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评1978-1998北京足球梦幻阵容

(2011-01-04 22:18:57)
标签:

体育

分类: 记忆深处

《评1978-1998北京足球梦幻阵容》[梦幻系列之四]

作者:叼得一

基本原则:

1,94-98年期间从外地或外国转入的不算。

2,一律按照433阵式评选。

3,无论我的见解是否符合您的心意,都希望能钩起您对足球的美好回忆。

4,由于手头没有资料,全凭个人记忆撰写。如有疏漏,请不吝板儿砖,马上拍来补

充。

-----------------------------------------------------------------------------

 

守门员:路建人(180)

竞争对手:王俊生(182),杨鸿民(182),王年旺(183),李立新(183),

李建栋(182),王元利(183),赵磊(182),李长江(187),姚健(190)

分析:现任中国足协专职常务副主席的王俊生是我见到的北京队第一位门神。在

1977年北京国际足球邀请赛上,他出任中国二队主力。当时他已经是接近30岁的

老将了,加上略有卸顶,更加给人老成持重的感觉。他还有一招,就是开大脚球

时专踢反弹球,开得很远,这在现在的守门员中已经看不到了。杨鸿民是路建人

的替补,出场不多,在防守高空球上表现稳定。王年旺是在路建人上调国家队之

后担任北京队主力门将的,也是防高球较好,但出击不多。李立新是在路建人退

役之后北京队的重点培养对象,初期也令人眼前一亮,随后便暴露出心理不稳定,

发挥时好时差的弱点。李长江和赵磊都曾是李立新的后备,但赵磊和李立新一样,

发挥不稳定,后来转到四川队,有时好得惊人,有时差得让人大跌眼镜。李长江

身材高大,对高空球较有把握,但对低球有时会犯莫名其妙的错误。姚健这几年

表现稳定如一,良好的身材条件使他在门前游刃有余,如能在出击上更加果敢,

将前途无量。路建人刚出道时并不起眼,但随年龄增长,经验促使他的技艺日臻

成熟,终于坐正国门。

综合评判:王俊生,姚健,路建人入三甲,路建人成就最高。

 

右后卫:王仲兴(174)

竞争对手:任嘉庆(180),董玉刚(182),王文宗(171),边立军(181),

谢峰(182)

分析:谢峰大部分时间打右边锋,后来改为右后卫则是金志扬剑出偏锋,没想到

却歪打正着,将谢峰推上了国家队右后卫的地位。即使是在右后卫的位置上,速

度也是他制胜的法宝。任嘉庆身体壮实,防守凶悍,但似乎速度稍慢。董玉刚在

北京队时间并不长,但在张志诚的国青队时则表现出色,防守上以协助中路为主,

偶有边路助攻。王文宗曾在国青任主力右后卫,铲球凶狠,但比较毛糙。王仲兴

技术细腻,敢于压上,虽然身材不高,但头球很好。

综合评判:董玉刚,谢峰,王仲兴入三甲,王仲兴胜在防守更加出众。

 

自由中卫:于景连(181)

竞争对手:赵立华(181),魏世立(179),王海鸣(182),姜滨(179),韩

旭(185)

分析:魏世立出身右后卫,83年全运会前改打自由人,补位出色,还敢于大胆助

攻,贴身防守稍弱。王海鸣和姜滨在刚出道时都曾一鸣惊人,王海鸣弹跳出色,

头球抢点准确,姜滨速度较快,但这两人都很快星光暗淡。韩旭头球很好,也常

以此头球得分,踢法泼辣。于景连曾是北京队防守的核心,经验老到,一对一拼

抢尤显优势。赵立华也曾担任队长,被誉为钢铁后卫,身材壮实,还敢于助攻,

是出色的清道夫。

综合评判:魏世立,赵立华,于景连入三甲,于景连胜在技术全面。

 

盯人中卫:洪元硕(180)

竞争对手:胡雄(183),温远(180),吕军(178),谢朝阳(182),郭维维

(190),孙长杰(182)

分析:胡雄身高体壮,拼抢凶悍,但技术毛糙。吕军贴身对抗能力较强,但跑位

较死板,容易给对手留下空裆。谢朝阳踢法细腻,补位及时,但球风稍软。郭维

维原来打中锋,是翟飚离队之后,北京队第一高度,脚下活较粗,后来有时改打

中卫,尚能充分发挥头球优势。洪元硕是接替李维宵成为北京队长的,跑动积极,

防守范围大,拼抢凶狠,是后卫线的核心。

综合评判:吕军,谢朝阳,洪元硕入三甲,元帅胜在个人防守能力突出。

 

左后卫:刘利福(170)

竞争对手:夏宝柱(175),毕胜(176),邓乐军(172),刘建军(180),谢

少军(180),范世德(176),赵旭东(181)

分析:夏宝柱防守兢兢业业,很少助攻,但速度不足。毕胜年轻时代威风八面,

曾是高丰文国少的主将,敢于助攻,左脚远射常令对手卒不及防。邓乐军在北京

队虽出任左后卫,但他的主要作用是在中场,边路助攻也常有杰作,转会山东后

更常上演任意球绝活,他还曾是国少的中场核心,在世少杯上也颇得好评。刘建

军功力不凡,但发挥不稳定。刘利福后来打左前卫,更显他的妙传慧眼,常常一

针见血,远射也颇见功力。

综合评判:毕胜,邓乐军,刘利福入三甲,刘利福胜在攻防全面。

 

右前卫:李辉(179)

竞争对手:刘德利(171),谷大泉(169),张旭(178),唐鹏举(177),

周宁(188),郑小田(177)

分析:刘德利速度快,也打过右边锋,防守主要在边路。谷大泉则是个影子前锋,

曾获得过联赛最佳射手,他先天条件并不出众,是勤奋使他后来居上。张旭在队

时间不长,以防守为主,长传准确。唐鹏举来自北部,远射常技惊四座。周宁速

度快,踢法凶狠,防守上佳,进攻则显急躁。李辉出道于79年全运会,对河北的

半决赛开始发威,一记点球打右上死角,让耿晓隶目瞪口呆,其力度之大,角度

之刁,令全场哗然,那情形至今历历在目。后来他在曾雪麟的国家队也曾出任中

锋,踢法精妙绝伦。

综合评判:刘德利,谷大泉,李辉入三甲,李辉当然第一。

 

中前卫:魏克星(182)

竞争对手:李维霄(171),张炎(185),宫磊(176),胡建平(177)

分析:李维宵组织功力不错,曾是北京队队长,中场核心。张炎是张志诚之子,

身材虽高,但以脚下功夫见长,远射有力,任意球准确,但在北京队时间不长,

且表现不如在国青时那么耀眼。宫磊于张炎是同一届,跑动积极,传球准确,是

中场核心,还曾是国青的队长,但在北京队时间也不长。胡建平属大器晚成,成

为北京队中场的中流砥柱,进攻中远射也颇见功力。魏克星从在国青队开始就显

示出少年老成,无论攻守传俱佳,也曾打过中卫。

综合评判:张炎,胡建平,魏可星入三甲,魏可星胜在技术出色,攻守俱佳。

 

左前卫:曹限东(175)

竞争对手:贾广拓(179),薛继先(176),张金望(181),张冬平(170)

分析:贾广拓踢球流畅,视野开阔,但体力似乎稍欠。薛继先很有灵气,战术意

识强,常有出人意料的演出。张金望曾作为北京队重点培养对象,速度和技术都

可圈可点,后来布置为何很早退役。张冬平的特点类似胡建平,勤于跑动,右脚

远射颇见功力。曹限东在12岁就一鸣惊人,照片上了足球世界,后来一直颇具灵

性,左脚功夫尤佳,中场组织面面俱到,唯体力稍弱。

综合评判:贾广拓,张冬平,曹限东入三甲,曹限东胜在技术出众。

 

右边锋:李公一(171)

竞争对手:陆相斌(176),金长光(173),杨庆九(177)

分析:陆相斌是曾雪麟塑造老北京队小快灵风格日臻成熟时期,北京队的战术英

雄,他身材技术平平,却越踢越好,全赖当时北京队右路具备多套熟练的小组配

合,融于集体之中,方显英雄本色。金长光曾是北京青年队队长,脚下有活,但

在队时间不长,也未见很好发挥。杨庆九技术不错,射门脚头也很硬,似乎速度

和体力稍欠。李公一是能够经常给人大吃一惊的那类球员,个人技术一流,速度

很快,进攻如水银泄地,无孔不入,右脚远射和左脚凌空均有佳作。

综合评判:陆相斌,金长光,李公一入三甲,李公一胜在技术突出。

 

中锋:高洪波(179)

竞争对手:李维淼(173),刘清(185),翟飙(191),杨朝晖(180),杨

晨(185)

分析:杨晨是在99年才步入其足球生涯的辉煌时代的,我们在此暂不缀言。李维

淼是李维宵的弟弟,当打之年能突善射,是北京队的箭头。刘清是个悲剧人物,

19岁成为北京队主力,在其年轻时,头顶脚踢,视进球如斩草,功力远在当时的

柳海光之上,可惜一场肝炎使其身体大损,复出后武功全废,打了一段中卫,便

告老还乡,给北京球迷留下无限遗憾。翟飚年轻时也曾倍受推崇,其头球极为出

色,脚下也比较灵活,后来逐渐颓势尽显,状态不复。杨朝晖那醉八仙式的带球

动作给球迷留下深刻印象,他也一度是北京队的得分手,头脚俱佳。高洪波的门

前触觉之灵敏无疑是中国前锋中的翘楚,作为先天患有心脏病的他,几乎就是依

靠着他对于足球的特殊灵感在演示进球。

综合评判:刘清,杨朝晖,高洪波入三甲,高洪波当之无愧第一。

 

左边锋:沈祥福(173)

竞争对手:庆宝泉(175),高峰(173)

分析:庆宝泉在青少年时代曾锋芒毕露,所向披靡,被誉为未来之星,后来疏于

训练,过早退役。高峰和沈祥福的水平难分伯仲,两人均以速度见长,得分能力

也都不弱,个人技术如出一辙,我还是凭借在国家队的贡献把沈祥福放在首位吧。

综合评判:只回忆起这仨人,不用排一二三了。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