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转载]为啥是我得癌症4
(2011-04-28 01:31:03)
标签:
转载 |
分类: 生活那点事 |
而改变我这种学习观的是大三到香港交换,更为广阔的空间里,在多元化的交流中,我的视线才真正打开,才明白学习的目的与应有的态度。享受学习的过程,不要成为学习的奴隶,学习不是为了今后有一个好工作,也不是为了向别人显示自己的学历有多高,如果想一直读下去,完全是自己的兴趣所在,学习是一种乐趣,而不是与别人比较的毫无止境的竞赛。或许这种心态直接影响了我后面的学习,以及最终选择挪威而不是美国读博,因为读博就是选择了一种生活方式,读了博,也不是说一定要挣大钱才算“学有所值”。
当然我这种豁达,也只有在挪威这个安逸的地方才能秉承,一旦回到国内,受周围环境的影响,我仍然会恐慌,仍然会为“今后找什么样的工作”而担忧,仍然会傻傻地想考CFA,这个与我专业完全不搭界,但“大家都在考”、“或许能增加找工作概率”的考试,看到哪个行业容易赚钱,我也会心生向往,管他每天要工作12个小时以上,管他一年要出差30次以上,挣钱是王道,否则怎么能在我那一群“投行”、“咨询”、“证券”、“基金”里工作的同学中坦然自若?在人家年薪“1百万”、奖金“2百万”的数字前面不改色?
我一直在寻找内心的真正平衡或者说洒脱,一种不随坏境改变、不随他们评价而摇摆的洒脱,就像在我过往的人生中,总是有一些事情会触动我内心,让我幡然觉悟,而于娟的故事,这个更我有那么多相似点的女子的故事,就在这个时候出现了,让我一下子解开了这个一直盘桓在我心头的结。
这两天,我一直想,上帝真是给了我一个重生的机会,让我站在这里,健康地,看另一个女子用命换来的感悟,做自己喜欢的事,健康地活着,才是真正的王道,金钱、事业,都是过眼烟云,不是要住星级酒店,不是要全世界地豪华游,不是要给孩子上最昂贵的私立学校,不是要穿戴一身的名牌,才是我们奋斗的意义,和家人一起快乐地享受生活,在海边晒晒阳光,在林间散散步,这些是任何一个普通的人都可以做到,而对于亲人来说,这样平静、简单的生活,又何尝不是一种幸福呢?
这一部分,我不知道算作作息习惯还是工作习惯。
说来不知道骄傲还是惭愧,站在脆弱的人生边缘,回首滚滚烽烟的三十岁前半生,我发觉自己居然花了二十多年读书,读书二字,其意深妙。只有本人才知道到底从中所获多少。
也许只有我自己知道我是顶着读书的名头,大把挥霍自己的青春与生命。因为相当长一段时间我是著名的不折不扣2W女。所谓2w女是指只有在考试前2周才会认真学习的女生:2 weeks。同时,考出的成绩也是too weak。
各类大考小考,各类从业考试,各类资格考试(除了高考,考研和GT),可能我准备时间都不会长于两个星期。不要认为我是聪明的孩子,更不要以为我是在炫耀自己的聪明,我只是在真实描述自己一种曾真实存在的人生。我是自控力不强的人,是争强好胜自控力不强的人,是争强好胜决不认输自控力不强的人。即便在开学伊始我就清楚明确地知道自己应该好好读书否则可能哪门哪门考试就挂了,但是我仍然不能把自己钉死在书桌前。年轻的日子就是这点好,从来不愁日子过得慢。不知道忙什么,就好似一下子醒来,发现已经九点了要上班迟到了一样。每当我想起来好好学习的时候,差不多就离考试也就两个星期了。我此前经常的口头禅是:不到dealine是激发不出我的学习热情的。
然后我开始突击作业,为的是求一个连聪明人日日努力才能期盼到的好结果好成绩。所以每当我埋头苦学的时候,我会下死本地折腾自己,从来不去考虑身体、健康之类的词,我只是把自己当牲口一样,快马加鞭马不停蹄日夜兼程废寝忘食呕心沥血苦不堪言。。。。。最高纪录一天看21个小时的书,看了两天半去考试。
这还不算,我会时不时找点事给自己,人家考个期货资格,我想考,人家考个CFA,我想考,人家考个律考,我想考。。。。想考是好事,但是每次想了以后就忘记了,买了书报了名,除非别人提醒,我会全然忘记自己曾有这个追求的念头,等到考试还有一两个星期,我才幡然醒悟,又吝啬那些报名费考试费书本费,于是只能硬着头皮去拼命。每次拼命每次脱层皮,光头每次看我瘦了,就说,哈哈,你又去考了什么没用的证书?
然而,我不是冯衡(黄蓉的妈,黄老邪的老婆),即便我是冯衡,有过目不忘的本事,到头来冯衡强记一本书都也呕心沥血累死了。何况天资本来就不聪明的我?
我不知道我强记了多少本书,当然开始那些书都比九阴真经要简单,然而长此以往,级别越读越高,那些书对我来说就变得像九阴真经一样难懂。于是我每一轮考试前的两个星期强记下来,都很伤,伤到必定要埋头大睡两三天才能缓过力气。本科时候考试是体能,然而到后来考试是拼心血拼精力。
得病后光头和我反思之前的种种错误,认为我从来做事不细水长流,而惯常的如男人一样大力抡大斧地高强度突击作业是伤害我身体免疫机能的首犯。他的比喻是:一辆平时就跌跌撞撞一直不保修的破车,一踩油门就彻天彻夜地疯跑疯开半个月。一年搞个四五次,就是钢筋铁打的汽车,被这么折腾得开,开个二十几年也报废了。
深切提醒像我曾经那样在dealine之前突击作业的同志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