合就扬眉甩袖,牵马换酒,甚至当衣买醉。此等任性,非一般人可比。
李白的诗是骨子里长出来的。其出身影响了其尴尬。碎叶遥来,又非汉人,这一点实在不如老杜。只是老杜又偏不逢时。
两人其实都无治世之才,与元白苏辛不同,与辛稼轩尤其不可同日而语。
但李白确实是最符合人的本性的,人人向往的无所羁绊的人类天性,所以李诗光芒万丈。他的诗是天性里长出来的奇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