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NHH——一所值得你申请的学校

标签:
转载 |
分类: 工作与学习 |
去年回国,硕士时期的导师问我,对于自己当初的选择是否满意?如果人生能够再来一次,是否还会走那一步?说实话,选择了挪威与NHH,是我所经历的最美丽的决定之一,这里的环境,不论是学术还是生活,都契合我的个性与人生观,而遇到Mr.T,则是上天赐予的最浪漫的邂逅,也诞生了如此可爱乖巧的女儿,这些是我认为的“幸福人生”应该拥有的最重要的组成部分。
生活还在继续,还有很多考验,博士能否顺利毕业,工作究竟在哪里?……但是和我的家人一切努力,未来总有希望!
来挪威前,或许有很多的理由,让我选择美国,但是,义无反顾地来到了卑尔根这个北欧小镇,来到NHH这个前所未闻的学校,当时只为追求一份宁静与独立,结果,带给我的惊喜却是一重接一重!
如果说申请时,因为他们的通情达理而意动;面试时,因为他们的和蔼尊重而心动;初来时,因为他们的周到细致而感动;那么,4个月后的今天,已经熟悉了周围的环境,已经融入了新的圈子,真的有了触动,要写写这所学校,这所远远超过了我对她期望的学校。
NHH在挪威商界的声誉是不容质疑的(这在《offer@NHH 缘起一念间》已有详细描述,在此不再赘述),在这里的几个月,越发觉得这是一所非常不错的学校,特别是针对读博的学生来说,无论软件、硬件,都堪称一流。
首先,从硬件的角度来讲,NHH对博士生真的是非常重视,提供的条件也非常好,最吸引眼球的,当然是其高额的奖学金,更确切地说是Salary,每年税前310 400NOK的工资,相当于40万左右人民币(不过要交税的==外国人前两年减免10%,大概24%的税率),保证我们衣食无忧。虽然与挪威其他行业比起来不算高,但就“攻读博士学位”来说,在挪威读博,应该是世界上最富裕的博士之一了。而且与美国高校不同,这里的奖学金(工资)是4年制的,而不是每年评选一次,不需要面临被quit的压力,合同一签4年,其间工资是随着挪威整体的收入水平一起调整上扬的。
说到合同,因为我们直接和学校签订工作合同,是以Research Scholar的身份获得position,因此所有的福利、待遇也就和系里的正式faculty一样,享受假期、活动等,在这一点上就能感受到极大的重视与尊敬。而挪威的“高福利”是举世闻名,我们也有幸体验一把。博士生所有的学习用品、电脑(IBM T61)、复印、电话、甚至是水果、茶点都是免费的,当然学费更是没有的,据说,现在正在商议每年给每位博士生再提供5000NOK的书本费。
另外,每位博士生都有自己的Funding,以资助参加国际学术会议、summer school和海外交流等。博士生可以免费参加一次国际会议(不需要paper),而一旦paper被任何学术会议接受,参加会议的所有费用都由学校报销。一般到了三年级,这里的学生就会申请到美国做学术访问,除了工资照付,税率降低外(美国与挪威之间的互换协议,在美期间只要缴纳7%的税),学校还会提供8万NOK左右的生活补助,北欧读个博,赶上美国中产阶级了,难怪妈妈老是说“我想想做梦都笑呢,只是读书,还给工资,最后还拿个文凭”。
说了那么与“money”相关的内容,不免落俗,转而谈谈“高雅”的学术:-)。这里有浓郁的学术氛围,一般每周系里有一次非正式的lunch seminar,是本系老师、博士之间就研究内容的交流,周三和周五各有一次正式的学术Seminar,邀请全球不同大学的学者前来做报告,虽然我大多数时候是听得晕乎乎,但是这里的老师说起来就是先培养学术感觉,建立和教授交流的良好氛围。
至于学习,我在《卑尔根留学生的生活现状》已经谈论过,这里只想说一点——There
is no free lunch in the
world!
这个学期我一共有三门博士课程,旁听2门硕士课程,还有一门课的助教工作,虽然从课程的数量上看,不是很多,但是要求却非常非常高,现在真正体会到"书到用时方恨少",每天在接受新的东西,同时发现有更多的东西是不懂的,于是不断地看,不断地补充,却好像永远赶不上进度。为了解决一个问题,能牵出无数衍生问题,Wikipedia上的链接几乎可以无穷连下去。
不过,话又说回来,虽然这里的压力很大,但相比北美高校来自导师push的压力,这里的压力完全是自身提出的,是源于内心的自我约束与自我要求,这与push而来的压力又不可同日而语。在这里,你可以按自己的所想安排时间,学习自己感兴趣的课程,研究自己喜欢的领域,虽然导师的指导少了很多,但是有了更自由的空间,也能更快乐更主动的学习,所以,真正是“痛,并快乐着”,用身体的劳累,享受知识充盈头脑的快乐。
说到导师,按已毕业的师兄来说,这里导师对学生的指导非常有限,一般都是学生自己去找老师交流,老师不会主动与你沟通,特别是在写论文阶段,给的帮助更是少了,idea一般都要自己去发掘。课程、考试都是为今后的研究做准备,但是如果没有一个好的idea来支撑的话,就是有再多的理论知识也是枉然。
除却这些外在的因素,让我最满意的,还是生活的状态,每天都能保持心情愉悦,虽然卑尔根时常阴雨绵绵,但真的很难得才会郁闷一下。同是中国人的师兄、师姐自是不用说,非常地照顾我们,office里的同事们也是非常友好,虽然大家学习都很刻苦,但绝对不是书呆子,我们会泡吧蹦迪,我们会爬山野营,我们会烧饭聚餐,我们会涂鸦搞笑,每一天虽然说不上丰富多彩,但也过得其乐融融。
对于NHH的认同,不光是我们这些在读的博士,来这里交换的复旦、清华的朋友,在这里读MiB的学生,都非常喜欢这所学校,当然,大家喜欢的侧重点不同,对于硕士生或交流生来说,更喜欢这里丰富的课余活动。确实,NHH有各种学生社团,每年都会组织到世界各地参加不同的活动,而且费用超级的便宜,就我知道的,吃、行、住全包,去美国纽约10天8000NOK,去俄罗斯7天4000NOK,去墨西哥、古巴3星期10000NOK,只要愿意,总有一款适合你:)
总而言之,NHH确实是做研究的好地方,我们唯一要做就是"学习"了,没有其他的烦恼与琐事,虽然压力超过了我的想象,但通过4个月的学习,已经差不多适应了。毕竟,当我们说为梦想奋斗时,总是要付出努力的,天上不会掉馅饼,梦想也不可能唾手可得!!
NHH主楼--万绿丛中傲然独立
走廊
2004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Finn E. Kydland,NHH的校友兼教授
图书馆,大家都在埋头读书,实在不好意思进去拍照,来个外景看看吧
体育馆
健身房
攀岩馆
有着YAMAHA钢琴的Faculty餐厅,其实是我的“私人”琴房:)
高年级的博士生都有自己的办公室,而新生为了便于交流,都集中在common office,相比两人的独处,KIKI更喜欢大家在一起乐陶陶^^
一抽屉的免费文具
外间的common room是大家讨论、休息、吃饭的最佳场所
餐饮设施一应俱全,可以在这里安小窝了~
Welcom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