标签:
育儿13个月14个月15个月看电视 |
分类: Ki妈育儿手记 |

2011.6.5 Kaja
1岁25天
对于看电视,有些育儿专家极力反对,损害眼睛视力,延缓大脑发育,理由一个比一个危言耸听,最好是将孩子完全与电视、电脑隔离,我曾读过一位专家的书,她的两个孩子都超过7、8岁了,还能严格控制他们每天不看任何电视节目,我觉得在电子产品如此普及的今日,每个家庭至少一台电视,一台电脑,能做到这点真的不容易。
然而,另一个极端,就是无限制地让孩子看电视,我一个亲戚的孩子,家里的电视一直是开着的,轮番放着各类儿童节目,孩子从睁开眼睛就被动地接受这些节目的视觉、声响刺激,当然,最后“被动”变“主动”,一旦不让看电视,就要闹情绪。不可否认,这些外来刺激还是有些作用,小孩子的语言发展很出众,词汇及其丰富,表达力很强,Kaja外婆曾一度跟我说,“以后Kaja就这样养,你就把电视开着,一直放这些节目,不管她看不看,总是能听进去,Kaja中文就不愁不会说了。”
以Ki妈一贯的作风,当然不会走极端,不迷信专家,也不会因为一、两个短暂的“成功”案例就趋之如骛,竞相模仿。首先,我认为,让孩子一点不看电视,在他们年龄小的时候确实可以强制性做到,但是是否有这个必要?现在的光源环境和几十年前已大不一样,阻绝了电视对眼睛的伤害,那么电脑、手机、Ipad等其他电子产品呢?任何事情都讲一个“度”,过了,当然不行,但是太谨慎了,也没有必要。我接触到的另一个孩子,为了保护她的眼睛,家里从来不看电视,但是小姑娘一旦有机会到别人家里去,就可以在电视前呆上一整天,其实她对看什么无所谓,只不过是对“看电视”这个原本很普通的行为过于饥渴罢了。
另一方面,市面上针对幼儿的电视节目多如牛毛,既然允许孩子看,那么给她“看什么”又是一个要好好考虑的问题,首先和T爸达成了共识,一般的电视节目坚决不看,给大龄儿童看的动画片坚决不看,这些节目不符合Kaja现阶段的认知水平,她根本不能理解电视内容,只是被视频的光影变化吸引,这对于她的认知发展没有任何益处,倒是容易看成痴呆状。
另外,我们有明确的语言培养目标,不论Kaja在中国还是挪威成长,中文和挪威语是必须掌握的,英语在学龄前不做任何要求,能说、能听当然好,不说、不听也无妨(现在在我们家里,我坚持和Kaja说中文,T爸说挪威语,但是我和T爸交流时用英语)。所以任何与英语有关的儿童节目不在我们考虑的范围之内,目前Kaja在挪威上幼儿园,她的挪威语不用担心,而中文环境很匮乏,综合下来,用中文讲解的、适合1-2岁年龄段、符合Kaja兴趣的电视节目是我们的首选。
节目定下来了,“怎么看”是接下来的问题,现在网络很先进,几乎所有的儿童节目都能在网上找到免费的播放器,但是考虑到一来网络版分辨率不高,影响观看效果,容易产生视疲劳,二来在网上看电视很难控制进度,一不留神就播下一集了,或者循环播放没个底,这都不是我们想要的结果。最后决定买碟,一张一集,厚厚几大包,连着DVD机一起长途跋涉,从上海运到卑尔根(国内的碟片国外的机子有时不能放)。
从一开始,我们就有很严格的规律,一天看电视的时间绝对不会超过1个小时,一集看完就关电视;Kaja看电视的距离尽可能最远,只能坐在沙发上,不允许跑到地上站在电视前看,而且我们为了适合她的视线,特地调整了电视的高度……几个月下来,这些习惯已成自然,有时一集结束我们没有关掉电视,她自己会拿着遥控器乱按,不再留恋节目;有时她偶尔没坐在沙发上,不自觉地跑到了电视前,我们只要提醒一下,她马上后退;而且我们选的电视节目她很喜欢,一直跟着里面的内容互动,不时摇头晃脑,如果是她喜欢的音乐节目,更是看得津津有味,一曲完毕,必定鼓掌欢呼。
每个家庭都有不同的特点,每个孩子更是独立的个体,没有通用的育儿模式,只有最适合的育儿方式,此篇博文略去了我们所选的节目名字,因为我相信适合Kaja的,并不一定适合其他孩子,《Ki妈育儿手记》不推广任何产品、任何理念,只是尽一个母亲的责任,记录下小人儿成长过程中的点滴,以后回忆有个参考,而同时如果能够让关注这个博客的朋友喜欢、认同、产生共鸣或者带来启示,那是额外的收获了。
最后还要强调一下,对于是否让孩子看电视,决定权在于每位父母,Ki妈的观点只为分享,不具任何指导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