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育才小学语文组先进教师经验交流

(2013-06-29 12:43:30)
分类: 学校校本培训活动

 让孩子爱上阅读

汪旭东

上个周末,我有幸参加在马鞍池小学举办的海峡两岸“儿童、科学、阅读”研讨会,这次会议专家们理论的引领和现场上课给我受益匪浅。我对杭州管军晶老师的报告和课例记忆犹新,我现在把我的收获与大家交流。

    他说,要让着迷于三维立体电脑游戏的男孩子们爱上阅读,这个稍显极端的办法小试无妨。但家长要充分利用孩子看书的时间,挖掘他们对于阅读本身的兴趣。比如先从孩子喜欢的书入手,给孩子推荐情节发展较快的侦探类或冒险类小说,陪孩子一起阅读或聊聊书。阅读没有捷径,培养阅读兴趣的方法也不能一蹴而就,家长们要有心理准备,坚持才有成果。 

        没有阅读,孩子的作文一定不好,但阅读很多,作文也不一定好,这和孩子的语言天赋、思维逻辑能力有关系,跟孩子的阅读习惯、阅读方法也有关系。有的孩子读书,只关注情节,不关注语言,不关注表达方法,不思考作者是“怎么写”的,所以阅读与表达的管道始终没有“打通”。怎样改变这一点呢?有两种方法可以试一试:一是坚持大声朗读,在潜移默化中提升孩子的语言感知与表达能力。二是搜集好词好句,摘抄是一种方式但大量抄写会让孩子因此迁怒于作文。如果家长有时间,可先行阅读一本经典童书,在读书时用荧光笔将好词好句逐一划出,然后再把这本书递给孩子。孩子在阅读的过程中,自然会关注这些重点,从而积累书中的这些“高级词汇”,并逐步提升对语言的鉴赏能力。

 

   如果孩子已经认真并持续地阅读,他或多或少都有收获,家长不要过度介入以检查其阅读效果,这样只会让孩子感觉你对他的不信任,甚至会影响他的阅读兴趣。每个孩子的性格差异和情感类型不同,这决定了他们也会有不同的阅读取向,家长和老师可以给孩子推荐一些其他类型的童书,但前提是不能否定他的选择,不能引起孩子的反感。可以通过亲子阅读、电影电视导读等途径引起孩子的兴趣。另外可以借助老师在孩子心目中的“特别地位”,让老师帮助推荐,将会事半功倍。建议有条件的老师,每学期开几次专题读书会,给孩子几个阅读专题,课堂中和孩子一起聊书,将会激发他们极大的阅读兴趣。

   叔本华说:阅读,不能让自己的脑袋成为别人的“跑马场”。这和尽信书不如无书是一个道理。如果孩子没有独立思考与辨别信息的能力,在这个信息爆炸的时代,很容易陷入信息的海洋无法分辨方向,当然也不可能发展思维的深度与广度。引导孩子带着批判与辨证思维去阅读作品的最好方法,就是与孩子有深度地聊书。从一本家长与孩子都感兴趣的作品入手,在家庭中营造聊书的氛围。首先家长要鼓励孩子敢于讲出来,乐于分享他的阅读观点,不论他的观点是否成熟,表达是否流畅,家长不要急于给出答案或给孩子判断对错,要学会尊重并倾听他们。其次,要提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营造宽松、真诚的探讨气氛。比如一些与生活内容相关联的问题:书中的人物,像不像生活中的你?假如你是主人公,碰到这样的情况你会怎么做?平凡好,还是不平凡好?你愿意做现实中的英雄吗等等,切忌将讨论变成一场我问你答式的考试,让孩子回答什么中心思想,这样会扼杀孩子的阅读兴趣。再则,孩子的观点稚嫩,家长也可以平和地表达自己的不同观点,并说出理由。有不同观点的碰撞,才算是一次完美的讨论,孩子辨证思维正是在碰撞中发展与提升的。

  小学语文教育心理学

                                 钟金芝

一、0分作文和 5万元诤言引出的思考

0分作文?

       2006年高考作文《我们头上的灿烂星空》

       谁出的题目啊?现在的星空还灿烂吗? 怎么不改成美丽的太湖水呢 ? 这个比较有现实意义。作为一名高中生而言 , 对于这些小孩子才会感兴趣的东西没有激情。黑夜给了我黑色的眼睛 , 我却用它来翻白眼 ! 闲话少说 , 还是要写作文 , 现在来论证怎么能够看见头上灿烂的星空 : 拿一大棒子 , 狠狠的打在头上!

5万元诤言

       云南省政府在全国首设诤言奖

                    悬赏5万元求真话

历史太长、权谋太深、兵法太多、黑箱太大

内幕太厚、口舌太贪、眼光太杂、预计太险

二、0分作文与5万元诤言的原因

怪圈           0分作文与5万元诤言

上学时       不准或不鼓励说真话、实话,

              隐性要求说好话、套话、假话;

工作时:  政府不得不出重金求购真话、

                  实情。

三、小学语文教学中的心理学

1.在应试教育背景下讲心理学,如何达到最佳效果对自己,对学生

2.教师在学生和子女心目中是什么形象?(解读南方周末)

3网络上惊现父母皆祸害小组

豆瓣网上有个父母皆祸害小组,创建于2008118日。

这个小组发展得很快。他们在这里宣泄对父母的怨恨,交流如何对待父母,如何与父母对抗。

他们宣称:家是世界上最没法谅解的地方。

       父母皆祸害,光是这五个字就足够让不少人惊愕和愤怒。

       更令人无法忍受的是一个事实:他们大多是小学教师的子女

事例:很多人成名之后写书,并不是我们预期的那样感谢老师的尊尊教导,而是怒斥老师的刻薄、机械、狭隘比如,崔永元。

解读:

应试教育,害了我们的学生,也害了我们自己让我们一部分人变得刻板、无情、无理。

甚至害了我们的子女让他们得不到父母的包容、理解和呵护。

四、 语文教学的多元解读     

为什么语文教育不能追求标准答案?

       请问:

       7前面是几?

       7点钟的时候,手表向前拨一个小时,是几点钟?

       原定星期三的会议,向前移了2天,星期几开会?

       五一节六一节哪个在前面?

五、期待目标

我们的期待     目标:孩子未来有幸福的生活

途径:好的小学  好的中学   好的大学   好的岗位   好的收入

按照这样的线路,一定能实现吗?

好学校一定好吗?

       应试教育搞得越是好,孩子们长大之后缺陷越是严重。

       证据:

幼时成绩好      长大仍然成绩好
之间遥远的距离   案例:

p    某女生,小学二年级就完成识字,会自己编写故事。

p    高中,语文成绩一塌糊涂,特别讨厌语文。

六、走上社会的孩子

社会对大学生职场新人的称呼:

       草莓外表光鲜,但是脆弱。

       刺猬浑身是刺,见谁扎谁。

大学校园里的年轻人

       厌学

       没有独立性

       没有责任感

       没有沟通能力没有理解别人的能力

       自我中心

       抗压能力差

       价值观体系混沌——很多人甚至美丑不分

       只关心能否顺利就业挣钱

       这些问题,在小学阶段就埋下了祸根。

语文教师的悲哀    南方周末的一次调查:前世杀了人,今生教语文

七、教好语文    爱上语文

案例:美国孩子的第一节语文课

八、阅读有没有价值?

学会阅读   爱上阅读

靠自己读书成长起来的学生,不但结实,而且有可持续发展后劲。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