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一路向西走川藏之狂奔篇(7)

(2016-12-06 21:02:46)
标签:

杂谈

一路向西走川藏之狂奔篇(7)

一路向西走川藏之狂奔篇(7)       2000多年来,李冰父子凿离堆,开堰建渠为天府之国带来的福泽一直为世人所崇敬、感激,二王庙从古至今不但香火鼎盛,而且在历史上一直都有官方以及民间的祭典活动和祭祀活动。形成了以李冰父子为主题人物的每年农历六月二十四日和六月二十六日为中心的庙会活动。

一路向西走川藏之狂奔篇(7)

一路向西走川藏之狂奔篇(7)

一路向西走川藏之狂奔篇(7)

一路向西走川藏之狂奔篇(7)

一路向西走川藏之狂奔篇(7)

一路向西走川藏之狂奔篇(7)

一路向西走川藏之狂奔篇(7)

一路向西走川藏之狂奔篇(7)

一路向西走川藏之狂奔篇(7)

一路向西走川藏之狂奔篇(7)

一路向西走川藏之狂奔篇(7)

一路向西走川藏之狂奔篇(7)
       岷江出岷山山脉,从成都平原西侧向南流去,对整个成都平原是地道的地上悬江,而且悬得十分厉害。成都平原的整个地势从岷江出山口玉垒山,向东南倾斜,坡度很大,都江堰距成都50km,而落差竟达273m。在古代每当岷江洪水泛滥,成都平原就是一片汪洋;一遇旱灾,又是赤地千里,颗粒无收。岷江水患长期祸及西川,鲸吞良田,侵扰民生,成为古蜀国生存发展的一大障碍。
一路向西走川藏之狂奔篇(7)

一路向西走川藏之狂奔篇(7)

一路向西走川藏之狂奔篇(7)

一路向西走川藏之狂奔篇(7)

一路向西走川藏之狂奔篇(7)

当鱼嘴将江水导入内江以后,奔腾的江水便准备着流向成都平原。如何驾驭岷江那不羁的野性?

飞沙堰是都江堰三大要件之一,看上去十分平凡,其实它的功用却是任何工程都无法取代的,可以说是确保成都平原不受水灾的关键要害。飞沙堰的的高度刚好超过内江河床2.15米,它的作用主要是当内江的水量超过宝瓶口流量上限时,多余的水便从飞沙堰自行溢出;如果遇到特大洪水的紧急情况,它还会自行溃堤,让大量江水回归岷江正流。另一作用是"飞沙"地巧妙地利用离心力的作用和虎头岩的顶拖作用将上游带来的泥沙和卵石,甚至重达数百公斤的巨石,从这里抛入外江,确保内江通畅,确有鬼斧神功之妙。

一路向西走川藏之狂奔篇(7)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