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济大学学习,读《道德经》有感

标签:
道德经读后感同济大学同济大学时光读书 |
分类: 学习篇 |
去同济学习,飞机延迟两小时,手机打开电子书,无意中翻阅《道德经》,简单的看了一个小时,跟以前一样,看懂非看懂的样子,完也没有思考太多,到这几天一直在上海同济大学学习,学升学规划知识,学新高考知识,学习一些新的认知理念,学习一些与家长和孩子的沟通心理学等等。陈院长、郑教授、方教授,亢老师等同济的大师站位很高,思想很有深度高屋建瓴、站得高看得远、思考问题有深度,分析问题很全面有广度!让我明白了要想做好升学规划,不是一件简单事情,需要深刻研究。耿总、姚老师从我们专业的角度去深入分析,只有不断地学习,才能无愧于这个职业!晚上回到同济大学宾馆休息,继续打开电子版的《道德经》,利用三个晚上的时间,第三次的认真看完了这本书籍,实际内容不多,需要思考的想的内容很多。跟我住的胡老师,还以为我在工作,实际是在读书和写一点感触。
尼采说:“老子思想的集大成《道德经》,像一个永不枯竭的井泉,满载宝藏,放下汲桶,唾手可得。”作为万经之首,《道德经》是代表中华传统文化的经典著作之一,也是老子多年思考总结出来的智慧结晶。2011年工作第一次读到此书,理解不了晦涩深奥的古文警句,草草翻过便抛之脑后。工作了十三后的今天,第二次拿电子书看,恍然悟得了几分人生道理,从字句间看出一些处世之道,简单的感悟了一些自己认知范围内的浅薄道理。
第一:养识
02养志
04-养心

【感悟】
语言学家吴宗泽常说:“我没有养生之道,但有养心之道。”吴宗泽不看老年报刊,也不参加老年活动,不跟同龄人八卦琐事,而是阅读自己喜欢的书籍。他还喜欢猫头鹰图案工艺品,包括墙挂的时钟、镜子,柜子里的图章、钢笔,以及桌上的台灯、瓷罐等。大多数时候,他会隔绝外界纷扰,沉浸在自己的世界里享受宁静。正是因为心境平和,使得他101岁高龄时依然行动矫健、精神矍铄,毫无垂暮之气。《灵枢》里说:“心者,乃五脏六腑之大主。心动,则五脏六腑皆摇。”一个人的状态好坏,取决于内在的心境。心躁动不宁,便萎靡不振,劳神耗力;心安定平和,则能量充沛,精神抖擞。北宋名相李沆,有一回被一个书生拦在街头。书生指着他的鼻子破口大骂,说他无德无才,耻居高位。旁边的侍卫火冒三丈,要把这个书生拿下。李沆却说:“我知道自己不行,已经请辞多次,但是圣上不准。”说罢他就走了,脸上不见一丝愠怒与烦躁。回家之后,他找了本书读起来,仿佛刚才什么事情也没有发生。这般淡定平和,令他不受外界所扰,一生安康无忧。《传习录》中讲:“人人自有定盘针,万化根源总在心。”人活一辈子,免不了是非对错,少不得烦恼纷争。如果内心随世事起伏而躁动,就永远摆脱不了自我消耗的漩涡。古话说,养心贵以静。颐养一颗安静淡然的心,以不变应万变,你再也不会为纷杂世事所困。升学规划中,很多家长会让你失去理智,有时候可能不仅仅是争吵的地步,但是道德经的养心,你一定会从中又另一番感悟。姚辉老师讲的内容,家长和学生和老师,不同家庭背景,不同的情况差异对待,三者的一致性。
05-养福
老子认为,行善,便是天道。所谓善恶福祸,都是自己招来的,自己种下的因,成就自己的果。你心里浮现出来的念头,你表现出来的行为,你对待他人的态度……也许在未来的某一刻,就会成为决定你灾祸与福报的关键。苏轼这一生,无论走到哪里,遭遇什么,都不忘善待他人。乌台诗案后,他一度跌入低谷,生活上缺衣少食,故交们也避而远之。即便如此落魄,他仍挤出钱财来帮助歉收的老农,为落后的当地百姓修建学堂,教授文化。苏轼竭尽所能善待百姓,百姓也将他的善良看在眼里,记在心里。当地百姓之中,有人帮他垦荒种地,有人献上自家酿制的一坛酒,也有人将多余的粮食送来给他。大家的关怀与照料,助他安然度过了最艰难的时期。蒋勋说:生命是一种因果,看到因和果的循环轮替,也就有了真正的慈悲。心怀仁爱,必有福报;多行善事,必得善果。所以,与人交往时,不要总是害怕吃亏,也不要过于计较得失。无论是工作还是生活中,别人遇到难处,你能拉就拉一把,能帮就帮一次。你对他人付出的善念,都是在为自己积攒福报。美国哈佛大学教授约翰·高认为:《道德经》是一本有价值的关于人类行为的教科书。尤其是1973年,长沙马王堆汉墓出土的帛书版《道德经》,与今天的传世版本并不完全一致。其中的哲学体系更加完整,思想也更加厚重,引领千千万万无助的灵魂走出了迷雾,郑百林教授说,不管在任何时候,人都能重新培育自己,活成更理想的样子。把自己当成一棵树,从丰富的精神食粮中,汲取充足的养分,滋养头脑与心灵。终有一天,你会在不断朝下扎根、向上生长的过程中,浇灌出枝繁叶茂的人生。点个在看,让我们从现在起养好身心,内在强大了,生活也会越过越轻松自在。巴黎奥运会教练说,我带着荣耀和喜悦奔向你,拥抱你严格训练下,突破的极限和改写的命运。巴黎奥运会,全红婵拿下10米跳台的单人冠军后,与教练激动相拥。这不仅两代跳水大满贯的顶峰相见,更是一代又一代中国跳水运动员,克服发育关,挑战自己极限,改写自己命运的见证。