加载中…
个人资料
  • 博客等级:
  • 博客积分:
  • 博客访问:
  • 关注人气:
  • 获赠金笔:0支
  • 赠出金笔:0支
  • 荣誉徽章:
正文 字体大小:

撩开梅里雪山的面纱

(2011-12-23 16:48:52)
标签:

杂谈

(2011-12-23 14:22:21)



      拍摄地点:云南·梅里雪山    设备:Canon 1Ds3    摄影:北京老夏   背景音乐:《梅里雪山的女儿》

【实拍】云南 <wbr><wbr>路 <wbr><wbr>撩开梅里雪山的面纱(组图23张)

【图1】

 

    【梅里雪山】处于世界闻名的金沙江、澜沧江、怒江“三江并流”地区,北连西藏阿冬格尼山,南与碧罗雪山相接。其主峰卡瓦格博海拔高度为6740米,位于东经98.6°,北纬28.4°,坐落在怒山山脊的主脊线上。

  1908年法国人马杰尔·戴维斯在《云南》一书中首次使用“梅里雪山”的称呼。但实际上梅里雪山所指的并不是卡瓦格博所在的太子十三峰,而是指在太子雪山北面的一座小山脉。那座小山脉在当地被称作梅里雪山,因此山脚下的一处村庄也被称为梅丽水(或梅里石),真正的梅里雪山主峰叫做说拉曾归面布,海拔5229米。这个错误主要源于我国六七十年代的全国大地测量。当年,一支解放军测量队到了德钦,在与当地人的交流中,误把卡瓦格博所在的太子雪山记作了梅里雪山,并在成图后如此标注出来。从此,太子雪山就成了梅里雪山,这个名字也彻底压过了藏传佛教四大神山之一的卡瓦格博。

    梅里雪山主峰卡瓦格博是云南第一高峰,为藏传佛教宁玛派分支伽居巴的保护神。峰型有如一座雄壮高耸的金字塔,时隐时现的云海更为雪山批上了一层神秘的面纱。被誉为“雪山之神”的卡瓦格博作为“藏区八大神山之一”,享誉世界。

    (本组图片均使用CBLLENS自定义色彩白平衡)

 

【实拍】云南 <wbr><wbr>路 <wbr><wbr>撩开梅里雪山的面纱(组图23张)

【图2】

【实拍】云南 <wbr><wbr>路 <wbr><wbr>撩开梅里雪山的面纱(组图23张)

【图3】

【实拍】云南 <wbr><wbr>路 <wbr><wbr>撩开梅里雪山的面纱(组图23张)

【图4】金沙江湾

【实拍】云南 <wbr><wbr>路 <wbr><wbr>撩开梅里雪山的面纱(组图23张)

【图5】

【实拍】云南 <wbr><wbr>路 <wbr><wbr>撩开梅里雪山的面纱(组图23张)

【图6】

【实拍】云南 <wbr><wbr>路 <wbr><wbr>撩开梅里雪山的面纱(组图23张)

【图7】梅里雪山主峰

【实拍】云南 <wbr><wbr>路 <wbr><wbr>撩开梅里雪山的面纱(组图23张)

【图8】

【实拍】云南 <wbr><wbr>路 <wbr><wbr>撩开梅里雪山的面纱(组图23张)

【图9】

【实拍】云南 <wbr><wbr>路 <wbr><wbr>撩开梅里雪山的面纱(组图23张)

【图10】

【实拍】云南 <wbr><wbr>路 <wbr><wbr>撩开梅里雪山的面纱(组图23张)

【图11】

【实拍】云南 <wbr><wbr>路 <wbr><wbr>撩开梅里雪山的面纱(组图23张)

【图12】

【实拍】云南 <wbr><wbr>路 <wbr><wbr>撩开梅里雪山的面纱(组图23张)

【图13】仙女峰

【实拍】云南 <wbr><wbr>路 <wbr><wbr>撩开梅里雪山的面纱(组图23张)

【图14】

【实拍】云南 <wbr><wbr>路 <wbr><wbr>撩开梅里雪山的面纱(组图23张)

【图15】

【实拍】云南 <wbr><wbr>路 <wbr><wbr>撩开梅里雪山的面纱(组图23张)

【图16】云蒸霞蔚

【实拍】云南 <wbr><wbr>路 <wbr><wbr>撩开梅里雪山的面纱(组图23张)

【图17】飘逸的仙女红发

【实拍】云南 <wbr><wbr>路 <wbr><wbr>撩开梅里雪山的面纱(组图23张)

【图18】普照大地

【实拍】云南 <wbr><wbr>路 <wbr><wbr>撩开梅里雪山的面纱(组图23张)

【图19】人间沧桑

【实拍】云南 <wbr><wbr>路 <wbr><wbr>撩开梅里雪山的面纱(组图23张)

【图20】希望

【实拍】云南 <wbr><wbr>路 <wbr><wbr>撩开梅里雪山的面纱(组图23张)

【图21】

【实拍】云南 <wbr><wbr>路 <wbr><wbr>撩开梅里雪山的面纱(组图23张)

【图22】牧归

【实拍】云南 <wbr><wbr>路 <wbr><wbr>撩开梅里雪山的面纱(组图23张)

【图23】苍穹

0

阅读 收藏 喜欢 打印举报/Report
前一篇:冬至杂咏
  

新浪BLOG意见反馈留言板 欢迎批评指正

新浪简介 | About Sina | 广告服务 | 联系我们 | 招聘信息 | 网站律师 | SINA English | 产品答疑

新浪公司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