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3学年第二学期育才小学数学组主题教研活动(1)四年级备课组
标签:
佛学 |
分类: 数学教研(备课)组活动 |
“小数的加法和减法”教学设计
一、
小数加减法是人教版四下第六单元第一课时的内容。在日常生产和生活中,诸多问题的解决,都离不开小数加、减法。它是数运算中不可缺少的内容,是形成良好的计算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学生在三下已经认识了简单的小数,会计算一位小数的加减法,在本学期里学生将系统地学习小数的意义和性质,并在此基础上学习比较复杂的小数的加法和减法。在这里学习的目的是使学生很好地理解小数的意义,能用小数来表达和交流信息,初步学习用小数知识解决问题。
本课的重点是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难点是理解计算的算理,关健在于学生能用小数计数单位理解算理,发现小数加减法与整数加减法在算理上是相通的。本课的教学目标是:1.让学生通过计算自主总结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通过探索、理解“数位对齐”就是“小数点对齐”的算理。2.让学生经历算理的探索过程中运用已有知识经验进行迁移、实验、推理、分析概括。从而培养学生探究能力,提高了问题解决能力。在算用过程中让学生体会小数加减法在生活学习中的广泛应用,提高对数学的认识。
为此教学时要充分尊重和相信学生,让学参与轻松的口算过程,从已有的知识经验中进行迁移,自主总结出小数加减法的计算方法。放手让位学生留足时间和空间让学经历探究算法的过程,调用生活中经验或举例、或画图和运用小数的意义进行试验、推理、进行探究理解数位对齐也就是小数点对齐的道理。
二.
1.通过听算练习,边复习边激活算法。
(1)0.8+0.3 =
(2)0.8- 0.3 =
(3)1.4+0.6 =
(4)0.8+0.2 =
师:对于小数加法和减法的计算你认为有哪些需要注意的地方要提醒大家的吗?这些注意点都是平时的计算中容易犯的错。原因是对这些注意点为什么要这样做的道理不通,知识的原理理解不深刻导致!今天我们很有必要再去理一理这当中原理!
(意图:边复习边激活旧知,唤醒已会的计算方法,为新知识的学习做好迁移的充分准备。)
设问引入
(1)计算结果能化简一般要化简的依据是什么?(小数性质)
(2)
“相同的数位要对齐依据什么”我们怎样去研究、解决这一问题?(举一些例子做试验、讲理由方式)
方法点拨:是呀,我们可以通过举生活、学习中的一些存在的例子作为事实依据(事实胜于雄辩吗),甚至可以运用学过相关的知识作为理论的依据来讲道理。通过“摆事实讲道理”发现知识的奥秘!
2.借用导学单探究、理解算理。
(1)独立思考,组内交流。
独立完成:1.75+1.57,1.75+0.2说说你是怎么算的,这样算是怎么想?
(2)展示学生的思维过程:提问看懂?要问?懂得用什么方法来说明?
预设:1.借用人民币、长度单位等进行举例子的。
意图:数形结合让学生明白根据的是小数的意义,把相同的计数单位摆放在一起方便计算。
(3)
(4)这节课的重点问题通过结合小数的意义已经解决了。(同桌相互说,再指名说)
3.
(1)
谁愿意将自己的计算拿上来展示,让大家给你评一评?
(2)
(3)
4.整理回顾这节课的收获!
5拓展延伸:

加载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