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若干年前,我曾为杭州一家报纸的“写食”版,撰过这样一副对联:“调鼎和羹,席上共称伊尹;飞觞醉月,座中谁是阮元?”

对于阮元,杭人并不陌生。杭州岳王庙旧有一联云:“咳!仆本丧心,有贤妻何至若是;啐!妇虽长舌,非老贼不到今朝。”就是时任浙江巡抚的阮元,于嘉庆七年以兵器重铸秦桧夫妇跪像时所撰,并用两块小牌子挂在铁像的脖子上。阮元的这副“题秦桧夫妇跪像联”,幽默里含讽刺,风趣中有痛斥,维妙维肖地刻画了秦桧夫妇肮脏的内心世界,连他自己以后谒岳王庙时见了也不禁失笑呢。

阮元诗文并茂,除众多有关西湖的诗文外,在杭州他还留传下了不少脍炙人口的对联。

阮元抚浙时,兼管关务。杭州北新关税重吏贪,商民裹足不前。阮元撰书一联挂于署前,联云:“上古无关征,后世不得已而榷关,慎勿失其初意;本朝税有额,小民如其分以纳税,何可使有怨言。”声明国家税有限额,警告关吏不得额外征收,晓喻商民如分纳税。联语一出,商家皆拍手称快,北新关税务遂日渐正常。

在任浙江巡抚之前,阮元曾于乾隆六十年冬来浙江提督全省学政,他的“题杭州贡院联”曰:“下笔千言,正桂子香时,槐花黄后;出门一笑,看西湖月满,东浙潮来。”旧时,科举考试一般在秋季月望之时举行,故有“香时”、“黄后”、“月满”、“潮来”之句。联语有紧张的动作,有轻松的笑容,有味有色有光有声,写景抒情,流露出考生十年寒窗之后即将登第的喜悦心情,寄寓了上一辈对后起之秀的热情鼓励和殷切期望,切地切时切人切事,读来赏心悦目,余味无穷。记得金庸先生也曾说到:“这联我是在小时候记得的,以后每次学校大考或升学考试,紧张一番而缴卷出场时,心头轻松之余总会想到它。”

阮元热心教育,在其督学浙江期间,曾遴选能够从事经学研究的人,构屋五十间,聚居于孤山之阳,编撰成《经籍纂诂》一书。王引之说这部书是:“展一韵而象字毕备,检一字而诸训皆有,寻一训而原书可识。”是一部很完善的字书。后来阮元出任浙江巡抚,于嘉庆六年正月,在原修书旧地,建为书院,即著名的“诂经精舍”,招收浙江十一郡诸生中经学修明,通于一艺者加以培植。迥然不同于杭州原有的敷文、紫阳等书院以科举考试为目的的办学原则,诂经精舍以提倡培养经世致用的人才为主,指导学生研究经义,旁及词赋,多攻古体。阮元曾为诂经精舍撰有一联:“公羊传经,司马纪史;白虎论德,雕龙文心。”《公羊传》乃解释《春秋》的三传之一;“司马纪史”指的是司马迁编著的《史记》;《白虎通德论》为班固编撰,考订五经同异之书;“雕龙文心”系指刘勰的文学评论专著《文心雕龙》。说明其办学宗旨是崇尚汉学,培养经史学术人才。

今西湖阮公墩建有一座用杉树皮结顶的寓含纪念阮元之意的“忆芸亭”,简朴而富有诗意地立于湖畔。而在全以翠竹构建,别具一格的“环碧小筑”之“云水居”内,则悬有阮元所撰的一副对联:“胜地重新,在红藕花中,绿杨阴里;清游自昔,看长天一色,朗月当空。”
加载中,请稍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