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说课稿——我的手稿(上篇是评委看稿)
(2014-06-11 21:08:28)
标签:
教育人生路上文化情感 |
分类: 专业学习资料 |
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侍坐》说课稿
评委老师好!我是董晓娟,我说课的题目是《子路···侍坐》,这一课我分两个课时,今天说的是第一课时(第二课时附在后面)。我是从文本与学生的关系、以学定教的方法、学习过程三个方面来说的。
一首先.说文本与学生的关系
(1)《子路侍坐》是高二选修《中国古代诗歌散文欣赏》第六单元的“自主赏析”课。文本是孔子《论语》20篇498章大约12,700字中,情节相对较完整,段落最多,文本难得长的一章。这样一篇有人物有情节,并且又是学生和老师在一起聊天,谈论志向的文章,虽然历史久远,但很有趣。学生通过自学不仅可以积累些文言知识,更可以感受到师生间应该有的那份和谐、融洽,那份敞开心扉的交流,以及思考对自己人生的规划和追求。
(3)我们的教育理想是“‘教’是为了‘不教’”。想要达到“由教到不教”的理想教学状态,需要我们在日常的教育教学中,大胆放开手脚,给学生提供自主学习、探究及展示的时间和舞台!只有这样,学生的实际能力才会得到锻炼和提高,我们理想中的教育教学情形才会出现。
出人物的性格特点。
第二个目标是:自主整理、积累文本中特殊的文言实词、虚词和句式。
第三个目标是:以文解文,了解四位学生的追求、志向,分析他们各自的性格,感受他们师生五人间的关系,还要了解孔子的“礼治”思想。
3.教学重点与难点:
其次.说以学定教方法:
第一是诵读法:让学生个体读、分角色读,小组读、整体齐读···
第二个教法是,自主学习与合作探究法:通过这种方法来锻炼并提高学生的解读、听说、合作等方面的能力,还在相互交流中验证孩子们的知识水平和思维高度。
(具体方法是层次递进的:先个人自学,再和小组合作探究)
第三个方法是,质疑答辩法:既可以对字词意思用法、句子意思、文言句式等基础知识质疑,答辩;也可以对文本不一样的理解认识等问题表达自己的看法,争辩。
第四个人是,闯关竞赛法:知识分等级,得分分等级。从基础知识,到拓展分析(以小组为单位,抓阄分任务,设置问题,相互提问。竞答积分)
第五个是,拓展延伸与反思内化法:让学生学会利用手边的资源。比如从文本内到文本外:可以了解孔子四位学生的人生结局,反思他们的言行与性格,以及命运间的关系。比如“齐鲁春风吾与点,南华秋水我知鱼”包含的内容和思想。
三.学习过程
(一读:中等生朗读,若无错误,且流畅者,则表扬激励;若有错误,则鼓励加油!
二读:找一位后进生朗读,看看有没有其他问题出现,根据读的实际情况和学生的性格特点进行合理点评,以鼓励为主。
三读:让一名声情并茂的学生朗诵,让大家谈听后感受。
特别强调:这一节比赛熟读会背,下课后看谁对“暮春者”两段背得又快又准,最好是会背全文啊!(调动学生比背的积极性,为下面的自读效果做铺垫)
四读:学生自读,读出语气,读出感情,读出性格。
五读:齐读,读出熟练。)
1)让学生在默读中划出自认为重、难点词句,根据课下注释解读,并有自己的见解(3分钟解决:因为文本较短,又预习过,相当于温习找疑问)。
像:以,如,加,因,比及,方,足,会同,端章甫,希,作,异乎三子者之撰,伤,浴乎沂,风乎舞雩,与,哂,喟然等。
2)对自己感到有疑惑的词句,在本小组内解决(4分钟);
如:以吾一日长乎尔,毋吾以也;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如其礼乐,以俟君子;宗庙之事,如会同,端章甫,愿为小相焉等
3)如果不能解决或没有一个统一的认识,拿到集体答辩解疑上来。
(1)质疑与答辩:只要有疑问,每一个小组都可以呈上来;只要能够解疑,每位组员都可以答疑,无论对错。
拨、启发,让学生们在辩论、思考中明白、收获。
如:千乘之国,摄乎大国之间,加之以师旅,因之以饥馑;由也为之,比及三年,可使有勇,且知方也。(周围是虎视眈眈的强国,想要吞并你,他还等你三年,等你军队强大了,百姓懂怎么做人了再来攻打你吗?逻辑是可笑,还是春秋时就那规矩?学生说打仗时,高喊,别急,等我准备好咱们再打。想起了春秋战国时期可笑的宋襄公:子鱼论战)
鼓瑟希,铿尔,舍瑟而作,对曰:“异乎三子者之撰。”(为什么人家都在和老师谈话,他却在鼓瑟呢?这叫“礼”吗?还是春秋时的风尚呢,还是孔子的教育方法呢?)
“暮春者···”段,阴历三月,可以下河里游泳吗?问过地理老师山东曲阜南的气候、温度了(北纬35.5度比开封高2度,海拔800米,比开封高500米左右,温度比开封低3度多。因为海拔每上升100米温度下降0.6度,上升1米温度下降0.006度)。
“千乘之国”中的“乘”念什么音?什么意思?
“因之以饥馑”中的“馑”什么音?意思和“饥”有何不同??
“夫子哂之”的“哂”什么音?什么意?请做出你所理解的表情来。
“以俟君子”的“俟”何音?何意?
“铿尔”中的“铿”什么音?什么意?
“风乎舞雩”是什么意思?
“以吾一日长乎尔”的“以”和“毋吾以也”的“以”意义和用法一样吗?具体说明。
孔老师对弟子的评价各是什么(用文本语言回答)?其中,孔老师有两个差别最明显的点评,
各是什么?(文本语言回答)你如何看待这样的评论?
(3)C级题(一题积3分):思考题
比如:如果你是孔老师的一名弟子,你会如何回答老师的问“志”?你希望孔老师如何评价你?如
果你也是一位老师,你会如何与学生交流关于“志”的话题?
(4)D级题(一题积4分):拓展延伸题
比如:“暮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表现了孔老师
什么样的政治理想?“齐鲁春风吾与点,南华秋水我知鱼”各自表现了谁和谁的什么观点?
公布小组积分,表扬并记入班级日志,为以后的活动争取优先主动选择权(比如选座位等)。
6.背诵“暮春者···吾与点也”比赛、小组积分(4分钟):(最快,最准确,最流畅者5分;向下推,直到0.5分。)
7.小结和作业:
(1)让学生自己总结本节课都学了什么(3分钟):
实词词义、虚词用法、文言句式的积累(具体到词),
课外知识素材:子路的性格、志向与他的追求及其人生结局,曾皙与曾参杀猪间的关系(家风)
反思内化:由言谈举止分析我们的性格,思考我们的志向,规划我们的人生。
我们应该培养自己什么性格?我们应该怎么处理师生关系?
课下按常规准备课本剧:
给学生一次机会,学生给你一个惊喜;给学生一个舞台,学生给你一次感动!
行走在漫漫教育长路上,一切都是探索,殷切希望得到您的教导指正,谢谢!
第二课时:
课前准备
一.每小组分角色定方位:旁白,孔子,子路、曾皙、冉有、公西华。如何展示,各小组自己创意!
(表演组内根据各自性格选配角色)
二.语言:文本语言
三.动作:春秋时代的礼仪动作
四.表情:根据文本,内心揣摩,可请教他人(同学,学表演的学生,老师等)
注:老师只是观众,可以和他人一样提参考建议,但保留自己的看法,不指挥:只为锻炼提高学生能力。
表演展示要求
三个小组演示,三个小组评判,三个小组参谋与督察,九个小组分工合作完善无漏洞。
学习目标
课前准备:全员参与准备——演示三组
(1)表演、表达等能力展示:课本剧演示
(2)其他能力的锻炼培养:评分员打分,评论员点评,记分员合计排出最后得分,督察员颁奖等能力及整体协调能力
学习方法
课本剧演示法:让学生以小组为单位,演示文本的课本剧。
(让学生走进文本角色,感悟人物性格,表达人物志向:用文本语言。通过语言、动作神态表现来体现人物性格,从而认识人物形象的特点和志向,进一步内化吸收)
过程时间安排:
2 x 3=6(分钟)
行走在漫漫教育长路上,一切都是探索,殷切希望得到您的教导指正,谢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