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二月二 古诗词欣赏

(2014-03-03 14:07:16)

二月二 <wbr>古诗词欣赏

在古代,二月二这一天还盛行着一些与龙有关的风俗。这些风俗至今多已不存,但我们从一些古诗中,还可以觅到它们的影子。

  挑 菜

  久将松芥芼南羹,佳节泥深人未行。

  想见故园蔬甲好,一畦春水辘轳声。

  ——[宋]张耒:《二月二日挑菜节·大雨不能出》

  这首诗写的是宋代二月二挑菜节的习俗。诗人说,每年二月二这天,他都要采来青菜烧一锅肉菜汤。而今年的二月二雨大路滑,不能出去挑菜做羹了,只好坐在家中,回忆故乡菜园中那生长旺盛的蔬菜,仿佛又听到引来春水的辘轳的声音。

  这种“挑菜”的风俗,始于唐代,唐代人李淖在《秦中岁时记》中就说:“二月二日,曲江拾菜士民极盛。”到了宋代,这种风俗更加盛行。每年春二三月,百草生发,人们便纷纷到郊外挖来野菜,或到园中摘取新菜,生食或作成菜肴,这样既可尝到鲜菜的美味,又能讨到发财的吉利(“菜”“财”同音)。当时还把二月二日这天定为“挑菜节”。这种风俗,在宋代还由民间传到了宫廷。

  迎 富

  才过结柳送贫日,又见簪花迎富时。

  谁为贫躯竟难逐,素为富逼岂容辞。

  贫如易去人所欲,富若可求我亦为。

  里俗相传今已久,漫随人意看儿嬉。

  ——[宋]魏了翁:《二月二日遂宁北郭迎富》

  这首诗反映了宋代二月二迎富的习俗。诗人说,正月晦日送穷的日子刚刚过去,又到了戴着花迎富的时候。因为“穷神”难以驱逐,许多人已对“送穷”没了兴趣;可一向渴求富裕的人又怎能回避“迎富”的风俗呢?贫困若是容易除去人人都想除,富贵若可以求得那我也去求。不过这些都是传之久远的风俗而已,我只是随大流去看看热闹罢了。

  “迎富”的风俗在远古时代就已经产生了。唐人韩鄂在《岁华纪丽》中说:有巢氏时,有人要了个孩子带回家中养活,他家从此便大富起来。以后人们便在这天到野外采摘蓬叶(蓬为多子植物,古人以“蓬”“子”),向门前祭之,谓之“迎富”。而明人谢肇浙在《五杂俎》中则说:“秦俗以二月二日携鼓乐郊外,朝往暮回,谓之迎富。”他还解释其起源说:相传有户人家生了个孩子,送给邻家帮助抚养,邻家从此大富。这家人家见此情景,又将孩子从邻家要了回来,要回这天正好是二月二日。从此以后,人们便将二月二定为“迎富日”。

  撑腰糕

  二月二日春正饶,撑腰相劝啖花糕。

  支持柴火凭身健,莫惜终年筋骨劳。

  ——[清]蔡云:《撑腰糕》

  此诗写的是江南一带二月二吃“撑腰糕”的习俗:二月二这天春意正浓,大家互相劝说着吃隔年的花糕可治腰痛。担柴挑米凭的是腰板结实,有了健康的身体就不怕终年劳作。

  二月二吃“撑腰糕”,这种风俗在江南一带也传之久远。所谓“撑腰糕”,就是用糯米粉制成的扁状、椭圆形,中间稍凹,如同人腰状的塌饼。过去一到二月二这天,江南一带家家都将隔年的“撑腰糕”用油煎食,据说可以治腰痛。不过想减肥细腰的女子,这种糕却不能多吃。

  以上这些节俗,无不打着农耕文化的烙印。在科学还不发达、生产相对落后的古代,人们常把脱贫致富、祛病健康的希望寄托在带有迷信色彩的民间风俗上。尽管他们的目的难以达到,但这些有趣的风俗却以其特有的魅力,给他们的生活带来欢乐。

二月二 <wbr>古诗词欣赏

二月二日出郊

  诗人:王庭珪    朝代:
日头欲出未出时,雾失江城雨脚微。
天忽作晴山卷幔,云犹含态石披衣。
烟村南北黄鹂语,麦垅高低紫燕飞。
谁似田家知此乐,呼儿吹笛跨牛归?

 

二月二日即事(方岳)
春潮昨夜没平滩,一雨催花色半含。
雁唤元宵归塞北,燕衔新社到江南。
无欢不必游花树,有病何须置药篮。
只把公忠答天地,从教儿女闹冠簪。
 
二月二日宴中贻同年封先辈渭(黄滔)
帝尧城里日衔杯,每倚嵇康到玉颓。
桂苑五更听榜后,蓬山二月看花开。
垂名入甲成龙去,列姓如丁作鹤来。
同戴大恩何处报,永言交道契陈雷。
二月二日(白居易)

二月二日新雨晴,草芽菜甲一时生。

轻衫细马春年少,十字津头一字行。

 

二月二日 (李商隐)

二月二日江上行,东风日暖闻吹笙。

花须柳眼各无赖,紫蝶黄蜂俱有情。

万里忆归元亮井,三年从事亚夫营。

新滩莫悟游人意,更作风檐夜雨声。

 

 二月二日游洛源(韩琮)

旧苑新晴草似苔,人还香在踏青回。

今朝此地成惆怅,已后逢春更莫来。

 

二月二日梦中作(陆游)

零落蔷薇委道傍,更堪微雨渍残香!

象床玉尺人何在?肠断新裁锦一方。

 二月一日作 白居易

  园杏红萼坼,庭兰紫芽出。

  不觉春已深,今朝二月一。

  去冬病疮痏,将养遵医术。

  今春入道场,清净依僧律。

  尝闻圣贤语,所慎斋与疾。

  遂使爱酒人,停杯一百日。

  明朝二月二,疾平斋复毕。

  应须挈一壶,寻花觅韦七。

 

  木兰 李商隐

  二月二十二,木兰开坼初。

            初当新病酒,复自久离居。  

      愁绝更倾国,惊新闻远书。

      紫丝何日障,油壁几时车。

  弄粉知伤重,调红或有余。

      波痕空映袜,烟态不胜裾。

  桂岭含芳远,莲塘属意疏。

      瑶姬与神女,长短定何如。

 

  偈 释志端

  来年二月二,与汝暂相弃。

  烧灰散长江,勿占檀那地。

 

                                   田家以二月二日晴雨占谷价枕上口占

葛根已尽麦方青,延颈东来米价平。
怕听三更三点雨,要占二月二朝晴。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后一篇:妙在自然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