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好友 发纸条
写留言 加关注
记得在我少年时代,在油菜花盛开的七月,我参加全省中学生运动会,第一次来到门源。汽车进入门源盆地,从车窗望出去,大块大块明亮的黄色就映入了我的眼帘,那景色就像是刚学画的孩童,用稚嫩的画笔在绿色的大地上东一块、西一块画出来似的。第一次见到这么繁茂的油菜花,第一次见到这样的景色,一种异样的兴奋从心底油然而生。
1、站在达坂山观景台向岗什卡雪峰望去,草木绿意正浓,娇嫩中透出勃勃生气,这绿意越往高处越淡,逐渐地与碧蓝碧蓝的天空融在一起,大片大片的黄花就被牢牢地镶嵌在山谷中,而黄花似乎并不屈服于外面绿色的束缚,这儿突出一块那儿突出一块,不断地张扬着自己的个性和自由。这情景犹如两条绿色的飘带,中间裹着一条黄花的飘带,随着起伏的山脉缠绕着、飘舞着。三条飘带从远处一直汇聚到我的眼睛里,我牵动着它们,它们也一同牵动着我,牵着我的眼,牵着我的心,一直牵向远方。
3、站在达坂山顶,俯瞰整个门源盆地,百万亩油菜花尽收眼底,那一片片亩油菜花漫山遍野争相绽放,展现出一幅美丽的人间画卷。尤其是大片的油菜花,与蓝天白云和连绵起伏的祁连山峦交织在一起,再加上那一个个自然村落点缀在花海中,人在画中游,有诗情画意的意境。
8、油菜花香,一种质朴的香馨,一种淡雅的芬芳。只须稍稍俯下身去,置于那灿黄金黄的油菜地里,一股淡淡的清香便会顺着发梢弥上心头。
10、偶尔点缀在青山绿树丛中的格桑花,虽没有黄花热烈浓重,却也给这幅瑰丽的画卷增添了一抹抹不同的颜色,使它更加生动了。倒是松松散散、断断续续地洒落在黄花和绿树中粉墙红瓦的农舍,显得怡然自得,它们的色彩,它们的风姿与整幅画面和谐一致,浑然天成。
12、在青海家用的菜油,全是油菜籽榨出来的。农村乡下的那些老人们,对油菜的感情,比我们这代人要朴实也深厚得多。在菜籽油多于花生油大豆油的年代,油菜一直是主要的经济作物。打我有记忆开始,菜籽油就一直出现在童年的厨房里。过去榨油只有老式的水车作坊。青海农村现在还保留有许多水车榨油作坊,每当油菜收获月份,总是白天黑夜忙个不停。水车转动,榨油机的转轴咯吱咯吱地转动,菜油就顺着一端的管道慢慢流出来,接到一个专门装原油的大桶子里。而菜籽渣被压榨成脸盆大小厚约两公分的圆饼模样,老家称它为菜籽饼。菜籽饼提回家做肥料,也可以喂鱼。新榨出来的菜油,先放一阵子让它沉淀几天,再过滤倒进一个大大的陶罐里盖好,剩下一层的黑黑残渣倒掉,留下的透明菜油就可以食用了。
13、七月,是青藏高原油菜花开最热烈的季节。山坡上田野间,春风里阳光下,成片成片地映入眼帘。它狂热且不乏朴素的气息,让人陶醉不已。她淡淡的花香和丰盈的温情,招引着成群的蜜蜂和蝴蝶,忘情地靠近她的胸怀。
喜欢
0
赠金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