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水墨交融写青山》教学设计(义乌 许云寅)

(2015-09-04 16:37:32)
标签:

教学设计

分类: 义乌市实习小组

水墨交融写青山》教学设计

                             许云寅 12330115

教学内容:水墨交融写青山

内容来源:江苏少年儿童出版社《美术》第17册第2课 

教学对象:初中三年级

课时安排:1课时

一、教材分析

本课属于“造型·表现”领域。中国山水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国传统绘画题材之一。对传统山水画的学习进一步强化了民族文化,符合课标的要求。教材通过感受古人的“笔墨”、追寻大师的意境等版面分割,引导学生参与文化的传承和交流,适合初中学生的身心发展水平。学生通过尝试山水画的笔墨语言,更深刻的领悟与感受山水画的无穷魅力。

二、学生情况分析

初中三年级的学生在平常生活美术课堂中接触过水墨画,但接触了解都不多学生往往对于水墨画怀有瞻仰的心态,不敢轻易尝试。此课正是要打破学生原有的对水墨画的认识,引导学生认识山水画的丰富之美,初步形成山水画的概念,感受山水画的无穷魅力。

三、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感受山水画生动变化的笔墨意趣,了解山水画独特的艺术表现。

2、过程与方法:了解山水画的程式美,笔墨的表现方法及一般的构图法则。尝试个人创作一幅山水画。

3、情感、态度和价值观:引导学生欣赏中国山水画,体悟山水画意境,培养学生对祖国传统文化的认识和兴趣,提高审美情趣。

四、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山水画的独特表现及其艺术特色。

教学难点:山水画作品意境的表达。

 

五、教学策略

1、感受分析

感受古人的笔墨,引导学生分析“笔墨”的多层含义。中国水墨画的绘画语言常被称为“笔墨”,其既是中国画的主要工具,更是画家营造的画境。

2、表达体验

观察教师演示笔、墨的技法,引导学生尝试用笔、用墨的方法,体验琴弦一般敏感的线条、变化丰富的墨色,交流实践后对“笔墨”的感受,引导学生进一步体验情境交融的山水画表现特征。

3、追寻创新

“师法自然”的理论在中国画史上产生过重要影响,画家对自然中树木、山石的表达形成鲜明的程式,追寻大师的意境,融合自己掌握的笔墨语言,大胆地画一幅山水作品,描绘出对山川景物的感受。

这节课采用赏析、示范、临摹、小组交流等不同方法,让学生自主体验、实践中国山水画用水、用笔、用墨的方法,表达不同的意境、情趣。尽量多地运用直观教学法,教师演示山石不同的皴法,不同树木的造型,展现中国画笔墨造型的意趣。

六、教学准备

学生:宣纸、画笔、调色盘、水杯

教师:教具教学课件、宣纸、画笔、墨、废报纸、查阅相关历史资料等

七、教学过程

教学活动

教学意图

一、欣赏中国名山图片,情境引入中国山水画

1、欣赏中国名山的自然风貌

2、中国山水除了使用照片的形式记录,还可以使用山水    画等形式进行描绘

3、探究自然山水与中国的山水画之间的关系

 

 http://s15/small/00246QnRgy6VaxDolWu0e&690许云寅)" TITLE="《水墨交融写青山》教学设计(义乌 许云寅)" />        http://s12/small/00246QnRgy6VaxEtDALfb&690许云寅)" TITLE="《水墨交融写青山》教学设计(义乌 许云寅)" />

 

中国的山水画不仅描绘了自然山水,而且寄托了画家个人的情感和理想,强调了画家的主观感受。通过对比,更深刻地了解中国山水画。

情景交融,古人的笔墨

1.分析探讨:

《秀石疏林图》传递怎样的意境?画中树木、石头的       笔、墨有哪些变化?

 石块用笔方折、爽利——侧锋;树干线条浑圆饱满——     中锋。

“石分三面、树分四枝”形象地概括了中国山水画中       树、石的造型方法。

http://s11/mw690/00246QnRgy6Vay5RGj0aa&690许云寅)" TITLE="《水墨交融写青山》教学设计(义乌 许云寅)" />

 

思考分析:中国山水画中有哪些表现程式?

 程式的本意是法式、规程,它含有规范化的涵义。中国    画家在表现自然时,注重景物的总体精神和特征,在长    期深入观察和积累中,对树木、山石形成了独特鲜明的    表现程式。背景空白,突出了笔墨情趣。

2.欣赏感悟:

人们常说“诗中有画,画中有诗”,你能体会到中国山     水画家追求的境界吗?

中国画的中心——笔墨,中国画讲究墨的浓淡,淡要淡    得厚,淡得有韵味,不能淡薄;浓不能浓得有火气、燥    气。笔墨就是构成,有意识的将笔墨的安排作为构成来    思考。由于笔墨的偶然性和现场发挥并不完全依画家的    旨意和预期,所以在作画过程中还要随机应变,灵活处    理。

 

 

 

 

 

 

 

通过对于《秀石疏林图》的欣赏探究,了解山水画独特的表现方式。

 

 

 

 

 

 

 

 

 

 

 

中国画讲究墨的浓淡干湿,通过探究,使学生更观察细微,认真思考。

三、追寻表达,大师的意境

1.中国山水画的空间分割讲究造境。中国画三远的布局    章法,可以用尺幅之纸表现万里江河、万仞高山。自近    而望其远曰平远,平远之致冲融;自下而仰其巅曰高      远,高远之势突兀;自前而窥其后曰深远,深远之意重    叠。

                                                                                                                                                                                                                                                                   http://s4/mw690/00246QnRgy6Vay8zMOL33&690许云寅)" TITLE="《水墨交融写青山》教学设计(义乌 许云寅)" />

2.《山水》(石涛)画面意境:清幽静谧。石涛运用线    的粗细、刚柔、浓淡、疏密等形态组合的变化构成近山    远水、岸柳板桥,不受客观世界的光线、色彩、透视的    制约,形成画面节奏,从而传递画家的情绪、感受和富    有生命力的内心世界。


通过赏析《寒江独钓图》,了解山水画构图以及画家的情感表达。

四、教师示范

示范树木与山石的技法。

1、古代画家画树叶时创造的各种点叶法:菊花点、胡椒     点、介子点、松叶点等;

2、古代画家画山石时创造的各种皴法:是表现山石峰    峦纹理的画法披麻皴斧劈皴等。

http://s4/mw690/00246QnRgy6Vayc7RyX93&690许云寅)" TITLE="《水墨交融写青山》教学设计(义乌 许云寅)" />

              

学生对山水画知识有了初步的了解后,教师进行示范教学,帮助学生理解巩固。

五、互动示范,激发兴趣

1、在教师的指导下练习各种笔法、墨色、墨法,谈谈对     用笔、用墨的感受,并试着对同学的笔墨造型进行分       析,判断它们各使用了哪些笔法、墨法。

2、合作临摹,创造的乐趣

作业要求:运用所学的知识小组临摹或创作一幅山水    作品

运用互动示范增强学生绘画的信心,提高学生对知识的运用能力和学习主动性。

、作业展评,点亮生活

1、作业展示评价:融合自己掌握的笔墨语言,临摹或创    作一幅以大自然为主体的山水画。

2、课堂升华山水画是中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中    国传统绘画题材之一。对传统山水画的学习进一步强化    了民族凝聚力与文化软实力。山水画之美更在于自然美    与艺术美的融合。我们要用发现美的眼睛留心观察生      活。

 

教师对学生的作品进行展示,学生互评,教师总结并引导学生去发现自然美与艺术美

 

八、板书设计

http://s12/bmiddle/00246QnRgy6VayTnTjZ2b&690许云寅)" />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