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nvslch
nvslch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0
  • 博客访问:5,973
  • 关注人气:292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延性和塑性

(2010-04-27 12:25:40)
标签:

杂谈

分类: 结构设计理论
延性:变形的能力,是承受各类作用结构的受力特性;
塑性:一般是指当应力超过屈服点后,能产生显著的残余变形(塑性变形)而不立即断裂的性质。

区别:
1.延性一般针对构件或结构整体;
2.延性由弹性特性和塑性特性构成,一般情况下延性包含塑性;

延伸话题:
钢材弹、塑性好;砌体和混凝土弹性较差,基本属脆性材料,所以很少单独采用。
结构体系的延性:钢结构>钢管混凝土结构>型钢混凝土结构>钢筋混凝土结构>配筋砌体结构>砌体结构。
在体系上延性探讨,一般指受水平作用下的变形耐受能力。通过以上排位可以发现,应力/自重比值高的则排在前,有趣?

总结,延性是体系设计的目的,塑性构件(材料)的应用是保证整体延性的基本条件;
而且,自重越轻,受力上越是能发挥材料特性优势的结构体系则越有效,如索膜结构、充气结构、镂空的拱壳结构等(钢网架、混凝土拱壳),
在一定层次上来讲:对结构延性的追求,就是要求体系上的合理,可以充分发挥各种材料的特性。对设计师来说,也就是力学概念的基本应用。

可以参考几个例子,来说明结构布置合理性对延性的影响:
1.为90年亚运会建英东游泳馆。结构体系上采用两个悬臂柱间的吊索屋面(上部具体我不清楚了),类似桥梁结构布置。为了抵抗吊索拉力,这两个悬臂柱采用了预应力,这是材料应用上成功,也是体系布置上的失败。对比“明尼阿波利斯联邦储备银行”,天壤之别!
2.央视“裤衩楼”、鸟巢,这些都是成功的建筑,某种程度看也是“结构的成功”,成功在如此复杂和体量的建筑“被实现”,但是从结构概念角度考虑,确是结构设计师的屈辱。
3.香港汇丰银行、香港中银大楼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