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评1978-1998辽宁足球梦幻阵容

(2011-01-04 22:23:26)
标签:

体育

分类: 记忆深处

《评1978-1998辽宁足球梦幻阵容》[梦幻系列之五]

 

 作者:叼得一

基本原则:

1,94-98年期间从外地或外国转入的不算。

2,一律按照433阵式评选。

3,无论我的见解是否符合您的心意,都希望能钩起您对足球的美好回忆。

4,由于手头没有资料,全凭个人记忆撰写。如有疏漏,请不吝板儿砖,马上拍来补充。

--------------------------------------------------------------------------------

 

守门员:傅玉彬(177)

竞争对手:杨先敏(180),许建平(181),孙宪义(183),李鲜忠(182),李翰博(183),

徐弢(182),程强(183),韩文海(189),张盛国(183),刘建生(180),陈东(188),

马东坡(188)

分析:许建平的一招一式都体现出正宗科班出身的门将的规范,其标准化的接球手式,扑救动

作,乃至步法移动,都一度成为八十年代初期国家体委训练推广的范本。孙宪义作为傅玉彬的

第一位替补,在为数不多的出场机会中也表现出大胆泼辣的特点,可惜在85年与香港精工的比

赛发生打斗事件之后,他便销声匿迹了。徐弢和程强都曾作为傅玉彬的替补,在小傅退役后又

都成为国家队和辽宁队的主力,可见辽宁队门将人才辈出。李鲜忠曾是高丰文的国少队的主力

门将,后来到佛山队担纲头号主力,也有上佳演出。李翰博和张盛国都是沈阳队门将。韩文海

和陈东则镇守大连龙门,韩文海多年来表现稳定,可能是甲A目前为止出场时间最多的球员。

陈东则凭籍良好的身材条件成为正在冉冉上升的一颗新星。刘建生曾是国奥门将,在联赛表现

中规中矩。相比之下马东坡身材和气质更好。傅玉彬出道于81年上海国际青年邀请赛,他身材

条件并不出众,但其出色的弹跳和洒脱的气质,使他成为辽宁队整个防守体系中重要的核心部

分,他几乎可以把守门员的防区扩大到禁区每一个角落。

综合评判:许建平,韩文海,傅玉彬入三甲,傅玉彬胜在突出的霸气。

 

右后卫:李争(175)

竞争对手:柳忠云(177),林乐丰(177),刘承军(181),潘庭贵(176),赵世刚(174),

吕东(180),李东波(183),隋广陆(176)

分析:柳忠云和潘庭贵是辽宁队十连冠战车起程时的主力,柳忠云风格稳重,潘庭贵则防守凶

狠。赵世刚和刘承军是大连队最早的两位主力,赵世刚还担任过中卫角色,刘承军则敢于大胆

助攻,并常有得分。吕东也曾在辽宁队座镇中路,而且一旦他座镇后方的时候,还往往能把于

明解放出来去参与进攻组织。林乐丰是辽宁在这个位置上担任国家队主力最久的球员,他还打

过国家队的拖后中卫,防守稳健,较少参与进攻。李东波的出名实际上是在国安,但他在辽宁

队时已表现出防守凶狠,助攻泼辣的特点。李争是一位全面的中后场球员,除了在防守上的兢

兢业业外,还在边路套边和中路远射中显示出不凡的功力,其中83年一次邀请赛中一脚射破球

网,让人至今回味,他是辽宁十连冠阵容中非常重要的一颗棋子。

综合评判:林乐丰,赵世刚,李争入三甲,李争胜在攻守俱佳。

 

自由中卫:赵发庆(183)

竞争对手:张光莹(181),郭新源(179),徐弘(183),肖战波(183),宋黎辉(184),

于明(180),王昶(182),程文伟(181)

分析:张光莹大部分时间在辽宁队打右前卫,在其运动生涯的后期才转打自由中卫,但在这个

位置上他表现出老到的经验,把后防组织得井井有条。郭新源是辽宁十连冠的第一任队长,作

风勇猛,也打过左右边卫。肖战波和宋黎辉在辽宁是后起之秀,表现泛善可陈。于明是辽宁队

低潮时期的顶梁之柱,从他身上还可看出十连冠的余威。徐弘出道于82年广州邀请赛,随后成

为我国最出色的拖后中卫之一。赵发庆其实与徐弘难分高下,他是辽宁十连冠的防守大闸,维

持了将近八年的鼎盛状态。这个位置上还有李强也表现出色,但我还是给他算作山东阵容里了。

综合评判:徐弘,于明,赵发庆入三甲,赵发庆胜在状态稳定。

 

盯人中卫:张恩华(184)

竞争对手:蔡全起(183),高升(183),董礼强(186),赵琳(180),庞利(187),

王亮(184),曲南楠(184),王广宁(184),郝卫东(181),荆跃武(182)

分析:蔡全起是从防守前卫改打盯人中卫的,他的特点是贴身防守,有一种要把对手逼出界外

的气势。高升是一位特别稳重的中卫,头球功夫出色。董礼强其实是一位很全面的后卫,但多

少被黑色三分钟的罪名所累,给人留下不稳重的话柄。赵琳在巅峰时期防守非常凶狠,活动范

围很大,但在后期则有些缩手缩脚。庞利是中锋出身,近来才改打中卫,但似乎只是表演头球

争顶,还未见更好发挥。郝卫东刚出道时活脱一个徐弘再现,但随后转会佛山则很快沉寂。王

广宁是沈阳队的无名英雄,虽不显山露水,但状态稳定,作用不可小视。张恩华从17岁打城运

会就令人惊讶不已,他壮实的身材,凶狠的防守实不多见。

综合评判:高升,董礼强,张恩华入三甲,老黑当然第一。

 

左后卫:孙继海(183)

竞争对手:迟跃旭(176),李义(176),隋明云(184),吴俊(179),于飞(180),

朱晓东(180),曲东(181)

分析:李义和隋明云是辽宁十连冠的前后两位左后卫,李义敢于助攻,还在中场发挥屏障作

用。隋明云在协助中路防守时头球发挥也很出色,作为边后卫,他脚下功夫之出众也属罕见。

吴俊比较全面,将来未必总拘泥于边后卫的角色。朱晓东作风朴实,无论在中卫还是在前卫都

有稳定表现。孙继海出道于右后卫,后来在国家队才稳定在左后卫,对于他的表现,众目共

睹,我已无需缀言。

综合评判:李义,隋明云,孙继海入三甲,孙继海全面第一。

 

右前卫:唐尧东(174)

竞争对手:李锡才(180),范广明(178),马效洪(180),韩明君(174),肇俊哲

(179),隋岩(177),徐东岩(184),于明(176),白广海(184),朱锴(180),朴俊杰(178),

孙明辉(182)

分析:李锡才的特点是速度快,可随着战术安排,时而充当进攻快马,时而充当防守屏障,战

术作用明显。范广明技术细腻,在当时较为粗犷的辽宁队始终找不到最佳感觉。马效洪是大连

中场的工兵人物,防守兢兢业业。韩明君则有南派之风骨,本可能成为大连的中场组织核心,

但球风较软,终未成大器。肇俊哲踢法精炼,时有精妙佳作,前途无量。唐尧东早年在这个位

置上出道,更辉煌的则是打中锋,勇猛,大器,兼具速度和灵巧于一身。

综合评判:李锡才,肇俊哲,唐尧东入三甲,唐尧东成就非凡。

 

 

中前卫:王军(181)

竞争对手:宗荣国(177),盖增臣(176),刘致军(182),尤可为(176),傅博(171),李铁(183),

李岩(181),金松林(176),丁哲(170)

分析:宗荣国,傅博和李铁都风格类似,都属于中后场核心,而在进攻组织上则稍逊。盖增臣

恰好相反,可以充当半个前锋,得分能力很强。王军是辽宁足坛不可多得的人物,他出身中

卫,后来主要担任中场核心,传控带样样出色。他跑动起来上身晃动幅度大,显示出良好的腰

腹力量,而隐蔽的传球则显示出他出众的身体柔韧和协调性。他宽阔的传球视野和百步穿杨的

远射,都说明了他坚实的足球功底。

综合评判:盖增臣,李铁,王军入三甲,王军当然第一。

 

左前卫:李明(176)

竞争对手:曹玉馥(175),薛方志(178),孙贤禄(178),孙伟(176),徐冀宁(180),

高敬刚(180),邵玉滨(179),李丛(180)

分析:曹玉馥实际上常起边锋作用,与李树斌配合默契。薛方志继承了这个特色,对杨玉敏也

形成有力支援。到了孙贤禄则干脆经常出现在中锋留下的空裆上,扮演二中锋的角色。孙伟是

地道的边前卫,左脚远射力拔千钧,传球也非常精准。高敬刚和徐冀宁是偏重于防守的前卫,

高敬刚硬朗,徐冀宁稍软。李明则水平全面,攻守俱佳。

综合评判:孙贤禄,孙伟,李明入三甲,李明较二孙防守能力更强。

 

右边锋:李华筠(173)

竞争对手:张增群(178),范广会(177),王勇(177),王学龙(179),魏意民(180),

曲圣卿(183),张家辉(174)

分析:张增群作风勇猛,能攻善守,后来打前卫更显游刃有余。范广会脚下功夫出众,曾有:

南有古广明,北有范广会之说,可见其个人技术不同凡响。王勇和王学龙在辽宁队实际上是影

子中锋,在马林吸引对方防守时,反而常成为门前的真正杀手。魏意民也很难算做传统的边

锋,他也是利用速度和技术为队友制造机会的好手。曲圣卿则兼具速度和头球能力,射门直觉

很好,跑位灵活机动。李华筠在辽宁队时间不长,反而在国青和国家队表现引人注目,他飞快

的速度和扎实的脚下功夫曾被评为世青赛六大未来之星之一,与范巴斯腾和萨维切维奇金榜同

列。可惜过早渡过了巅峰时段,沦落业余球队。

综合评判:王勇,魏意民,李华筠入三甲,李华筠胜在为国争光。

 

中锋:王涛(194)

竞争对手:王长泰(181),关正斌(182),李辉(186),郭壮(181),王鑫(190),马

林(177),高旭(187),王鹏(180),张玉宁(186),李金羽(179)

分析:王长泰鼎盛时期是国家队主力中锋,肌肉力量和身体协调性出色,技术动作规范,当时

很多足球教材的射门环节都取材于他的演示。关正斌当打之年是出色的高中锋,速度一流,小

角度射门常使人叹为观止。李辉随张志诚那届国青队在世青杯有所表现,主要特色就是头球,

回辽宁队后便无声无息了。郭壮少年得志,曾是85年国少主力中锋,表现出良好的冲击力,成

年之后鲜有佳作。王鑫是沈阳队的第一高度,他的头球摆渡曾是沈阳队的进攻法宝。马林在国

家队担任主力中锋长达五年,头顶脚踢,技术全面。高旭是辽宁十连冠期间唯一高中锋,他除

了头球出众之外,速度也是不落人后。后面的三位都初出茅庐,目前不便早下定论,十年之

后,如大家有缘再聚某一网上论坛,咱再细说分解。王涛身高1米94,却身体灵活,辗转腾挪,

宛如灵猫,且脚下功夫丝毫不让头顶之功专宠,头球和远射俱如雷霆万钧,还可撤回中场组织

攻防,作为中锋,更是视进球如斩草,心态稳定,也是点球专家。

综合评判:关正斌,马林,王涛入三甲,王涛实在功夫全面。

 

左边锋:柳忠长(177)

竞争对手:李树斌(179),杨玉敏(177),黄崇(183),徐晖(177),曲乐恒(183),

庄毅(177),杨常进(177),张刚(185),刘明辉(176)

分析:李树斌和杨玉敏都属于传统边锋,惯于边路突破,为中路制造杀机。杨玉敏的速度更是

20年来中国足坛所仅见。黄崇也有快马之称,他的硬朗曾倍添辽宁锋线的冲击力。徐辉的特点

与孙伟有些异曲同工,速度和冲击力使他常能在前沿搅得对手人仰马翻。庄毅速度也很快,但

给人印象更深的还是他出色的技术。柳忠长的特色则在于他出众的脚下功夫,盘球过人的能力

和空中动作的协调性都很突出。

综合评判:杨玉敏,庄毅,柳忠长入三甲,柳忠长可算真正的左边锋。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