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2011年1月19日 新浪,你的审查标准是什么?!

(2012-01-19 12:11:15)
标签:

新浪

审查

删除博文

杂谈

分类: 生活那点事
2011年1月19日 <wbr>新浪,你的审查标准是什么?!


每天习惯性看一下博客,今天打开,突然多了一条系统消息(如图),这真是让我摸不着头脑,这算犯了哪门子的错?稀里糊涂的一篇转载的文章竟然被删除了!

首先从时间上说,这篇文章是2011年8月30日转载的,时隔小半年了,现在竟然被翻出来再删除,背脊后不禁感到一阵冷飕飕,翻老底,秋后算账……这些阴暗的词汇都朝我头上涌;

再从内容上说,这是一位博友对人民日报文章《回到原点有多难》的评论,用自己孩子的经历讨论中西方早期教育对于孩子灵感和想象力的影响,内容很规范,没有任何激进的言论,我在Google上搜了一下,新浪博客的原文还在(链接: http://blog.sina.com.cn/s/blog_53fe981c0102drw6.html#comment2),并没有被删除。

那么唯一要被删除的原因是我当时转载时写的评论了,庆幸的是,我当时转载时在原文留下了评论,我找出来一看:

今天81日,我送15个月的女儿去挪威的幼儿园,开始了她的集体生活,虽然我在挪威已经4年了,对于这里宽容、自由的教育制度很熟悉了,但是亲自体验了Kaja的幼儿园,还是震惊了,挪威人怎么能让孩子那么自由地玩呢?

上天、入地、钻沙坑,他们唯一的任务就是玩,自由地玩,大一点骑着小车满地跑,小一点的坐在沙坑里造房子,每个孩子一天玩下来都是灰头土脸,幼儿园的大人(这里没有老师,看护人都是“大人”,孩子就是“小人”)和我说:“小朋友们到幼儿园来,就应该早上干干净净,下午回去脏兮兮,这才说明他们玩得好,一天过得很开心。”

我问他们,“你们什么时候开始教孩子认字和算术?” “幼儿园不教这些东西,这些都是小学才应该学的,幼儿园里就带他们唱唱歌,每周不论是否下雨都外出游玩,到森里里去摘野果,看植物,教会他们与人交际的能力。”

其实,作为一个在中国长大、没有被应试教育压垮、甚至一路走来还算“成功”的中国妈妈,对于挪威这样宽松的教育方式我至今仍然不能完全接受的,这完全与我接受的教育方式背道而驰,所以我仍然在思考、在观察、在探索,我不想一边倒地赞扬某种教育体制或者理念,因为我相信不论哪种方式都有利有弊,只有扬长避短,取其精华,去其糟粕,才是合适的教育方式。

我和老公现在都是在读博士,我们成长在两个极端不同的教育体制下,从我们思考、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看出明显的差异,而这些差异,没有明显的优劣之分,但我只能说,我走到博士这条路付出的精力与时间,肯定比老公多了不止10倍,他在挪威这样的坏境中成长,学习对他来说,一直是兴趣导向,而对于我来说,可能周围的坏境给了我更多的压力,很多时候是被推着往前走。”


转载过来的时候,评论的有些语句可能有些出入,但总体思想没有大的变化,这样的评论有危害性吗?需要被强制删除吗?有一定的审查制度我并不排斥,毕竟网络上良莠不齐,一些低级、黄色的内容确实应该被过滤掉,但是任何制度都要有一个度,或者说制度本身要有规范性,对于这种强行删除,不求新浪在删除前和博主沟通一下,至少要给予一个合情合理的理由吧,冠冕堂皇的来一句“给您带来的不便,深表歉意”,实在让人觉得很虚伪、很恶心!


博文中的每一个字都是我辛辛苦苦写出来的,这样莫名其妙地“被消失”,让我极其心寒,也没有丝毫安全感,写这篇文章也不指望新浪真的会给予回复,如果不被封杀,倒显出他们的“宽容”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